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色股香

博客內容大多數收集於網上,如有版權之糾紛,敬請告知。
正文

我的股市人生 (by 股海一粟)

(2007-09-20 20:47:01) 下一個
我的股市人生(Part One)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股市就像一出戲。每一個搏殺其中的人都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或喜或悲,或哀或憂,酸甜苦辣滋味自在心頭。當然有些人可以達到化境,能夠做到心靜如水,那又是另當別論了。

我的這出戲,還要從我的父親說起。他算是中國第一代股民了。我那時還很小,對這一段記憶比較模糊,有錯誤的地方也是難免的,所以還請各位看官多多包涵。大概是在88年89年那一會兒吧,那時上海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證券交易所,交易股票一般都去一個叫文化廣場的地方(好像這個地方前兩年已經被拆了,可惜了),那場景我估計就和解放前地下黨接頭差不多吧。允許交易的股票也少的可憐,隻有電真空,大小飛樂,豫園商城等8個股票,俗稱“老八股”。那時也有漲跌停限製,好像還修改過幾次(相比現在的調整印花稅,那真是大巫見小巫了),比較誇張的是最後可能是出於抑製投機考慮吧,把每日的波動限製在上下1%。可是管理層忽視了股市的供求不平衡關係,限製漲跌幅的後果就是天天漲停板。每天漲1%,日積月累那是很可觀的。我記得那時父親買了一個申華實業,我每天放學回家負責幫他記帳。好像也就是100多股吧,剛開始每天漲100多塊,後來漲200。可別小看這100多塊,在那個年月可是相當於雙職工1個月的工資了。

盡管那時我並沒有親自參與股市,但這一段經曆給了我兩個啟示:一是要做大多數人不願做的事,也就是說要和大多數人反向思維才能成就大多數人不能成就之事,在05年初我力勸周圍朋友進入中國股市便是基於這個思維;第二點是要讓錢生錢,即使剛開始資本很小也沒有關係。關於這第二點我以後會在另一篇文章中再加闡述。

從90年開始中國股市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先是深圳上海兩個交易所先後成立,地下黨終於進城了。再是放開了漲停板限製,把原先的股票以100比1 split(那時候豫園商城在split前創下的10000元每股紀錄恐怕再也不會被超過了)。再後來就是搞認購證,發新股。在那個“姓社姓資“爭論不休的年代裏,買認購證是要有點勇氣的。很多單位因為都被分配了指標,最後賣不掉的認購證隻能被幹部黨員帶頭作“犧牲“分掉。30元一張的認購證一年後被炒到10000多元,30000%的年回報應該也算是個紀錄了吧。這再次印證了前麵提到的第一點,那就是要做大多數人不願做的事。想想很多人整日想著要發財,卻沒有想到機會有的時候就是在不經意間到你身邊,當然抓住抓不住就看每個人的造化了。

中國的第一批股民基本上都是靠認購證起來的。例外也有,但像楊百萬這樣在90年前就做到100萬的畢竟是少數。中國有句話叫人無橫財不富,但財富來的太快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父親的朋友裏有人買了1000張認購證,很快就在股市中積聚起幾千萬的財富。但在隨後的幾次大起大落後係數奉還,可謂是大喜大悲。當時比較深的幾次起落包括從1421點跌落到330點再回到1536點然後再落到310點。很大一批第一代股民都在這兩次起落中被消滅。所以說一個人做股票能力高低不是看他在牛市中賺多少錢,而是要看他在熊市中能夠守住多少。從這點上來講我還是蠻佩服父親的,據他兩年前告訴我,他除了2004年虧損8%以外其他所有年份都是盈利的。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父親是屬於那種非常謹慎甚至於過分謹慎的人,這就注定他不可能暴富但也不至於傾家蕩產。

其實我覺得很多在90年代初被消滅的第一代股民還有兩個原因:喜歡平凡交易和搞透支(Margin).在那個法規都還很不規範的年代,你要想透支5倍都是可以做到的。換句話說隻要手上的股票跌去20%就可以導致你的賬戶被強行平倉。透支的風險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清楚的,但在資本翻倍的誘惑下很多人都會迷失自我,我也在這當中載過跟頭,在後麵會提到。



我的股市人生(Part Two) ---
不知不覺時光的車輪轉到了1999年,那一年我來到了加拿大,在風景如畫的UBC修讀本科專業。當時的我還不知道自己正處於近代金融史上最大的一次泡沫前夜。這也難怪,在國內的時候對北美股市的了解最多就局限於微軟,IBM等知名公司。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泡沫的痕跡還是很明顯的。首先是IT工作非常好找,我自己就讀的計算機專業當時候聽前輩們說很多人大三還沒結束就和大公司簽了約;更誇張的是很多半路出家隻在某個College混了個證書的都能馬上找到工作。當時我有些隱隱的擔心,覺得那麽多人都往一個行業擠不是好事,不過怎麽也不會想到後來泡沫破後的殺傷力會那麽大。

除了工作好找以外,另一個特征就是媒體不遺餘力的給股市煽風點火。我記得當時每天打開收音機出來的財經新聞頭條必是說Nortel又漲了多少多少,TSX指數在Nortel帶領下又創出曆史新高等等。說實話,在來加拿大之前我沒有怎麽聽說過Nortel,連它是幹什麽的都不清楚。不過到後來這個公司的市值排進全球前25,幾乎占加拿大全部股市市值的一半,那也算是一個神話了。直到今天我還在想這個問題,媒體到底對人的心理作用可以起到多少作用。看看國內現在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在股市中暴富的例子,好像有些當年的影子。

還是回到我自己吧。伴隨著Nasdaq創出5000點的曆史新高,我在UBC的第一年生活很快就過去了。那時的我怎麽也不會意識到IT行業最好的日子也即將一去不複還了。到了2000年的9月開始申請Co-op, 應該說一點都沒有感到工作難找。現在回過頭看看其實就業市場相對於經濟還是有一個滯後過程的。盡管Nasdaq在那一年的3月見頂,但工作其實一直到2001初都還是比較好找的。我的簡曆發出去沒多久後就先後拿到15個Interview,包括HP, IBM, Motorola等大公司。最後我選擇去了HP。

我去HP前在學校裏還發生了一個小的插曲。記得那時有門英語課,Instructor是個加拿大白人,是個徹頭徹腦的Anti-Socialist,對中國很有敵意, 為此我還和他在課堂上爭辯過幾次,拿出全部的英語詞匯,就差沒有罵娘了。回想起來當年的我還是很憤青的,不過相信在海外的遊子都會有比在國內更愛國的感覺吧。因為這個原因,我對這個Instructor一直沒有什麽好感。當然我估計他對我也不會感覺好到哪去,最後給分的時候隻給了我一個C-,估計他也不想再多看到我,不然給個D都是有可能的。扯遠了。11月中的一節課,這家夥鐵青了臉走進教室,一開口便談起了Nortel的股票,原來前一天晚上Nortel出了一個Warning, 這天股票一開盤就跌了20%多。估計這位仁兄被套得不淺。也不知道他後來割肉了沒有,Nortel從那時候的60多元一股最後跌倒不到1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該割肉時還是要舍得割。而且剛開始是割胳膊,容易下手,到後來要割大腿,割腰什麽的可就更難了。

Co-op從2001年1月開始,為期8個月。當時的我當然沒有覺察到Nasdaq已經從最高的5000點落到了2000點都不到,也沒有意識到這會如何影響到我後來的人生軌跡。好像是在那一年的2月份,先是Motorola宣布全球裁員10000人,接下來HP也在4月份宣布Hiring Freeze,然後6月份就是裁員通知,說什麽第一輪先來個10000人,後麵還會有更多的。盡管我不屬於直接受牽連人員,但這次的裁員給我的印象恐怕這輩子都不會抹去。所有的正式員工都在8月份的某一天會接到HP北美區總裁的電話,告訴他/她到底是可以被繼續留下還是請你走人。如果走人的話還根據你工作的性質,如果屬於涉及到一定公司機密的話,15分鍾後就必須在別人的監視下卷起鋪蓋走人。實際上當時第一輪裁員時我們辦公室也就隻有兩個人中彩,不過正所謂兔死狐悲,留下的人在後麵的幾個星期裏都沒有什麽笑容,都生怕自己會在第二輪或是第三輪中中標。

