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行偶素隨筆

清風,流雲,閑散,飄逸。
個人資料
偶行偶素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碗島的星期天》修拉.法國

(2008-03-14 13:53:43) 下一個

19世紀80年代中期,當印象主義在法國畫壇方興未艾之際,又派生出了一種新的藝術流派——新印象主義。
 
新印象主義利用光學科學的實驗原理來指導藝術實踐。自然科學的成果證明,在光的照耀下一切物體的色彩是分割的。他們認為印象主義表現光色效果的方法還不夠“科學”,主張不要在調色板上調和顏料,應該在畫布上把原色排列或交錯在一起,讓觀眾的眼睛進行視覺混合,然後獲得一種新的色彩感受。畫麵上的形象由若幹色點組成,好似繽紛的鑲嵌畫,所以該畫派又被稱為“點彩派”。因為它的理論是色彩分割原理,也叫“分割主義”藝術。

 

新印象主義是在印象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種作畫方法,很多印象主義畫家都嚐試過,隻不過沒有嚴格理智地去分析和安排色彩,主要憑個人的主觀感受作畫。而新印象主義則把感性變為理性,主張不用畫板調和顏色。
 
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是新印象主義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他出生於一個封閉的宗教家庭,早年在美術學院接受過傳統的藝術教育,作品始終帶有古典氣質。他崇尚理論,把理論看得高於感覺和直覺。盡管他用色點表現對象,但他十分看中對形體的塑造,這與印象主義是不同的。由於過分強調理性的分析和形體的幾何化,畫家的激情與感性幾乎完全排除,致使作品缺乏生動性。1886年展出的《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是一幅最能體現“新印象主義”繪畫原理的代表作品。畫麵描寫了人們在塞納河阿尼埃的大碗島上休息度假的情景。陽光下的河濱樹林間,人們在休憩、散步,垂釣,河麵上隱約可見有人在劃船,午後的陽光拉下人們長長的身影,畫麵寧靜而和諧。為完成這幅作品,修拉畫了三十多幅習作和色彩稿,花了整整兩年時間來繪製了這幅具有紀念碑意義的作品,它是現代藝術的重要事件之一。修拉是根據自己的理論來從事創作的,他力求使畫麵構圖合乎幾何學原理,他根據黃金分割法則,將畫麵中物象的比例,物象與畫麵大小、形狀的關係,垂直線與水平線的平衡,人物角度的配置等,製定出一種全新的構圖類型。注重藝術形象靜態的特性和體積感,建立了畫麵的造型秩序,這幅《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就是依據這個理論創作的代表作品。
 
畫中人物都是按遠近透視法安排的,並以數學計算式的精確,遞減人物的大小和在深度中進行重複來構成畫麵,畫中領著孩子的婦女正好被置於畫麵的幾何中心點。畫麵上有大塊對比強烈的明暗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由上千個並列的互補色小筆觸色點組成,使我們的眼睛從前景轉向覺得很美的背景,整個畫麵在色彩的量感中取得了均衡與統一。
 
在這幅畫裏畫家使用了垂直線和水平線的幾何分割關係和色彩分割關係,描繪了盛夏烈日下有40個人在大碗島遊玩的情景,畫麵上充滿一種神奇的空氣感,人物隻有體積感而無個性和生命感,彼此之間具有神秘莫測的隔絕的特點。
 
修拉的這幅畫預示了塞尚的藝術以及後來的立體主義、抽象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問世,使他成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者之一。


原文連接:
http://www.hoolon.net/show.aspx?id=4&cid=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