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色股香

博客內容大多數收集於網上,如有版權之糾紛,敬請告知。
正文

一個股市跋涉者的操作手冊 (老周)

(2007-09-15 21:17:34) 下一個
來源: 老周07-09-15 10:03:20
承蒙鼓勵,再交作業。


先申明本文隻是個人投資心得,不是投資建議。

在上文中,我介紹了我的選股三原則, 即丈母娘原則,終值至上原則, 和應對而非預測原則。下麵談談我的具體操作方法, 即所謂戰術。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 “戰略上要藐視敵人,但戰術上要重視敵人”。本著這一方針,我的核心思路是戰略要簡單且不變,但戰術要靈活而多樣。戰略決定買什麽股,戰術決定何時買及買多少。相對於戰略,戰術要複雜一些。我的目標是 15-20% annual return. 如果你希望 20+% return ,你可能要失望了。

一 選擇估價模型

現代 business evaluation 理論提出了許多估價模型, Discounted Cash Flow (DCF), Enterprise Value, Liquidation Value 等等。我個人比較偏愛 DCF 模型。準確估算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if not impossible) ,因為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所以我一般計算一個範圍,也就是 between 兩個值:一個 ‘ 樂觀值 ’ (using Thomson's consensus estimate) 和一個 ‘ 悲觀值 ’ (using reduced estimate based on my own observations), 這樣得到一個範圍。然後用悲觀值算出股價的 discount -- 如果股價高於內在價值, discount 為負 ( 這類股自然不值得投資 ) 。根據 discount 高低,可以排列出股票順序。 我個人的經驗表明 , 計算,即使是粗略的,也比不計算好。比如說 3 年前我買入石油股時,到底是買 XOM , COP 還是 ECA, ‘ 毛估估’是很難確定那個相對更便宜的 (P/E 是個參考,但不全麵 ) 。通過計算,我買了 COP 和 ECA 。另外,如果你想在股市裏長期贏,就需要有 edge 。勤計算,反複計算,特別是 worst case, 可以增加自己的 edge 。如果你已在股市滾爬了一陣的話,你會發現絕大部分人是從來不計算的,包括 some professional mangers ( 不然就不會有季度末的 window dressing 了) 。計算也可以幫助避免 emotional 行事。

另外,很多人以為 DCF 模型隻適用於 value stocks ,其實它也適用 growth stocks 。偶爾 a growth stock 也會被 misprice 成 a value stock. 但更多時候是用來反證 a (too high) stock price can not be sustained - 你即使用最樂觀的分析師的 estimate, discount 還是負的。

二 建立自己的 database

我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建立和完善自己的 database. 中間走了許多彎路。目前數據庫裏有差不多 300 支股票,美國股票占了 2/3 強,歐洲股票占 1/4 ,其餘為亞太國家 ( 南韓等 ) 。目前還沒有中國股票,也沒有拉美股票。拉美股票經常今年長 100% ,明年跌 50% -- 不是我的 type ( 選股跟選女 ( 男 ) 朋友一樣,如果不是你的 type ,即使在一起,也不愉快, 而投資本該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 。

有了 database ,下一步是建立 WatchList 。根據上麵的估價模型,如果 database 裏的一支股票 discount 大於 30% , 我就把它放入 WatchList. WatchList 裏一般有 5-10 支股票,如果趕上象最近的 subprime 危機, WatchList 裏的股票會大增。這時,就是 pay most attention 的時候。

三什麽樣的股票進 database

那麽,什麽樣的股票可以進 database at the first place? In short, someone with an edge. 有 edge 才會有長期競爭力;有長期競爭力,才會有 terminal value ( 第二原則 ). 這個 edge 可以是規模 ( 比如 PG , WMT , JNJ) ,可以是 unique, monopoly product ( 比如 MO, KO , BA, MSFT), 也可以是 cutting-edge AND proven technology ( 比如 EBAY , AMGN) 。總之得有一個別人不能模仿或很難模仿的 edge (this will leave GOOG out in my opinion) 。一個簡單的判斷辦法是:如果給你 ( 或你認識的最牛的人 ) 1 billion, 你能不能對它造成 material 的威脅。舉個例子,給你 1 billion ,你能撼動 KO , WMT ,或 PFE 嗎?答案應該是 NO 。但是 Google 呢?我不知道。這一步聽上去難,實際上等你有了一定的經驗後,還是相對容易的。

有了初選目標後,我再用以下條款 screening:

1. 公司需有 10 年以上營運曆史, 5 年以上交易曆史。這是我從血的教訓裏學來的。

2 。 ROE > 15% 。 過去 5 年 ( 最好 10 年 ) 的平均 ROE 必須大於 15% 。這一條可以去除 90% 的股票 ( 在大規模的 scandal or lawsuit 下,可放寬至 12% ,以期用 fire price 收入 high quality 公司,但平時堅持要 15%).

