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歌會友........

最大的樂趣莫過於唱歌了.......................
正文

[著名教育家吳其輝的聲樂方法簡單整理] 轉摘

(2007-09-07 11:41:12) 下一個
一、用U母音訓練打開喉嚨和麵罩共鳴的步驟: 1.打個哈欠,吸好氣,保持狀態,並把喉結保持在最下麵; 2.口腔張得很大,而嘴唇須收攏成吹蠟燭的口形,保持住; 3.舌頭軟臥在口腔之中,舌尖抵觸下牙根,保持; 4.用假聲發U母音,音高從C開始下行(1 7 6 5 4 ); 5.先閉緊聲帶後出氣; 6.氣的衝擊點在小舌頭,聲音從鼻子出來,不允許從嘴裏出來; 7.聲音出來後音波均勻,接近空弦聲,即直音; 8.要感覺口腔很大,象漱口時含著一包水,但鼻腔又很空。通過這個練習,學生很快會感到氣息沉下來了,聲音和氣掛上,且容易找到泛音。 二、訓練a母音的方法: 1.打哈欠,讓咽部形成空洞; 2.用鼻音發a母音,音色是暗的,空的,但能使聲音進麵罩而無阻攔。 三、呼吸的基本動作: 1.深吸氣使橫隔膜向四周膨脹,不許抬肩,保持不動; 2.小腹向上托住; 3.吐氣時,兩肋下也繼續保持擴張,直到吐盡為止。吐氣時練吹氣也行,隻要恒隔膜在工作。聯係慢吸慢呼、快吸慢呼或相反。 4.為了不漏氣,要練習“憋氣”,即用假聲帶幫忙,使真聲帶閉緊出不來氣。 5.音準偏高,聲音飄,是因為“呼吸支點沒找到”,解決辦法是:氣往下沉。音準偏低,是氣的衝擊點不對。解決辦法是:感覺自己的聲帶長在鼻梁上,用氣去衝擊聲帶,但必須抬起上齶,氣才能送到那個地方。這樣口腔共鳴就會減少。 四、打開喉嚨是歌唱的靈魂怎麽叫“打開喉嚨”?即當你處於打哈欠或吸氣的時候。保持這種狀態唱,容易和氣息結合起來。位置也容易上去,把聲音送到鼻腔,頭腔。如何做到打開喉嚨呢?莫那克(意大利著名男高音)說:所有都要下來,喉結、呼吸、下巴、舌頭。 附: 著名教育家吳其輝簡介吳其輝,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和音樂教育家,中央樂團聲樂指導、國家一級演員,歐美同學會意大利分會理事。吳其輝1935年12月生於中山市,他的童年時代是在石岐的獅子街度過的。抗戰期間,他隨家人逃難到了恩平,抗戰勝利後到廣州讀書,17歲(1953年)考取中央歌舞團(中央樂團前身)聲樂專修班。1954年因學習成績優秀,與羅天嬋等一起提前參加工作。1955年隨中央樂團以中國青年藝術團名義赴波蘭華沙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以男聲八重唱《嘉陵江船工曲》獲歌唱比賽金質獎章。60年代,作為獨唱演員,在江蘇、四川、遼寧、黑龍江、吉林、河南、陝西等省演出並獲好評,同時還為電影《綠色的原野》(音樂片)、《渡江探險》、《英雄戰勝北大荒》、《瀚海風雷》等作獨唱配音。曾任樂團合唱隊男高音部部長、男聲四重唱和小合唱的藝術指導、合唱指揮。以他為首的男聲四重唱風靡全國,錄製了多張唱片,受到普遍讚賞。吳其輝曾隨前蘇聯功勳演員奧菲諾夫學習俄羅斯歌劇及歌曲。1980年,他考取意大利科教文獎學金,到米蘭威樂迪音樂學院學習了3年,主要是進修意大利歌劇及美聲唱法教學法。在米蘭威樂迪音樂學院,吳其輝的第一位導師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納卡(Mario delMonaco)。莫納卡有自己的一套獨到的發聲方法,能發出一般人發不來的聲,他的教誨令吳其輝受益不淺。吳其輝的第二位導師是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吉諾·貝基(GinoBechi),他用不同於莫納卡的方法教吳其輝呼吸。貝基是70歲的人了,他當著吳其輝的麵,深深吸了一口氣,往椅子上一靠,半晌不說話,什麽動靜也沒有,令吳其輝誤會為他憋不過氣了。經學習一段時間後,吳其輝才發現,貝基的憋氣法在大型演出場合確實很適用。這期間,吳其輝還在米蘭的大街小巷裏四處求師,每當聽說有誰能發出獨特的美聲時,他都會欣喜若狂地前往求教。一位著名的美聲歌唱家教他:“呼吸,就是要把‘氣’往下沉,從腰沉到腿,從腿沉到腳,直到把‘氣’插到地上為止。”吳其輝把他的話深深地刻在心裏。後來,當吳其輝回憶這段日子時說:“那時候,我就仿似淘金者一樣,不管尋到什麽樣的唱法都當成寶貝珍藏在腦海裏。”在意大利的求學生涯,令他的歌唱藝術有了極大的提高。莫納卡在親筆簽名贈送給他的唱片上寫道:“祝賀你有美麗的音色。”斯台凡諾在聽吳其輝演唱《珍珠漁人》詠歎調時,對在場的多國音樂家說:“你們注意,這個人很會唱歌。”在吳唱完後,他不等音樂會結束,就到後台祝賀,說“你唱這首詠歎調有很高的水平”,並親授了他個人在歌唱藝術方麵的一些心得。吉諾·貝基後來在到中央樂團講學時,還對來自全國各地的聲樂工作者如此評價吳其輝的歌唱藝術:“他的呼吸可能比你們所有的人都好,他的歌唱語言非常好。”1983年,吳其輝回國從事演唱及教學。他音色優美、演唱技術嫻熟,氣息流暢,聲音貫通,對半聲(弱聲)技巧特別是高音有獨到的造詣,在教學上集眾家之大成,在他的指導下,學生的藝術水平總能較快得到提高。曾受吳其輝一對一指點過的學生,至今總數已逾2000人,其中戴玉強、袁晨野、於吉星、孫秀葦、杜吉剛等佼佼者先後在國際大賽中獲得金、銀獎。吳其輝少小離家,聲名在外,但對家鄉依然懷著很深的感情。1976年,他曾回過家鄉一次。到2000年中山市承辦中國合唱節時,應邀返鄉的吳其輝發現家鄉已經變得漂亮多了,認不出來了。尤為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家鄉的群眾音樂活動十分活躍。2004年6月,我市舉辦“文化名人推廣月”活動,吳其輝又一次應邀回鄉,他興致勃勃地給音樂愛好者舉辦講座,幾乎逢人必說“我要教會家鄉人三秒鍾到達意大利”,意思是說,他要向家鄉人傳授意大利美聲唱法,教會家鄉人用民族的通俗唱法唱出意大利詠歎調的味道來。他解釋說:“我說的三秒,是指在三秒鍾內教會你發出純正的意大利美聲。”他的根據是什麽呢?原來,他發現,用中國京劇唱法來訓練意大利美聲的呼吸就是一條捷徑,因為二者相通之處甚多。意大利美聲唱法有100多種,他從中總結了8種行之有效、立竿見影的方法,因此敢於保證學生能在很短時間內發出“意大利”之聲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囉囉嗦嗦 回複 悄悄話 同感同感. 唱歌是越唱越難..... :-)
fourshadow 回複 悄悄話 好是好。有點太難的樣子。:-) 什麽東西一到專業就非一日之功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