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1)
2016 (1)
2021 (34)
2023 (39)
估計大家都聽說,或者自己經曆過家不是講理的地方這個論調。
這個論調的荒謬之處一目了然:用這個論調來壓製他人的人,如果對方用同樣的論調回複,你是否同意?換句話說,就是:丈夫和妻子能否同等地不講理?父母和子女是否可以同等的不講理?
當然不是。這個論調的基礎是建立在不平等的條件下的:大部分情況下是父母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不用和子女講理,子女需要無條件服從;或者妻子覺得自己比丈夫高人一等,不用和丈夫講理,丈夫需要無條件服從。
人和人之間和睦相處的最基本原則就是互相合作,互相尊重,以理服人。從最小的組織:兩個人,到大公司,到整個社會,都需要講理,組織才能運轉。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和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當頭各自飛都是低素質人對家庭和婚姻的消極觀念。家庭和婚姻都是人生最寶貴,最值得珍惜的機構,是應該用理智來經營,用心來同甘共苦守護的。
所謂講理,古時稱為義,或者善。孟子講,父子不責善。即父不教子去學雷鋒、捨己救人、捨身求義:【你今天怎麼回來啦,社會這麼亂,你肯定沒求義吧?】。蓋不責善,非不示以善也,不責其必從耳。那個可以留給老師講,學生聽不聽都行。孔子講父子相隱。父與子不互相揭發,以示自己特別【正義】。孝經講,父有爭(諫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這是父不講理時的說法。
總之,父與子之間完全不講理,隻講親,就溺愛不義,一對兒混蛋;父與子完全講邏輯、講法律,是領養加虐待。二元論邏輯的人,到此就混亂了,那怎麼辦?這裡還有個第三元,叫作直。什麼是直,莊子說踩了路人的腳,踩了哥哥的腳,踩了父親的腳,處理不同。
父子隻是一倫,還有其他。如果認為家庭很重要,應該研究一下這方麵的學問。不要說,聊起專業,雞毛蒜皮都清清楚楚,家庭大體卻糊糊塗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