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行偶素隨筆

清風,流雲,閑散,飄逸。
個人資料
偶行偶素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李煜詞選(動畫)

(2008-04-19 20:58:14) 下一個





李煜
937年978年),或稱李後主,為南唐的末代君主 (因為其父南唐中主李璟在位時,已向後周皇帝柴榮稱臣,去了帝號),祖籍徐州。李煜原名從嘉重光鍾山隱士鍾峰隱者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政治上毫無建樹的李煜在南唐滅亡後被北宋俘虜,但是卻成為了中國曆史上首屈一指的詞人,被譽為詞中之帝,作品為千古流傳。

李煜詞本有集,已失傳。現存詞四十四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李煜的詞的風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為兩個時期。

他前期的詞風格綺麗柔靡,不脫“花間”習氣。根據內容可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和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

                                              《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朝好向郎邊去。剗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還有一類是在宋朝的壓力下感受到無力擺脫的命運時所流露的沉重哀愁,如: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他後期的詞由於生活的巨變,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麵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後期詞作,淒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軾辛棄疾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宗師。至於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後的了。如;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宋太祖
征服南唐統一中國後感歎:“李煜若以作詩詞工夫治國家,豈為吾所俘也!”

近代學者王國維認為:“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此最後一句乃是針對周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所道:“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後主,則粗服亂頭矣。”。王氏認為此評乃揚溫、韋,抑後主。而學術界亦有觀點認為,周濟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詞句的工整對仗等修飾方麵不如溫庭筠韋莊,然而在詞作的生動和流暢度方麵,則前者顯然更為生機勃發,渾然天成,“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李煜詞擺脫了《花間集》的浮靡,他的詞不假雕飾,語言明快,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用情真摯,亡國後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超過晚唐五代的詞,不但成為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也為豪放派打下基礎,後世尊稱他為“詞聖”。


資料來源以及更多相關知識: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7%85%9C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