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四五個老公同事的太太們一起外出吃飯。我們這幾個太太有許多的共同點-全是公司的外派人員家屬,隻是他們都來自歐洲,我來自新加坡,美國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塊較為陌生的土地。 原以為這些共同點能讓我們找到許許多多的話題,有個愉快的午餐。然而,事實證明:文化的差異並沒有因為這些共同點而有所消減。 在近兩小時的午餐時間裏,我感受著太太們對於不同種族文化的極度漠視。他們對於新加坡,中國這些亞洲國家缺乏起碼的好奇心,骨子裏透出股刺人的輕視與鄙夷,或稱為不屑一顧。他們對加州眾多的亞裔痛心疾首,即使在我這個中國人麵前,也來不及掩飾他們極度的失望。他們把矽穀的犯罪率,高房價,缺少人情味,交通混亂,甚至物價高漲全部歸咎於比例過高的華人和印度人,卻閉口不談亞洲人為這塊土地做出了多少有目共睹的貢獻。這些歐洲外派人員家屬雖然個個走南闖北,跑遍幾大洲,大部分都曾在亞洲國家僑居過,但歐洲人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讓他們傲然無視所有其他的文化。 如果說,我在數年前旅居歐洲時,不少歐洲人還對古老的中國充滿幼稚的好奇心,也就常向我們打聽些中國的情況,那麽在中國改革開放,門戶大開後幾十年,那層神秘的麵紗不複存在,中國的一切都變得赤裸裸,坦蕩蕩,於是,歐洲人在歎息:中國變化太大了,的同時,再也不願去掩飾他們內心的輕蔑,甚至連幾百年修成的良好教養都顧不上了。 歐洲人如此,美國人更亦如此。 兒子從學校回來,問我:為什麽白人學生都不願搭理我們這些亞裔學生,而好多亞裔卻拚命巴結白人同學,不惜扭捏作態,令人惡心。我問他:是不是歧視你們亞裔?他的回答令我震撼,“連歧視他們都懶得做,是種ignore,對我們的一切毫無興趣。” 兒子的困惑我深有體會,也感到可悲可歎。 問及周遭的朋友,同事,沒有幾人能交到老美朋友,被請到老美家做客的概率也小得可憐。有時覺得用文化差異來解釋此現象未免膚淺,但又無法找到確切的理由來說明。 中國雖因經濟的迅速發展令世界不敢小看,但中國人要融入歐美的主流社會卻談何容易?融入不了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問題,而恰恰是歐美人淺薄的民族優越感所造成的,這是另一種井底之蛙,他們用靜止的,一成不變的眼光看自己,看世界,吃著老本,數算著老祖宗的遺產,ignore一切與己無關的文化,民族,國家.......這樣的民族,這樣的國家,這樣的國民,這樣的見識,能走多遠? |
周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