這次HP裁員經曆給我的影響真是太深了。在這之前,我隻是立誌於成為一個好的程序員,能夠寫出好的軟件。但一想到從事這個行業得時時擔心自己是不是什麽時候會飯碗不保,特別是年齡增大以後。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規劃。重新回到學校後,我申請了幾門商科的課程,想看看能不能為自己將來找工作拓寬點範圍。第一門課是最基本的Financial Accounting。教課的是一個相當有才但又放蕩不羈的老頭,每次上課前他總要吹噓一番又認識了那個女的而且那個人對他愛得死去活來之類的。不過他提倡讀書要聯係實際,不要死讀書。在第一節課他就推薦學生訂閱Business Week和Fortune雜誌。我就是從2001年開始閱讀這兩本雜誌的,一直到今天。剛開始的時候不是誇張的說真的是屬於廢寢忘食,每一篇文章我都會仔細讀下來,不懂的地方就上網去查。剛開始時真的是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幾乎什麽都不懂,但堅持了幾個月後就基本能夠Follow。回過頭想想,其實真正要讀明白這兩本雜誌需要不少經濟,金融,商業方麵的知識,但隻有發現自己哪裏缺少了才會更有效的去讀這些專業課,也更容易掌握這當中的要點,所以說讀書不能為讀而讀就是這個道理。

那一年的11月還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國內的父親突然委托我在加拿大開個賬戶,因為他覺得香港的H股會表現不錯。應該承認那時候父親的眼光是很獨到的,當時H股指數在經曆了美股的拖累後隻有2000多點。而且我和周圍一些做生意的朋友聊起投資H股,他們大多不屑,認為還會繼續下跌。反過來看看現在H股指數在11000多點卻有那麽多人爭先恐後想殺進去,再次應證了那句話:在大多數人不想做的事上才有可能賺到大錢。幫父親開賬戶的直接結果是,我有了平生第一個屬於自己的股票賬戶。

轉眼到了2002年初,這年冬天特別冷,經濟不景氣的消息一個接一個,裁員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學校在2月份例行放了一個星期的Reading Break,其實是想讓學生可以準備接下來的期中考試。就在這個Reading Break當中,我讀到了一本可能最終改變我人生命運的一本書。說起來也是純屬偶然,和朋友去Mall裏Shopping, 無意中經過Chapter, 然後隨手翻閱了幾本放在門口桌子上的暢銷書。當我翻到那本Robert Kiyosaki的”Investing Guide”,我終於明白什麽叫做醍醐灌頂了。我當下買下那本書,然後在接下來的4天裏一直讀到Sophisticated Investors那章為止。因為當時我覺得這本書寫得太好了,所以不舍得把它囫圇吞棗全部讀完,想等自己有朝一日成為Sophisticated Investor的時候再讀完它。

現在回想起來那本書中講的道理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Robert本人倒是更像一個Salesman,到處給自己搞宣傳。但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我正好經曆了裁員風波,處於人生定位的一個十字路口,那本書起的作用可真是怎麽說都不為過的。“Investing Guide”的宗旨就是宣揚要搞投資,而不要指望靠工資退休。它當中闡述了一個人在社會鏈當中扮演的角色:消費者,勞動者,管理者和投資者。當然其實每個人都是屬於消費者,但決大多數人都屬於勞動者和管理者兩類。而其實大部分利潤或者說是剩餘價值是流向投資者的。書當中還闡述了另一個投資的好處,那就是Capital Gain的稅率會比Income的稅率低很多。這一點還是蠻有道理的。

這本書給我的直接影響至少有兩個,一是立誌於從事金融投資業,放棄原先報考計算機Master的設想,轉而準備報考商課金融的Master;二是促使了我購買了平生第一支股票。當然和很多新手一上來運氣不錯不同的是,我的第一筆投資是以損失慘重而告終的。當時自己真的是不知道該買什麽股票,加上本金不多,所以想撿便宜的買。最後看中一個1元多一點的一個搞筆記本電池的IT公司,心想隻要它能漲到2元,那也就是快100%的回報了。一共買了2000股。買後心裏忐忑不安,就希望它馬上能夠到2元然後可以拋掉。結果2元沒到,才一個星期的功夫它就跌到了8毛多,被我一刀給割了。回想起來這第一筆交易中我至少犯了兩個錯誤:一是認為價格低的股票不會繼續下跌,其實一個股票跌到1元肯定有它的道理,在這個位置破產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這是我這輩子到現在為止唯一買過的一個Penny股;二是投資自己不熟悉的公司和行業,這就注定了自己對它的合理沽值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唯一值得讚許的是在意識到自己犯錯了後義無反顧的割肉。直到現在我對割肉還是那樣,破了止損位就一刀下去,沒有什麽商量餘地。

第一筆交易就這樣以失敗告終。不過我的股市生涯才剛剛開始。隨後不久我就下了第二單(新手一般都有這個習慣,手裏不願意放現金,總想買些什麽),這次買的是Sony,大概是46元多一點吧,買了100股。也沒有什麽特別的理由為什麽會買它,反正至少這是一個我比較熟悉的公司。總共Hold了兩個多星期,在52元多跑掉。到今天我還記得拋掉它的那天早上去上Stats的課,腦子裏全都是股票和賺了600元錢。覺得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然後又是幻想將來某一天可以買10000股Sony。相信不少新手都有和我差不多的感覺吧(未完,待續)。


我的股市人生(Part Three) ---
在這一回開始之前,我先要更正前麵的兩個錯誤(感謝父親對我的指正):一是關於90年代初的認購證,實際情況是每張平均可以獲利4到5千,而不是先前提到的10000元,所以在此說明一下;二是關於父親他本人的股市紀錄,實際情況是最差的2004年他也獲利了2.6%, 而不是我記憶中的-8% --- 不管怎樣,這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很難逾越的紀錄了。

還是回到2002年。當時的市場在經曆了2001年下半年的安然破產和911恐怖襲擊後,一種恐慌和對後市沒有信心的心態在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中蔓延開來。6月份Worldcom披露做假賬對投資者無異於雪上加霜。道瓊斯在5月下旬還有10000多點,但到了7月24日就隻有7400多點了 --- 這是2001-2003年熊市的第一次探底。在這種背景下, 小布什政府在8月份緊急簽署了Sarbanes-Oxley法案,旨在挽回投資者信心。當時有評論員認為這個法案是美國自1934年證券法頒布以來影響最大的一項法令,要知道1934年證券法是美國股市經曆1929到1933年大蕭條後羅斯福新政時所采取的一項措施,由此可見當時股市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了。

可是僅僅在2年前,也就是在互聯網泡沫登峰造極的2000年,很多投資者都認為用不了多久道瓊斯可以到30000點,Nasdaq可以到8000點。而兩年以後,Bill Gross為代表的熊派認為Dow要碰5000點。人的心理就是這樣,樂觀的時候會更樂觀,悲觀的時候會更悲觀,連Bill Gross這樣的投資大師都不能免俗,更不用說普通人了。這裏並不是要貶低Bill Gross, 其實我覺得他還是一個相當厲害的人物, 有興趣的人可以讀一下他每月的市場評論。

