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收集
(2006-02-20 14:44:10)
下一個
這次回國,在夜市買了本村上的小說合集,村上的小說我N年前看過挪威的森林,當時並不是特別的喜歡,看了也就看了,後來又看了些,也是不完整的,喜歡是喜歡,卻不是FANS,這次呢飛機上時間充足,回來的路上又重新看這本書,才有些新的發現.
一直很喜歡小傘寫的文字,總覺得他的風格和村上有相似的地方.文學城裏,認識的網友中,有兩個人總讓我驚歎,一個就是小風,他/她的風格多變,就象他的星座,可以讓我笑也可以讓我感動,可惜這個丫頭,騙的我好苦,哼哼…而且老是神龍不見首尾,果然是風的痕跡了…可是小傘卻好象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的風格,總是淡淡的,清清的,卻讓我總象是體會了什麽,又好象什麽也沒有體會的到,學一句別人說,真的是奇才…嗬嗬…
剛回來的時候,夜夜無眠,無聊去翻BLOG,發現小傘又有新作,留了言,不想卻引出了小傘的閑話,把玩很久,不忍心就讓它消失在BLOG裏了,就找出來留下它.
我,傘和聽雨的在小傘BLOG的閑話
小傘:
小心,說起挪威森林,我就順便多寫兩句。那本書我是很早以前看的,當時還被當作是禁書(因為其中的性描寫),偷偷借來看的,嘿嘿……說實話,挪威森林我並不愛看,因為總覺得其中充斥著一種人為的空虛,以及日本特有的性格缺口,讀起來感覺很悶。小說中透視著一代日本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的扭曲,即使是現在日本的年輕人,真正能體會到其中真意的也不多,更不用說外國人了。上次和一個鬼子聊天,他說他喜歡村上,我就問你怎麽看挪威森林,結果他說他隻記住了其中一些有趣的句子……其實我並不怎麽喜歡看傳統日本小說,愛看村上是因為其日本小說感淡薄,以及貫穿首尾生動洗練的語言和對人性的深刻刻畫,從中能感受到層層包裹於心中卻很少訴諸於語言的東西。其餘的人,包括川端康成,小說中都承襲了日本傳統的曖昧,語言也沿襲了傳統文學的滯重,即使對美的追求,也是曖昧而殘酷的。我倒想起川端的《睡美人》,便是講一個垂暮的老人,去一個特殊的旅店,摟著不同的女孩子睡覺,女孩子沉沉地安眠,供老人欣賞與品味。少女青春的美麗以及老人垂暮的悲哀的對比中誕生了殘酷的美,並由此產生強烈的震撼。外國人不理解日本人對櫻花的感動,是因為看到的櫻花都是靜態的,日本人的說法是隻有在櫻花樹下,感受飄落的花瓣從臉上輕輕滑過,並看著它們在空中靜靜地死去,雖然殘酷,然而美麗。這或許就是美麗背後的真實,正如埋葬屍骨的土地上會開出燦爛的花朵一般。菊與刀的文化,由此可見一斑。
聽雨:
嗬嗬, 我還沒來得及看蠟燭的故事,就被迫先看了這麽長的一段筆記..不過我覺得傘對日本文化的剖析,很到位.雖然看的小說不多,但一直感覺日本文化是曖昧和奇怪的...
心星:
我的感覺也是川端康成在找尋一種殘酷的美麗,文字很美麗,可是就象你說的很殘酷,幾乎全是悲劇.村上的小說卻真實的反映了LOST GENERATION的感覺,在森林中,每個人都在找著什麽,都失去著,卻沒有得到....森林還好說,老實說沒看懂那篇尋羊曆險記,所謂的"羊"到底指的是什麽?是欲望嗎?如果扼殺欲望就要扼殺生命的話,那麽文章開始的耳朵又代表什麽呢?發現村上對羊有奇怪的情節....
小傘:
小心, 你說到尋羊,我還正好有些資料。關於所謂的羊,林少華在采訪村上的時候也有問到,村上的回答是他自己也不清楚,然而這好像正好成了小說的成功所在。神秘的羊在不同的人的身體之間轉換,其轉換的後果足以改變世界,這一點本來就是引人遐思的誘因。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或是欲望,或是,也可以說是雙重性格的一種表現形式,也就是隱藏於人性深處的“惡”,各種各樣。對於我個人來說,因為我看過尋羊之前的兩篇《且聽風吟》和《1973年的彈子球》,其中有一個共同的人物——鼠。我感覺村上一直是把鼠作為另一個自己來描寫,包括他不成熟的愛情,半途而廢的大學,默默離開的城市,以及最後的自殺。對羊的尋找也像是對另一個自己的尋找,圍繞的尋找發生的一係列故事,破舊的海豚賓館,古怪的羊博士,十二瀑鎮的曆史,荒山上的別墅。最後終於尋找到被羊占據的鼠,卻失去了一雙“摧枯拉朽的耳朵”,從而發現另一個自己,以及由隱藏於深處的人性陰暗所折射出的最純粹的善與惡,被驚出一身冷汗之後隨之產生的疲乏感與虛脫感,又何嚐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輕鬆和愜意。這或許也是村上想通過這篇小說帶給讀者的東西吧。
另外說一點,我是不喜歡寫一些評論的,因為剛才也已經說過,對於文章,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沒有絕對的對錯,隻是看法不同,而文學正是這樣的一類東西。隻是聊到了我比較在意的東西,就隨便多說了幾句,所以以上可以算作閑話.
心星:
這個,實在是佩服了,我看書向來一目十行,故事是知道,細節卻記不住了,可是小傘你怎麽隨手掂來就成了文章……?想到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作家的這句話,二戰前的日本尋找的大概就是那種決絕,才會追求如櫻花般的死亡.才會有川端康成這樣的作家.而戰後60-70年代,迷惘和失落是主題,尤其是年輕人,其實日本那時候的年輕人和大概70年代出生的我們(當然,小傘同學是後70時代的,嗬嗬)的感受大概有點相同吧.都有迷失的感覺,都在愛中沉浮,因為愛而幸福,也因為愛而痛苦,都有奇怪的責任心因為很CARE,就象森林中的 “我”對於直子,尋尋覓覓之中,誰又是真的找到了自己…不過是一個過程而已…
不過,不能常看村上的東西,看了後會不由自主的跟著惆悵了起來…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