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色股香

博客內容大多數收集於網上,如有版權之糾紛,敬請告知。
正文

學習百萬富翁的理財習慣(zt)

(2007-02-19 19:59:01) 下一個
2004-5-20

財富是多數人的生活目標。我們努力工作、小心投資、參考別人的成功途徑,汲汲營營不外乎就是要能夠累積財富,建立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但致富之道很多,那一條才是我們該借鏡的?如果用經典的百萬元作為富有的界線(盡管有些達到此一標準的人士根本就不覺得自己屬於富裕一族),全國約有七百萬個富有人士;他們個自都有一個曲折的成功故事。

有些人有幸在一家成長快速的公司工作,沒有身居要職也能擁百萬的財富。

有些人幸運的從股市上賺了大錢。過去十年美國股市創造了無數的富翁富婆;今年秋天Google上市的那一刻又將製造大約一千名資產百萬的人士。

有些人買房子安家立業,長時間後不知不覺的就成了百萬富翁。如果你十五年前有幸在舊金山東灣佛利蒙那片「荒郊野外」花30萬買下一棟房屋,今天你也能有百萬的財富。

不過,這些我們最常聽到的成功故事往往並非最有參考價值。會吸引媒體的多半是特例,因此不會是適合多數人的致富公式。公司企業成千上萬,誰知道往後哪家能有最大發展?美國又能有幾個矽穀能製造寸土寸金的房地產?

那麽,怎樣才是多數人可以借鏡的可靠致富途徑?休士頓一家財務顧問公司最近訪問了一千多位百萬資產人士,了解他們的生活細節;該項訪問發現了許多百萬富翁共同的特徵,相當值得大家參考。其中有些是老生常談,有些則是新發現。

調查發現,百萬富翁們:

◎至少買一棟自己住的房子。雖然股市的長期平均回報略大於房地產,每一位投資人還是應該在適當的時機買下一棟自己住的房子。

買房子不但是一種強迫儲蓄,也是一種優良的投資,還是生活品質的提升,一舉數得。當你買了房子,嚴格的每月償還貸款規定將保證你每個月省出那麽多錢來。在你的貸款償清之日,你已經儲蓄了當初買房時房子的價值;而且房價的上漲很可能已經為你帶來了可觀的資本增值。

◎百萬富翁們的財產多半不是「省」出來的,不是「賺」出來的,更不是「花」出來的。

出收入隻是財富累積公式的一半,另一半是支出;隻要量入為出,讓支出小於收入,就能累積財富。許多百萬富翁並沒有驚人收入,但是他們能夠控製支出,結合夫妻兩份收入同樣致富。收入高再加上精打細算,則可以讓累積財富的速度更快。

最需要避免的是用花錢來堆砌有錢人的感覺。用百萬富翁的方式花錢會讓人感覺好像是百萬富翁,但是當最後一分錢花掉甚至最後一分信用用盡時,將比一位普通人更慘。

有多少錢,過多少錢的日子,不必跟其他任何人比較。一步一步紮實的邁向財務目標。

◎百萬富翁們喜歡購買品質優異的二手車。這個出人意表的發現,體現的其實是很基本的一個個人理財原則:盡量尋求價值。

受訪者評論說,三年新的淩誌二手車,其品質、可靠度、和價錢都與一輛全新豐田Camery差不多,但是給人的感受可大不一樣。選擇前者可以花同樣的錢得到更多的享受。

遵循這個消費原則,長時間下來將讓你用同樣的花費享受更高的生活品質;或是維持同養的生活品質而增加儲蓄。

◎投資也好,儲蓄也好,百萬富翁們都是及早開始。

很多百萬富翁們談到在他們的年輕時代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們嚐到了理財致富的甜頭,從此開始了儲蓄投資,並在時間的幫助下倍數進步。

如果你還沒有開始注意、計畫、並管理自己的財務,請馬上開始。如果你能夠及早培養子女的儲蓄理財意識,這將是你所能夠給他們的最好禮物。

◎晉入百萬身價的平均年齡是50歲。在網路時代的今天,這個數字似乎應該是30才對;但統計證明好事必須多磨。

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很多人犯了操之過急的毛病,想要一步登天。當我們看到某些人幸運的在某個成功股票上大賺一筆,往往希望能夠是下一個幸運者,殊不知運氣不是排隊就可以得到的。

投資上操之過急,就容易擔負過大風險。擔負過大投資風險,就可能在一次的股市風暴-而我們知道股市風暴一定會周而複始的發生-中全軍覆沒。

按部就班的來;不要羨幕別人的運氣。這個發現給我們大家一個理財路上的中肯裏程碑。

◎百萬富翁們絕不欠信用卡債務。信用卡債務跟高利貸沒什麽兩樣,都是趁火打劫,趁一個人財務困難的時候剝削他。百萬富翁們當然沒有需要拖欠信用卡的債務;這個發現給非百萬富翁的意義是,如果欠下信用卡債務,絕對成不了百萬富翁。

◎百萬富翁們絕不放棄參與任何退休計畫的機會。公司退休計畫是政府設計來鼓勵民眾為退休儲蓄的,所有的退休計畫都有稅務優待。不幸,退休計畫的繁雜規定讓許多人望之卻步,因而錯過了這個可以幫助達到財務目標的重要工具。

我們可以把退休計畫的行動方案濃縮成簡單的一步:隻要你有資格參加的退休計畫,就最大限度的參加。其他的技術性問題都可以有專人代理,但是隻有你才能做出參加的決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