Sarbanes-Oxley法案的發布還有一層意義。那就是讓我感覺即使在資本市場自由程度最高的美國,也不能完全擺脫政府幹預。聯想到現在很多人批評國內政策市,我覺得不應該過多指責,因為凡事都有一個過程。美國紐約交易所成立到今年都已經217年了,而我們國家的證券曆史隻有他們的一個零頭,問題多些,需要更多的引導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Sarbanes-Oxley猶如投資者的一根救命稻草,在當時那樣的市場環境下的作用還是非常明顯的。在7月份Dow探底7400點後,一個月裏麵Dow又重回9000點,反彈了20%多。但和幾乎所有的熊市一樣,很少有可能是一次探底成功(這個理論也適用於個股,一般真正的底都是W形,也就是說需要兩次探底)。在投資者最初的信心恢複後,很快他們又意識到這個法令可能對股市長期是個利好,但對短期來說沒有什麽直接的作用。於是大盤在8月底又開始了二次探底,到十月初Dow跌穿前期低點,一直到7100點才止住。這兩次探底的殺傷力是非常驚人的。像現在表現都不錯的HP和麥當勞,當年分別都跌到隻有10元和15元的位置。藍籌股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那些沒有業績支撐的股票了,像朗訊北電這些虧損股價格都在1元以下了。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我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年投資生涯。那時候自己真是屬於求知若渴。除了把每期的BusinessWeek和Fortune從封麵翻倒封底外,每天大概要花5到6個小時看CNBC。在這年4,5月間,還連續讀了兩本書。一是Burton G. Malkiel的”漫步華爾街”。這本書宣揚的中心思想就是Stock Picking是徒勞的。其中列舉的一個著名例子就是那個猴子擲飛鏢的實驗:讓猴子對著華爾街日報的證券版擲飛鏢,飛鏢擊中的股票為猴子的選股,然後請很多資深基金經理來選股和猴子比賽,一年後猴子選中的股票表現比70%以上的基金經理要好。所以這本書推崇Index Investing,它認為就長期而言,很難有人能夠持續表現超過Index。對於這一點說法我覺得還是很有些道理的。

另外一本書是Robert G. Hagstrom的 “The Warren Buffett Way”。這本書主要強調要以買企業的心態來選擇股票。不過說實話後來我讀了巴非特每年給股東的信,覺得這當中可以學到的東西更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Berkshire Hathaway的官方網站上麵閱讀他從1977年以來的“給股東的信“。說到巴非特我再稍微多提兩句。巴非特是我最為欽佩的投資大師,不光是因為他所取得的成就,更多的是因為他50多年不變的投資風格(如果你翻閱他上個世紀50年代給Partner的每半年的Newsletter,你會發現他的投資風格在25歲起就沒有改變過)。一個人要做好一件事不難,難得是能夠一輩子做好一件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沒有人可以超過他。

除了Follow電視,雜誌和看書以外,我也有選擇性的訂閱了幾份Newsletter。應該說我的運氣不錯,在熊市最艱難的時候讓我碰到了一頭“大熊“ --- Phil Erlanger。此君據說在華爾街給好幾個有名的Trader作研究達20多年,然後不甘於一直在幕後默默無聞,所以搞了一個Newsletter。他主要的“法寶“有兩個,一是看股票的Short Interest Ratio,他專門選那些Short Ratio高的股票來搞Short Squeeze。說白了也就是逼那些做空的去買回股份。二是VIX指標。他很早就注意到這個指標並把它當作Fear Index。事實上2002年兩次探底VIX都上摸過40幾,而他基本上都在股指最低位置反手做多。其餘很多時間他都已做空或是Cash為主。


可以說這兩本書加上Phil Erlanger的“熊威”,我在2002年剩下的時間沒有過什麽比較大的損失。其間交易過Pfizer, HomeDepot等藍籌股,在市場一片悲觀的時候搶過Dell的業績反彈(一日就漲15%)。到了年底的時候手上就隻有P&G和GE這類大藍籌了。當時的想法是股市底部應該不遠了,買這些股票也不會再跌到哪裏去了。當然P&G後來成為我一個Never Sell, 這又是後話了。

2002年年底一算賬,S&P500掉了23%,我倒還賺了7%。看來我的第一年運氣還不錯。。。(未完,待續)


我的股市人生(Part Four) ---
這兩天在翻閱以前的交易記錄,覺得2002年交易中有幾筆值得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一是Home Depot。作為美國第二大的零售商和最大的Specialty Retailer, Home Depot也是道瓊斯成分股之一。當時買這個股票主要是基於房地產市場不錯,所以我覺得建材裝潢零售業也不應該會差到哪裏去。盡管這個邏輯本身沒有錯,但問題在於做股票除了要看公司基本麵,行業基本麵,還要結合當時的市場情況。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市場的平均市盈率是5倍(美國在整個50年代當中很大一部分時間的平均市盈率就是5到6倍),你這個公司如果是15倍的市盈率就顯得高了。2002年6月21日我在36元的位置購入,而我在前文提到美國股市在那年6月底經曆了WorldCom破產醜聞後開始一波快速探底。Home Depot在7月11日被一家大的投行(具體是哪家已經記不清了)Downgrade,股票一下子跌破我設定的30元的止損位。我在被Downgrade的第二天以28.86的價格割肉。

為什麽我要提到這筆交易呢?因為這是第一次我碰到被投行評級調整。盡管在這些年裏我所持的股票碰到的被投行評級調整應該不下百次,但第一次總是比較難忘的。我記得當時的Downgrade是在收盤後我在Yahoo的BBS上看到的。因為我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有些不知所措,也吃不準第二天會低開多少。BBS上有些家夥(估計是做空的)就在那裏嚷嚷,說第二天一開盤就可以看到20雲雲。而我當時的希望就是開盤別在我止損位太下麵就謝天謝地了。

關於評級調整我個人有幾點體會:1是不要覺得有什麽大不了的,如果你持有一個股票超過一個季度,它被某個投行評級調整的幾率應該會超過50%,所以要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2是評級調整後股票的反應有點像春秋戰國時的田忌賽馬,這話怎麽說呢?就是大投行對大公司的調整會有影響,中投行對中等規模公司的調整會有影響,小投行就隻有對小公司有影響。換句話說,小投行對大公司作評級調整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3是投行評級調整錯的概率遠大於對的概率。一般來說當一個投行對一個公司評級調整時,往往已經太晚了。所以經常可以看到一個現象,當一個公司在公布業績低於華爾街預測時(或是Guidance),第二天就可以看到有幾家投行同時Downgrade它,盡管這時候可能已經是很好的買入時機。當然也有比較牛的Analyst,我記得在2002年10月市場一片看空的時候,那時IBM價格在55元附近,很多人都覺得它不久後將跌入50元以下。在Big Blue公布業績的前兩天,雷曼兄弟的一個Analyst把它給Upgrade。在當時的那種氛圍下敢於發表不同意見是要有些勇氣的。結果業績出來比華爾街預測的好,兩個星期後IBM就回到80元上方,而且再也沒有回落到60元以下。

第二筆我要提到的交易是Dell。Earning Season馬上就要到了,我相信不少人已經磨刀霍霍了。我當年也熱衷於博業績,覺得見效快,非常刺激。但很快我就發現博業績和賭博中的猜大小沒什麽區別,好像猜大小還更加公平,也更快些。不過這裏我還是想提一提我第一次博業績的經曆。那是在2002年的5月。當時Nasdaq已經是哀鴻遍野了,市場上對高科技公司幾乎像是在躲瘟疫一般。我在5月7日以23.4一股的價格購入Dell,當時我的想法是就算業績不好,它也跌不到哪裏去了(因為市場已經Expect最壞了),反之如果業績還過得去的話,它應該會有個反彈;結果業績Meet預測, 股票一日內大漲15%。後來這樣的事我還幹過幾次,除了做多以外也空過一些業績報表出來前已經大漲的股票,成功概率還是可以的。所以你如果要博業績,先問一下現在的股價已經把多少業績結果給Price In了。而且我不是很讚成用Straddle(即同時買Call和Put)的辦法來博業績, 因為Option的價格往往在出業績前已經把Potential Surprise考慮進去了。這就和你在賭場玩俄羅斯轉輪一樣,即使你把36個格子全部壓滿,莊家(Option Writer)還是可以從兩個零位賺錢。有誌於用Option博業績的朋友,我倒是建議可以試試看Write Option。

最後一筆值得提一下的交易是NVDA。我在那一年的8月22日以12.58一股的價格購入,6天以後在10.22的位置割肉。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惋惜,因為如果算上它後來的拆股,放到現在的話每股價格已經要接近85元了,算起來的話5年時間600%的回報就被我那一刀給割沒了。我卻不這麽看。要想在這個市場當中生存,學會割肉絕對是必須的。在我割了NVDA後,它最低曾到過7元多一點。一般來說一個股票跌了10%,它隻要漲10% 就可以回來,但一個股票如果跌了50%,那就需要漲100%才能到原來的位置。事實上很多股票幾乎永遠都不會回去了。比如說北電或是朗訊(現已被並購),回過頭看看,即使是在10元割肉都是相當明智的。而且一個股票當基本麵發生問題跌到很低的位置,它即使不跌也有可能在低位盤整好幾年。到那個時候恐怕你的耐心早就沒了,更不用說本可能把資金放在其他機會上產生新的效益。(未完待續。。。)


我的股市人生(Part Five) --- (原創)
在構思這一篇“股市人生“的時候,我正坐在浦東機場的候機室等待回多倫多的航班。望著那些匆匆的行人,我不禁想起了那句古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名往”。想想人世間真正能夠做到淡泊名利的又能有多少人?