3 。 Profit margin >8% (this will leave Wall Mart, PetSmart etc out). 很多人以為隻要營利好就行了, profit margin 無所謂。其實當 bad time inevitably comes, good profit margin 是一道有利防線。即使 revenue 下降,公司也還能盈利 ; 而且公司可以通過解雇人手 (sorry) 或減少 dividend 度過難關。相反, profit margin 低的公司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變成負盈利。而且這類公司往往需要 exceptional management skills, but as Buffet says, the best company is the one that even a fool can run, because someday someone will.

4. D/E Ratio < 40%. 在形勢好的時候,這個 D/E ratio 可能不是最重要,但是在形勢不好的時候 ( 比如現在 ) ,這個可是要人命的東西。別忘了銀行家總是在晴天借雨傘給你,而在下雨天要把雨傘收回 (sounds familiar?) 。

5 。這一步稍微複雜一點。我在計算內在價值時,同時計算一個 Potential Score 和 一個 Safety Score 。 Safety Score depends on

D/E ratio, profit margin, dividend payout, and earnings acceleration, etc. 這一 score 必須大於 50 ( 均值為 50) 。

經過這五步苛刻的篩選後,剩下的其實都沒有 300 支股票了,但我會把一些 major competitor 也加入 ( 以作比較 ) ,所以總共 300 餘。每年有些漲落,但不大。 這裏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反複 screening ,都是為了滿足第一原則 - 丈母娘原則。 在房地產裏,有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在股市裏,則是 safety, safety, safety 。

四 從 WatchList 到 Portfolio

經過上述反反複複計算和篩選後,剩下的任務就比較簡單了。一句話 "守株待兔" 。等什麽呢?等壞消息,等 lawsuit, 等突發事件,等 scandal, 等 overwhelming negative cover story....

正常情況下, 30+% discount 的股票還是不多的, 但是在 negative cover story 滿天下或突發事件下,機會還是會 knock your door 地 , 比如 99 年時的 MO , 911 後的 GS ....

等discount >40% 時,我就會考慮逐步買進。這時 ( 或更早些 ) ,就得潛心閱讀最近一季度的 10-Q 和過去 3 年的 10-K ( 如果以前讀過,再讀一遍!) 。

另外,我還會參考以下情況作 final screening:

1. 同等情況下或同一個 group ,我會選 D/E ratio 最低的, market cap 最高的。

2. 基本上我尋找的是 temporarily knocked-downs (by external force), 不是 turnarounds. 牛人如 Buffett 都不能 turnaround Berkshire Hathaway Mill 而於 85 年不得不關閉其 textile business 。九十年代初的 IBM 是 rare exception 。當然 turnarounds 一般不會 pass ROE>15% and profit margin >8% 來到這一級。

3 。有 scandal 風暴時,不選風暴中心的 ( 因為它可能真有問題 ) ,而選風暴外圍的,被風暴掃到的 victims ( 尤其是 later stage). 階級鬥爭總是擴大化 - 這方麵我們最熟悉了。抓 AB 團,抓著抓著,就到處都是 AB 團了。。。在 Enron scandal 案發時, Enron, WorldCom 無疑是風暴中心,但後期就擴大化了 - FNM and AIG 就是 good examples ( 我買了 AIG ,但 miss 了 FNM) 。至於後來的 Sarbanes-Oxley 法案又矯枉過正了 ( 特別是 section 404) ,對小公司造成了沉重的負擔,以至於國會又得考慮修正案。

五 製定紀律,嚴格執行

選對了股票,也買對了股票,但還可能虧錢。為什麽?沒有 self-discipline. 經過多年正反兩方麵的教訓,我給自己立了以下紀律:

1 。 任何股票,不管盈虧,至少持有 2 年。因為得持有 2 年以上,買入時,會格外小心。也因為至少持有 2 年,不會過早賣掉。

2 。寧可錯過三千,也不追趕一個。每支股票都必須經曆 database, WatchList, portfolio 三部曲。 No exceptions.

再申明本文隻是個人投資心得,不是投資建議。如果你因此文虧了錢,我概不負責;如果賺了錢,我很高興,但不用感謝我 ( 都是您自己英明 )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