《如何與老外有效交流》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底出版的《如何與老外有效交流》係列跨文化交流叢書,從實踐應用的角度,論述了如何才能有效的與老外交流
正文

孔子移民到了加拿大---論孔子與企業家精神

(2007-03-16 18:46:11) 下一個

孔子移民到了加拿大(論孔子與企業家精神)     


在世界各民族中,雖然我們華人是最具有企業家精神的民族之一,但是仍然有很多中國人堅信“無商不奸”和“小人言利、君子言義”的道理,這絕不是我們中國人的錯誤,而是因為千百年以來(直至今天),不少鮮於廉恥
 的中國商人的行為,不斷為我們大家驗證這些觀點和理論。


不過,如果你有機會到西歐和北美各國學習、生活和工作,你會驚訝地發現絕大部分的企業家普遍受到社會的尊重和人們的敬仰。尤其是在美國,各行各業(包括那些非營利性的行業和組織)更是對企業家的精神推崇備至。企業家精神是美國能夠在建國
200多年後的今天傲視群雄、獨步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真正的企業家精神之精髓在於“創新和自食其力”。“創新”在於絕不迷信於權威、專家、前人或者古人的所謂理論、思想和著作,而是有自己的見解和理念;“自食其力”則是企業家不但依靠自己的雙手和頭腦養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而不是成為社會和他人的累贅,還為其他人提供生存和進一步發展的機會;企業家更為社會創造財富,最終實現國富民強、天下和睦的理想。真正的企業家精神,絕不是那些隻會蒙騙和大肆搜刮百姓錢財的土財主和大、小業主們所能理解和做到的。


中國諺語說“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筆者
(hez2@alum.rpi.edu)認為,一個人不必一定非是企業家不可,因為各行各業都有才華出眾的人士。但是如果一個人缺少了企業家的“創新和自食其力”精神,則很難在經濟上或者思想上真正獨立,也就很難取得事業上應有的成功,更談不到什麽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了。幾千年前的孔子深明其義,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孔子常年奔走呼號、遊說於各諸侯國之間。孔子並沒有像有些現代“朽儒”或者某些讀書人一樣,整天高談闊論大聲譴責“銅臭”,自認清高卻不能養活自己和妻兒老小,卻需要依賴別人賞賜的薪水和臉色而生存,從而喪失了知識階層本該具有的獨立人格和社會良知感。孔夫子則不然,他依靠自己的教學為生(而不是依靠國王發的工資或者某上市公司老板發的薪水為生,孔夫子更沒有去榜大款和榜富婆!)。對於家境富裕的學生,孔子毫不猶豫地收取學費、對於不富裕的學生則收取實物作為學費,而窮人家的孩子則可以免交學費,因為孔老夫子曾經自豪地說過“富貴可求,執鞭之士可也(《論語》)”,換成現代的說法就是“如果能夠取得人間的富貴,即使讓我做一個趕馬車的車夫或者當一名出租司機,我孔老夫子也非常願意啊(嗬嗬)!”(見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如何與老外有效交流》)。不過更讓我們大家感到好笑的是,社會中不少缺乏獨立思想和見解的所謂知識分子,現在卻硬是要把已經死去了幾千年的孔子和孟子從墳墓裏拖出來救國救民,完完全全忘記了孔子思想的精髓。雖然筆者Henry個人認為儒家思想缺乏民*主、法治和平*等方麵的理念,儒家的理論“修身、齊家”綽綽有餘,而“治國、安天下”則顯而不足,因為千百年來的中國社會發展的實踐,已經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我們還是要忍不住地提醒那些朽儒們:孔子的偉大決不在於他是儒家的鼻祖,也不在於什麽孔子的“半部《論語》治天下”,而是在於孔子不依附於他人而能夠自食其力、在於孔子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見解、在於孔子必要時敢於麵對權貴說“不”並且辭去高官不做(而不是隻敢對窮人和下屬厲聲喊“不”!)、在於孔子倡導天下窮人的孩子也同樣有受教育的機會和權利(孩子考上了大學本該是父母高興的原因,怎麽竟成了父母自殺的原因?!)、在於孔子周遊列國從來沒申請過任何簽證(更不需要什麽“暫住證”和“戶口”!)。謝天謝地,孔子沒有活在今天這個世界上,否則筆者
Henry擔心,孔夫子他老人家如果看到社會上的朽儒們,每天隻知道搖頭晃腦地背誦《論語》,卻不知道運用自己的頭腦去獨立思考、自食其力地做人,孔老夫子也多半會被這些中華民族不肖子孫們活活氣死的。即使被搶救過來(現在醫院要求先交押金後搶救,沒錢就沒命!),孔子他老人家也會毫不猶豫地移民到加拿大(生活在中國的孔子買不起住房),並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裏做起了客座教授來,用以償還欠下的中國醫院的天文醫療服務費用。悲哉,孔夫子!悲哉,所謂的現代知識分子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