有不少朋友問我如何做股票,希望我推薦一些書之類的。其實這麽多年來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什麽樣的人能夠做好股票?或者說做股票需要一些什麽基本要求。我希望借這篇股市人生可以結合我自己的體會拋磚引玉,如果有什麽不當之處還請各位看官多多包涵。

首先,我覺得如果能夠不做股票的話,最好選擇不要碰股票。記得大千股壇上有一位前輩說過“不做股票是贏家“,其實我相信這句話是他多年炒股後的肺腑之言。盡管對這位前輩壇上爭議不少,但就事論事,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為什麽呢?因為作股票無非是兩種結果:賺錢或是賠錢。和大多數行業一樣,在這個行業當中要做到佼佼者,能夠持續賺錢的畢竟是少數。到頭來如果百忙一場,甚至於還虧錢,那豈不是勞民傷財嗎?當然有人會說隻是做的玩玩,輸了就當是小賭怡情。那我覺得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倒不如直接去Casino,給自己訂個數額,輸光就走,這樣豈不更加省事?對於那些極少數能夠在股市當中做到常青樹的,我相信他們的付出絕對不會少,經曆過的壓力遠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到頭來就算賺到不少錢,但很可能失去很多錢買不到的東西。總之一句話,如果能夠不做股票,還是不要做為好。如果真要投資,可以買些Index Fund, 從長遠來看表現要比80%以上的Mutual Funds要好。

那麽對於很少一部分立誌要從事這個行業,並希望能夠從中有所建樹的人來說,有哪些是必要條件呢?注意,我這裏用了“必要”,而不是“充要”,換句話說即使具備這些條件,是否真的能夠做好還要看運氣,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當然什麽事都有例外,相對一些天才型的投資者來說,本文所探討的問題完全可以跳過。

我想說的第一點是要有決心,有毅力。正如前麵提到的,任何行業當中要入門都不難,但要做到出類拔萃的沒有幾個人。股票市場也是如此,而且可能更加明顯。作為一個集中了全球各路精英,能夠影響各國經濟的行業,要在其中立足絕非易事。事實上正是由於潛在的高回報,這個行業的門檻要遠遠高於其他一般行業。很多人都知道醫生在美國收入很高,但有沒有想過在得到醫生執照之前,一個人要讀大學本科,然後讀Medical School, 再加上Practice, 沒有個十幾年是拿不到那個很多人都羨慕的行醫執照的。在這十幾年當中,任何一個“失誤”都有可能功虧一簣。作為門檻更高的股市,很多人都覺得可以輕易掌握其中的“秘籍”,那不是在自欺欺人嗎?

至於毅力,那更加是必不可少的了。相信各位都經曆過10幾年的寒窗苦讀,然後在經曆了過五關斬六將層層考試後才取得今天在同齡人當中的一些優勢。若想在股市當中取得好成績,道理也是一樣的。那我自己來說,從02年到06年的5年當中,基本上過得是No Life的生活:每周看20小時以上CNBC, 另外有5 – 10 小時看商業雜誌和網上財經新聞;除此之外,5年當中看了不下30本投資方麵的書籍(具體我會在後麵的部分結合當時的情況逐步說明),每年看不下50份 Annual Report;花了3年多時間創建並完善一個數據庫,當中存有60幾個板塊近1500個股票的Ticker,每天花一個小時瀏覽;周末花4-5個小時看 Industry Reports另外看投行關於各大經濟區的報告,另外還要花時間把很多數據給輸入存檔。這樣算起來平均每周有50個小時花在股市當中。而且這還是讀書和工作以外屬於自己的時間。即使是現在,因為我已經Focus很小的10多個板塊當中的股票,大概每周仍需要花20-30小時在研究市場上。

相信不少人看了這第一步以後覺得沒有什麽大不了,但這隻是開始。我一直覺得做好股票要靠“七分心態,二分感覺,一分運氣”。運氣沒有什麽好說的,有的時候運氣好些,有的時候差些,但如果你做股票老是要靠運氣那就麻煩了。心態很重要,關於這點我會以後再專門講。今天我主要想講的是感覺。別小看這二分的感覺,它的背後可是由一個人各方麵的能力來決定的。因為決定這二分的能力有很多,我就說一下自己的體會。其他人如果有不同的體會,也可以一同探討。

首先要懂點宏微觀經濟。我本人在01年本科讀了經濟101和102,02年讀了201和202。另外在02和03年修了”Money and Banking”。到今天為止,我仍覺得一個人如果真正理解了經濟101當中的“Supply”和“Demand”的關係,無論對投資還是對人生都會受益匪淺。為什麽呢?大家可以問自己這些問題:為什麽銅的價格在03年是0.8美元一磅,現在是3.5美元一磅?為什麽中國鋼鐵的產能在過去的5年裏麵從1.2億噸增加到4.6億噸,增加超過200%,但鋼鐵價格反而也漲了平均150%? 為什麽當年 Nasdaq的泡沫會破,而且會造成那麽多從事IT工作的人失業?這些問題背後都離不開Supply和Demand這兩個字。而學一些Monetary的知識,可以幫助你解答這類問題,譬如為什麽美元在過去幾年貶值,到底會不會最終升值?為什麽全球會出現那麽大的流通過剩?怎樣可以使得這一問題得以解決。解決後會產生什麽結果?Carry Trades是怎麽一回事等等?

其次要學些Accounting的基本知識,包括Financial Accounting和Management Accounting。學前者可以幫助你看懂財務報表。很多人都說P/E容易誤導新手,這話是有些道理的。因為Earning是可以做出來了,不光是 Earning, Revenue甚至是Cash Flow都可以做出來。所以看一個公司的業績要看它的Earning Quality就是這個道理。另外要了解一些公司並購另一個公司後財務報表可以做那些貓膩,特別是這兩年全球並購活動那麽多的情況下。為什麽要學 Management Accounting呢?它可以幫助你理解Fixed Cost和Variable Cost, 為什麽有的行業特別容易受Revenue的影響?很有可能它的Fixed Cost比較高。為什麽一個產品剛上市成本高?很可能它產量較小所以攤到的Fixed Cost較多。總之這些簡單的知識可以幫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錯誤。

第三,要學些Strategic Management。我在03年修了這門課,覺得受益匪淺。這門課的核心就是Porter’s Five Forces, 它告訴你為什麽一個行業會被另一個行業替代;怎樣可以取得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了解了這些以後就不難理解為什麽鐵路客運會被航空客運所逐步替代;為什麽傳統報紙業會那麽怕Google;為什麽在競爭激烈的零售業,Wal-mart可以對Suppliers那麽牛等等。

最後,對Option感興趣的人可以修些和Option相關的課。本人03-04年讀金融Master時主修的方向就是Option。Option聽起來複雜其實說白了就是Leverage。所以立誌於從事Option的人一定要注意對風險的控製。

也許看到這裏有的人要說現在已經不可能再回學校去重修這些課程了,怎麽辦?辦法還是有的。我建議你去修個CFA,上麵這些東西CFA Level I, II基本上都涵蓋了。Level III可以讓你知道很多基金運作的知識,學後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麽80%的Fund會Underperform Index; 為什麽Fund會在月底的時候搞些Window Dressing.

當一個人具備很多基本的經濟,商業知識時,他的感覺正確自然的可能性自然會大些。當然做股票決不是讀一個商科那麽簡單,不然那些商科畢業生都是Billionaire了。。。(未完待續)


我的股市人生(Part Six)
我在前麵說過,02-03年美國股市一共經曆了三次探底:02年7月一次,02年10月一次還有後麵要說到的03年3月一次。其中第二次,也就是10月那一次殺傷力是很厲害的,許多股票的最低價都是在那個時候到的。那個時候網易和很多互聯網股票一樣,都早已跌到1元以下去了,而因為這樣的股票太多了,所以 Nasdaq也放寬了Delisting的標準。

我記得那時網易是幾隻中概股中較早出現反彈的。大概在網易反彈到1.5元的時候,我和一個關係較好的朋友聊起這隻股票,他預測網易可能會到3元,我猜可能會到4元(實在是菜鳥啊)。不過猜歸猜,我們倆誰都沒有敢動手碰它。到了大概是02年 11月份吧,網易果然到了4元,那我更是不敢碰了。接下去就眼睜睜的看著它竄到16,7元的位置,那大概是03年2月份的事情,接下去來了個40%的回調,又回到了10元左右。我那時候還沾沾自喜,和朋友說這是我看到過的最大泡沫,沒想到那麽快就破了。再接下去的事想必大家也猜到了,網易在10元探底後就一騎絕塵,一路衝到70元,最終一直到100元才罷手。相比它在02年初0.55元的最低價,漲了幾乎200倍。

去年看到新聞,說段永平62萬美元拍得和巴非特的進餐權。其中提到他以0.8元購入網易一直到100元才跑掉。整整翻了100倍。所以說機會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當它出現在你麵前時,就看你是不是具備足夠的能力去辨別並且抓住它。我曾經說過,一個人一生當中隻要抓住一次翻100倍的機會就夠了。沒想到對於我的這次機會出現的那麽早,早得我都來不及準備好。。。

03年初市場仍舊彌漫著一片恐慌情緒。當時候市場對美國是不是會出兵伊拉克還是有分歧的。但我感覺小布什不會繞了薩達姆,所謂父仇子報,所以要做好打得準備。而且參照91年那次海灣戰爭的情況,真的當Uncertainty(打還是不打) 去掉以後,市場應該也就是翻轉的時候了。這一想法本身沒有錯,但當時的我實在是被前麵連續3年的熊市給嚇怕了,所以在操作上也是顧前怕後的。先是在1月底和3月初分別在40元和37元左右購入可口可樂---打仗也得喝可樂吧,再是在2月中78元的位置買了些DIA,接下來在美國給伊拉克最後通牒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10日購入QQQ,即後來的四條Q。最後在美國正式打伊拉克的後一天3月12日把手中最後的Cash全部買入DIA。當時的想法是即使這不是底,手上這些藍籌股也不可能再跌到哪裏去了.

客觀的說這個底的Timing還是不錯的。 Dow3月12日在伊拉克的炮火聲中短暫破了7400點後迅速被買盤拉起,短短幾天就被拉到了8000點上方。我那時候有個習慣,就是每天要花大概6個小時左右看CNBC,而且會仔細聽每一個分析師的發言---現在我雖然每天還是看CNBC,但已經很少聽分析師的Opinion了。而如果你經常看 CNBC,你就會知道無論市場是怎麽走,對於未來市場的走勢CNBC總會請來兩派不同意見的人互相辯論。那時CNBC上有不少人看空,其中就包括Bill Gross,在看多的人當中,也有很多人認為不太會V字反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較大。而我前麵提到的那個熊派newsletter的Phil,他就更加不遺餘力的鼓吹這是很好的放空機會。有的時候我在想,可能一個人名氣大了他就會比較固執,不太願意推翻自己前麵的判斷,怕人家說是牆頭草,而相對來說像我這樣的小人物倒是不會有為名所累得問題,所以更flexible一些。那個newsletter的家夥一直到我04年初退定的時候還是在喊熊,03年大盤漲了23%,他好像還虧了幾個%.不過在退定前半年多我就基本上不再看他的意見了,隻是出於他在熊市中讓我避開了很多損失的感激,我才沒有更早的退掉.最近我在Google Search了他一把,好像他的網站還在,隻是少了很多宣揚他以前戰績的內容.我也隻能默默的祝他好運吧.

回來說我自己.在經過幾輪熊派的洗腦以後,我也對原先反轉的判斷出現了猶豫,覺得很有可能還會去碰7000點.所以在3月17日在81.48的位置把手上的DIA全部扔了.後來雖然我在84元和90元的位置分別買回過DIA,但因為總是覺得可能還會探底,所以有了幾塊錢的利潤也就跑了.

到了03年5 月份的時候,我開始留心香港的H股,在做了不少Research以後,我的結論是香港H股中的大多數都被嚴重低估---這和現在恰好相反.在5月初,我在 20元的價格買入中國電信,在18.8和21的價格買入中石化.我記得第一次買入中石化後兩天就看到巴非特以1.5港元在香港購入中石油的新聞.當時我還沾沾自喜,覺得難得老巴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了.不過當時我對他選中石油卻不以為然,因為那個時候全球經濟複蘇已經迫在眉睫,我的想法是經濟增長後對石化產品的需求肯定會上去.所以萬一石油價格回落的話中石化業不會受太大的影響.當然這個想法也不算太錯,除了我當時對石油的看法以外.前一段時間傳出巴非特在香港減持了0.5%他所持有的中石油,大概在每股12.5港幣左右.而我呢?盡管中石化最終在美國市場上也到過100元以上,我在03年下半年30元出頭一點就全部跑光了.就憑這一交易,就可以看出大師的功力遠非像我這樣的菜鳥所能企及的.

在回顧03年初的這段時間的操作時,我覺得自己至少犯了兩個錯誤:一是選股不當,一般來說當熊市結束牛市剛開始的時候,應該選一些前期的超跌股,因為這些股票投資者對它們都已經失去信心,認為可能會破產, 往往是跌過頭的,所以當投資者覺得它們不會有破產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有幾倍甚至於10幾倍的漲幅,這類股票在03年初還是很多的.二是定力不足,也就是說心態還沒有做到不被其他聲音所左右的地步,當然鑒於當時我炒股才一年多,這一點還是可以稍稍原諒的.假如再來一次熊市, 我相信自己在操作中肯定會比上一次好很多,因為很多事隻有經曆了才知道該怎麽做.這也就是我寫股市人生的初衷,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避免我曾經犯過的錯誤(未完待續)



我的股市人生(Part Seven) ---
最近市場非常Volatile, 不過相比起02, 03 年,其實這算不上什麽。要知道跌300點對7000點的指數和13000點的指數來說完全是兩個概念。很多事情,要經曆過了,有了比較了,才會有所悟。

還是回到2003年。這一年初,在被多大Master Math Finance錄取後我就開始著手建數據庫。這件事其實在02年初我就想做,不過因為種種原因一直被拖著。而整個02年我基本上是用一個Online Service上提供的Portfolio List進行板塊分類。但這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你要Rely On它的正確性和穩定性,如果哪一天那個網站關門了,我所有的數據就都泡湯了。

數據庫從03年初開始建立,主要參照Fortune 500上對大板塊的分類,剛開始列了10幾個板塊,後來陸陸續續增了International Market Stocks, Emerging Market Stocks, ETFs ,板塊更加細化,股票數量也從最初的500餘個增加到了近2000個。從03年到06年底,我基本上每天收盤後對數據庫中的Ticker都會過一遍。剛開始因為對Ticker不熟所以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到後來基本上每天40分鍾就夠了。看久了以後就會發現一天當中90%的股票走勢和大盤有關,而剩下的可能就和公司本身或是Industry的突發事件有關,對那些有異動的股票就需要做進一步研究了。記得在04年去銀行找工作的時候,麵試我的那個人正好被一個公司的Ticker突然沒有交易而摸不清頭腦準備吩咐手下去查Bloomberg,而我一聽那個Ticker是GUC(Gucci)就樂了,告訴他前一天這個公司剛被並購。他聽了以後極為Impressive, 當場問我什麽時候可以過來上班,不過後來因為我又拿到另外一個部門的Offer而作罷。

看到這裏可能有人要問,為什麽我要花那麽多精力去搞一個數據庫?其實這就要從我最初的投資理念講起。在今天的基金業這也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那就是到底應該Top Down還是Bottom Up? 所謂Top Down就是從宏觀經濟入手,然後根據目前經濟周期的位置決定哪些板塊會Outperform,哪些會Underperform, 然後再從Outperform板塊中挑選出有可能Outperform的股票;而讚同Bottom Up則認為宏觀分析是Irrelevant的,隻要能夠挑選出好的股票就可以了,所以他們會花很多時間研讀年報,會計報表,注重很多Ratios, 比如Operating Margin, ROE等等。

就美國的基金經理來說,大概有85%的傾向於Bottom Up。我在這裏不想過多的討論兩者到底誰更有道理,因為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同樣沒有答案的問題在這個行業中有很多,譬如技術分析好還是基本麵分析好)。而就我本人而言,我從一開始就傾向於Top Down。我的理由是,絕大多數的股票走勢離不開大盤,而大盤離不開經濟的基本麵。所以追本溯源,經濟基本麵對絕大多數的股票是有很大影響的。當然會有人跟我Argue很多Hedge Fund隻在乎Alpha, 不過當很多資金都在追逐這區區幾十個Billion的Alpha的時候,其實對很多基金來講最終得到的Alpha隻能是負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深的原因。說起來可能到今天我自己都不相信,不過最初我並不是立誌於證券市場的。我記得02年夏我和父親在溫哥華有過一次交談,當中我提到之所以自己花那麽多時間研究金融市場,其實是我想對Corporate America有一個更深的了解,而資本市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我當時是想通過對企業和行業的了解,對將來去企業界工作有所幫助。那時我甚至有個想法把所有世界上的公司全部給列出來,然後繪製一幅類似像現代基因圖一樣的公司關係表。在潛意識當中,我一直認為所有公司和行業都應該是可以連接起來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大公司每年都有Technology Budget用來采購計算機和軟件。而計算機當中的核心是CPU, 又是由專門的設備製成,需要矽晶片作為主要原料,而矽晶片又是從沙中提煉出來,沙也可以用作製造玻璃,而玻璃可以用來生產光纖和顯示器屏幕。而光纖又在通訊行業當中起著重要作用。總之如果你願意試一下的話,你會發現很難找到兩樣產品他們是完全沒有關係的。不過最終一直到今天我還是沒有成功繪製這麽一幅圖,因為這當中的關係實在是太多太複雜,而且很多資料無法從上市公司得到(有些公司根本就不上市)。最初我建這個數據庫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為這個做準備。誰知後來陰差陽錯,用來搞股票分析了。

我記得有人在DQ上問我為什麽P&G是我一個Never Sell股票。其實我在02年10月大概在84元附近(Split後42)買入P&G時的真實想法是學習這家公司是如何運作,所以就當是付學費,並不是太在意它的投資回報,再說每年的Dividend也夠我用一年它的日用品了,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這5年間P&G先是收購了德國的 Wella, 後又並購了老巴為主要股東的吉利電器。除此之外不遺餘力的推陳出新,從產品的包裝到產品的細分化都有獨到之處。公司的Dividend基本上每年都提高 10%以上(不過它的產品每年提價幅度也在10%左右,有的時候是通過減少Volume來變相提價)。所以盡管這兩年它的股票表現遜於大盤,但我不僅沒有拋售的意願,反而想在合適的時候再增加持倉量。

03年4,5月間我接連讀了兩本題材很相近的書。一本是Roger Lowenstein寫的“Origins of the Crash",後來我還讀了他寫得另外一本比較有名的"When Genius Failed",這在以後會提到;另一本是前SEC Chairman Arthur Jr Levitt的“Take On the Street: What Wall Street and Corporate America Don't Want you to Know"。當時市場因為連續經曆了3年熊市以後,很多投資者在遭受慘重損失以後把矛頭指向Corporate America, Brokerage Firms還有就是SEC。所以這兩本書的出現都是很及時的。估計要是放在現在他們寫這書,讀者人數就要大打折扣了。Lowenstein主要是從一個記者的角度來敘述了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起到90年代末股票市場是如何從不為人注意變成一個全民皆股的時代。當中涉及到的話題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老總為了 Satisfy Wall Street,然後通過各種Accounting Trick來製造虛假繁榮,而由於美國退休金體製從Defined Benefit向Defined Contribution的轉變,使得很多普通人第一次成了股民(買401K)。而監管機構的監管不力也造成了泡沫越吹越大,最終導致財富的灰飛煙滅。這個故事我想不久後可能還會重演,不過故事的主角可能要從美國換成中國了。

相比之下Levitt的敘述更像是一個Insider的自辯或是懺悔。作為曆史上擔任SEC Chairman時間最長的一任,Levitt的任期內既目睹了90年代末證券市場的瘋狂,也經曆了01年安然的醜聞。在擔任Chairman之前 Levitt有著近30年的Security Industry經曆,包括最後擔任Amex的主席,所以他對美國資本市場的弊病應該說是有發言權的,而且他也是想在他的任期內做一些事。但由於 Congress當中一些人的阻撓(因為他們代表不同Industry的利益),而使得他壯誌未酬身先退,最後連Option要算作Income Expense也沒有在國會通過。看了這本書以後,你會知道任何一個資本市場都不是完善的,即使在號稱資本市場最發達的美國,其實也有很多問題。去年在 Nasdaq引起不小風波的Option Backdating Scandal就是再好不過的例子了。

從03年5月起我開始了連續3個半月的“煉獄生活“,一直到那一年的8月去多倫多上研究生為止。那時正好是放暑假,我基本上每天就睡4到5個小時,早上5:45起床開始看CNBC(因為溫哥華和紐約有3個小時的時差),看看早盤有些什麽經濟新聞,公司消息。然後到下午 1點收市後複盤,把所有Ticker過一遍,對有異動的公司作進一步研究;到下午5點左右Follow日本市場,看看美國當日走勢和盤後新聞對日本市場的影響,到了6點香港開盤,開始關注手上一些H股在香港的表現;然後在睡覺前大概11點12點這樣再看CNBC European版,看看北美和亞洲市場對歐洲市場的影響。這當中我不僅關注股票市場,更把注意力放在FX,Fixed Income和Commodity Markets和股票市場之間的關係。連續這樣大概100天。 壞處就是到今天為止我都感覺自己睡眠仍舊不太正常;好處就是通過對世界幾大市場的Follow up,我更加堅定了自己原先的判斷,那就是global markets是互相影響的,而且當中美國市場起主導作用。

去年我看了一部國內拍的連續劇叫“激情燃燒的歲月“。看後頗有感觸,我想,自己應該也算經曆過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吧。。。(未完待續)

我的股市人生(Part Eight) --- (原創)2007-09-13 12:28:10
有的時候我在想一個問題,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證券市場我會去做什麽?我猜可能會去做一個職業賭徒。其實從很大程度上作證券投資和去賭場賭博是沒有什麽大的區別的,隻不過後者擁有的曆史要長的多罷了。也許有人會和我Argue, 說做股票需要對經濟,對行業,對公司有所研究,所以不能算作賭博。可是對一個職業賭徒來說也是一樣,他也需要知道什麽時候該出手,什麽時候該休息。十賭九輸,巧合的是做股票也是大多數人會成為輸家。我曾經連續15周用周末的時間去賭場,每次給自己設一個止贏或是止損數額,到了就走人;也曾經陪女朋友去玩而自己一把不賭。人在賭博和做股票當中最容易表露出人的本性:貪婪和恐懼。所以如果一個人可以控製住這兩者,那麽在股市當中應該會有所作為。可能以後我會專門寫點這方麵的感想。

還是回到2003年。這一年的夏天我第一次開始嚐試System Trading。其實System Trading也沒有什麽神秘的,無非是用程序找出股票的運動規律,然後讓System發出Buy或者Sell的指令,自己隻要去執行就可以了。System Trading的很關鍵一點是要有很高的Backtesting Success Ratio。換句話說,就是你假設History會Repeat,然後從中找出賺錢比輸錢概率高的方法。這和賭博很像,玩過BlackJack的人應該知道什麽時候應該Double Down,什麽時候應該Split。為什麽呢?其實就是因為經過Backtesting以後你知道哪種情況下你的勝率較高。當然勝率較高並不代表你一定會贏,隻要不是100%的概率你總是會有輸的可能性。

說到我03年的System Trading, 應該說還是有點偶然性的。前文提到過我那時候也在做香港H股。大家知道不少香港H股也同時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從理論上來說美國的價格應該是香港Overnight的收盤價然後乘以最新的匯率。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舉一個例子來說吧,比如中石化前一天在香港收盤價是1.80港幣,然後港幣和美元的匯率是7.8比1,由於100股H股相當於1股美國的ADR,所以理論上中石化第二天在美國的收盤價應該是 1.80 * 100 / 7.8 = $23.08。但實際當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市場因素,中石化在美國的開盤價和收盤價都有可能會偏離這個價格。 所以這當中就存在套利的機會(嚴格來說這並不是真正的Arbitrage,因為當中還是會有風險的)。為了驗證我這個假設,我把幾家中概股從IPO起所有的香港和美國的價位都放到Excel sheet中,然後寫了一個VBA程序進行BackTesting。

經過幾個小時的測試後,我發現在一種情況下每日可以Make 1% or More的概率高達95%。看到這裏大家可能都急著想知道是哪種情況。其實這當中沒有什麽奧妙,如果你試50種可能性,我敢打賭你會碰到一到兩種情況下正確率在95%以上,這其實是由Normal Distribution決定的。好了,我也不吊各位看官的胃口了,在這裏就把答案公布於眾:我發現當香港前一天如果這隻股票是漲,而且美國開盤價格比香港的Fair Closing Price低1%或是更多時,這時候你如果買入,當天有超過95%的概率會出現一個價格使得你Make 1% or more。但是前麵這兩個條件很重要,而且不是天天都會出現,大概每周平均出現一次。不過就算每周隻出現一次,每次賺1%,然後去掉手續費一年的回報也是相當可觀的。所以我決定親自實踐一下。結果如何呢?到我那一年8月份重新回學校上學為止,我大概碰到了10多次符合這些條件的情況,除了一次虧錢以外每次真的都掙了1%或是更多。盡管每次也就幾百元的利潤,但累計起來也不壞了。看到這裏可能你會問,既然找到那麽好的方法,為什麽不堅持下去?就算一年回報50%,In the long run也是很厲害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則因為學校開學後我權衡再三覺得每日翹課在家看盤不值得(要這個Strategy Work,你必須9:30分準時守在電腦前)。第二個原因,也是真正讓我放棄的,是因為這個Strategy的前提是你不會或隻在很小範圍內Move Market Price,一旦當你的Order量大的話,那麽這個Strategy反而對你不利。不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Backtesting一下,看看現在它還是不是Work.

前麵我有一點沒有提到,那就是手續費問題。對每筆交易都是六位數或是七位數的人來說,手續費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但對廣大中小投資者來說,手續費是個很現實的問題。當然對北美的投資者來說最近幾年手續費已經是便宜很多了,而且新開戶的話一般還送多少多少個免費交易。不過免費或是很低的交易費是不是一定對一個人的交易結果有利呢?我對此有所保留。就拿我自己來說吧,03年在Ameritrade開了一個戶,好像給了我25個free trades,以後每個Trade好像是10.99美元per trade。比起我原先Broker Charge的29美元per trade來說看上去是低了不少。我立馬轉了兩萬塊到Ameritrade,然後開始搞Daytrading。當是想沒有手續費,就算隻有幾分錢的差價也可以做。那麽這個賬戶最終的命運如何呢?因為04,05年我開始做Option(關於這段慘痛經曆我會在後文詳述),賬戶裏的資金最多到過5萬,不過最終到Ameritrade 和TD Waterhouse 合並的時候隻剩下44元,後來我仔細算了一下手續費,光是05年上半年的手續費就交了1萬多。那怪那時Ameritrade把我作為他們的VIP客戶呢(不過也苦了我的女朋友,替我報稅的時候整整輸了6個多小時)。

說到我女朋友(現在的fiancee),就不得不提到我03年在美國股市作的較為得益的一隻股票 --- Coach。不像現在Coach已經泛濫到馬路上幾乎每個大媽都挎了一隻的地步,那時候的Coach幾乎不為人所知。我一直覺得一個真正好的股票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最好不要在Media曝光或是很少曝光。為什麽呢?當一隻股票成為大眾情人的時候,它往往離衰退期也不遠了。我是在大概03年初聽說有這麽一個公司,然後到Vancouver Downtown逛街的時候留意了一下,說實話對包包這一類東西我實在是外行,不過當時我注意到它的店設計的還是不錯的。然後我問我那個特別喜歡看時尚雜誌的女友是否聽說過這個公司。她說還沒有。我一聽覺的機會來了。然後我讓她留意這個公司,對她說如果她周圍的人談論起這家公司的時候告訴我。我從03年8月開始建倉,一直到04年3月周圍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個公司的時候清倉,獲利大概60%多。當然後來事實證明我是拋了早了點,但直到今天我還是相信要買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股票。

03年8月開始上Master的課,整天都是BS Model, Wiener Process還有Risk Neutral之類的東西。剛開始我還有些興趣,但不久我就覺得這簡直是BS, 要是什麽東西都是Risk Neutral, 幹脆就直接投資Risk Free的 T-bonds得了,何必花那麽多時間去搞那些Model。甚至在一次學校冷餐會上我找到Program的Director和他辯論,結果當然是誰都說服不了誰。所以最近美國因為Subprime Issue引起的Model危機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這本來就是Wall Street用來唬人的,到底Model Price出來的東西對不對我估計他們自己心裏也沒底,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Charge Clients Extra Fees(說這話可能會得罪一些壇上在華爾街從事Model的人,在這裏我先說聲抱歉了。我隻是想把自己當時的想法寫下來罷了.

也許因為自己從心裏對BS Model不屑,所以平時把更多的經曆還是放在研究證券市場上。在03年最後幾個月裏接連讀了幾本書, 其中就包括Edwin Lefevre的“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和Jack D. Schwager的“Market Wizards”和“The New Market Wizards”。對於前者我極力推薦沒有讀過的人找來讀一讀。為什麽呢?即使已經過了將近100年,Jesse Livermore的很多方法到現在都還是適用的,包括做Test Trade, Pyramid Trade等等。而且Livermore本身的經曆相當傳奇,四起四落,到最後自殺。如果說老巴是一代投資大師,那麽Livermore 更像是一個孤獨的劍客,不過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好像更加喜歡劍客一些。 在Livermore鼎盛時期,當時連控製美國60%經濟命脈的JP Morgan也不得不寫信請他手下留情。但是他的結局也是悲劇式的,這更加提醒每一個投資者都要做好Risk Management。對於“Market Wizards”係列,我沒有太多的想評述。唯一要說的是這兩本書我去年又讀了一遍,感覺是和第一遍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事隻有親身經曆了才能更好的體會。。。(未完待續)


我的股市人生(Part Nine) --- (原創)2007-09-20 11:50:53
昨天看CNBC, Maria提到在周二Dow大漲300多點以後,Equity Mutual Funds的Inflow創下近期最高,達到10個多Billion。 想想也真的挺有意思,在一個多月前市場大跌的時候每天都聽說有多少個Billion的 Money Move Out of the Market。幾乎每個投資者都知道Buy Low and Sell High的道理,但到了實際當中很多人的舉動卻恰恰相反。也許這就是股市吧。。。

不少朋友通過Email或通過qqh問我該不該買或是賣某一個股票,要不要在這個價位追等等。我想借這一篇股市人生作一下說明。首先,無論是股票還是其他投資,其實本質上都是一個搏概率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和賭博當中的博大小沒什麽區別。所以可以說每次我Enter一個Position的時候,我已經有了思想準備,那就是50%的可能性我是錯的。當然如果錯了我會用止損來作保護。其次,沒有什麽人可以對大勢或是某一個股票的短線行為持續的作出準確的預測。注意一點,這裏我強調“持續”二字。什麽叫做持續?一年,兩年都不能算。所以我不是很讚成盲目的Follow別人的Advice。最後一點,每一個人的操作風格都不一樣。拿我自己來說,我很少會在一個價位上全部建倉,而是一般會先試探一下,然後再分批進入。同樣在拋一個股票的時候,我也會分作幾段來操作。而這些操作的Timing很重要,我也不太可能在第一時間馬上通知每一個Follower,所以我在這裏希望這些朋友能夠諒解。

還是回到2003年。這一年的故事有很多,我也就回憶到哪裏就寫到哪裏。這一年的5,6月間我做了一個小的Research,那就是把道瓊斯指數從創立起的1896年到2003年每一天的Daily Movement作一個分析,具體來說就是Focus那些Daily Movement在2%以上的日子,然後找出原因。前後大概整整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收獲也頗多。通過這個研究,我得出一個結論,基本上人類曆史上可以發生的事幾乎都發生過了,換句話說將來很難有一個Event能夠真正Shock市場。為什麽這麽說呢?這一百多年Dow的曆史覆蓋了兩次世界大戰,一次長達40多年的冷戰,一次經濟大蕭條和多次的經濟衰退;另外還包括了很多突發的危機,包括大地震,總統遇刺,古巴導彈危機,恐怖主義襲擊等等。要讓我再想的話,可能也就是核戰爭和外星人入侵還沒有發生過吧。不過那也不是很要緊了,因為真的發生的話估計整個人類文明也就到此為止,也不需要什麽證券市場了。

在03年結束之前我又接連讀了幾本書。有的時候我在想,可能隨著歲月的增長人是會產生惰性的,我記得當年我可以一周讀一本,然後一年讀十幾本,當然消化的如何那是另外一回事。但現在我卻一年讀不了幾本,而且往往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 不過即使是在2003年,有一本書我卻是讀了放下,放下後再讀,前後花了大概3,4個月,最後才勉強翻完,這本書就是Charles R. Geisst的“Wall Street: A History"。這本書從18世紀Hudson River邊上的橡膠樹寫起,一直寫到20世紀末的八十年代為止。它介紹了美國的資本市場是如何從無到有,從無序到規範。不過這本書
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實在太多(也難為了作者要在一本書裏麵講200年的故事),讀起來實在是非常乏味。所以我隻能說,那些真正有誌於研究華爾街曆史的
人可以找來讀一下。

很多剛開始涉足股票市場的人或遲或早都會經曆過一段崇拜技術分析的歲月。 我可能是一上來受老巴的影響比較深吧,一直到03年底才開始對技術分析產生興趣。那一段時間我把BigCharts上幾乎每一個技術指標的來龍去脈都研究了一下(它上麵有介紹每一個指標是如何設參數,如何計算出來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做點研究),然後就是BackTesting。幾乎每一個指標我都用10個以上的個股或是指數來做Test。結論是沒有一個Single指標是Reliable的(說這話可能會得罪一些喜歡TA的朋友,這裏先賠罪了),至少是從統計的角度來說。除此之外,幾乎所有的指標都可以做出來,因為道理很簡單,很多參數還是有辦法人為控製的,隻是對大盤股來說比較困難一點罷了。不過在研究技術分析的時候,我還是注意到了Volume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Reliable的指標。而且從每日的Tape當中確實可以感覺到一些價格和量之間的關係。 為了驗證這一說法,我特意去找了一本老古董書,Humphrey Bancroft Neill的"Tape Reading and Market Tactics。 這本寫於1931年的書堪稱Tape Reading中的經典,讀的時候會有一種曆史的沉重感,因為很多書上列出的股票都已經不存在了。不過讓我感到驚奇的是居然70多年前的技巧放到今天仍然適用。看來有些東西是永遠不會變的。

2003年結束的時候,我給自己算了一筆帳,一共盈利63%多一點。不算太壞-相比大盤的23%的漲幅而言。但總是覺得自己那一年的操作當中還是有很多不足。所以在04年的1月我給自己寫了一篇03年的小節"If Only We had Learned these earlier..."。到今天看來當中不少
lessons還是適用的。我在此就把原文給登出來和大家Share....(未完待續)

附:

If only we had learned these earlier…

------Jan 25, 2004

Highlights in this special report:

We believe that investing is a life-long journey. No investor can claim that he or she has
mastered everything about investing, not even Warren Buffet, although he is no doubt much more experienced than most of us. Learning lessons and keeping those lessons in mind is certainly a very good way to improve our future performance. Here are some most noticeable
cases in 2003.

Case One:

Claim: if a company performs badly mainly because of its captain, a replacement usually can boost the company and its stock.

Example 1: Time Warner’s

The honeymoon between Time Warner and AOL has finally come to an end. AOL co-founder Steve Case handed out his chairman title, so did company’s vice chairman, Ted Turner( what a sad story, even Fortune magazine wrote an editorial “Gone with the Wind” about this generous gentleman). But investors of TWX probably don’t care that much. Why should they? The company’s stock has risen more than 80% since two co-founders left the company.

Example 2: McDonald’s

You probably still remember those days that you could get a “Big Mac” for $.99. Not any more. The “burger war” among McDonald’s, Wendy’s and Burger King is certainly brutal. Customers might be the only beneficiary from this war. What a turnaround story! Ever since Jim Cantalupo replaced its previous CEO, the company has posted 10 consecutive months of same-store growth in the past 11 months. Stock price? You got it. Even facing possibilities of Mad Cow disease, the company’s stock has more than doubled since its low last March.

Conclusion:

This rule certainly is not a panacea. However, if you have a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original CEO has to go before the company can experience a turnaround, then it may not be a bad bet. IBM’s previous CEO Louis V. Gerstner is another such legend. How about the story in Motorola? We still need more time to see if Edward J. Zander’s replacement of Galvin will work out in a nice way. But it is very possible that once we have figured that out, the stock price has already moved a long way.


Case Two:

Claim: if a company’s stock has been depressed so much because of some external events, the stock price will rebound to its starting point once such events have been solved.

Example 1: American Airlines (AMR)

This is definitely a case that should be written into MBA’s textbook. At the beginning of 2003, the airline industry seemed to be doomed. USA airlines declared bankruptcy. Then came a bigger shock to the industry. The second largest carrier United Airlines also filed for Chapter 11. Almost during the same period, rumours that the biggest airline American Airlines would follow soon could be seen in all kinds of media. The panic investors dumped its stock like crazy. At its lowest level, one share of American Airlines was cheaper than that of a hamburger. Everyone believed that bankruptcy was the only choice for the American Airlines. However, it didn’t happen the way most people thought of. The stock price has shot up by more than 1000% ever since. Isn’t that amazing?

Example 2: Altria Group

This is probably not a familiar name to you. However, if I tell you that the company was formerly known as Philip Morris, you certainly know what I’m going to talk about. Yes. Altria is the biggest tobacco company in the world, with the brand name like Marlboros. It is also the 80% owner of the second largest food company in the world, Kraft. Last April, when the judge ordered Altria to pay $12 billion for a bond that acted as a penalty for tobacco industry, the management declared they had no choice but to file for bankruptcy if they were forced to pay such a huge amount. Guess who won? Altria! The judge made a compromise in the end and the stock recovered all its losses from a low of $27 to its original price of $54 today.

Conclusion:

This rule is definitely much riskier than previous one. However, the return from taking this risk is also much higher. As for Altria, when we look back, we can easily see why the judge would not let it declare bankruptcy. The US government certainly didn’t want to see that they would lose a big taxpayer. The irony is that it is really too difficult for most people to make a correct judgement in the middle of such an event.



Case Three:

Claim: if majority people are leaving the market, more often than not it is a good time for you to enter.

Example 1: War with Iraq

Many of you may still remember the days when US were at odds with UN and Russia, Germany, and France in the issue of attacking Iraq. It made not only Saddam Hussein nervous, but also the majority investors. Billions of dollars were flowing out the equity market and into the so-called safe heaven: bond market. The result? The broad market has rallied up big ever since March 11th , exactly one day before Bush declared that war was beginning.

Conclusion:

This rule is quite reliable, i.e. the majority is wrong in most of time. You certainly remember during the peak of the Internet Bubble, everyone was talking about investing and hoping to retire before 45. You probably still remember right after 9/11, the stock market first dropped more than 20% within one week after the event, but only saw it move back more than 30% later. Maybe most people never learn their previous lessons when they enter the stock marke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