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寶寶是我們童年的小夥伴,每個小孩都有養蠶寶寶的經曆。每年春季,哥哥都會將蠶寶寶的卵小心翼翼地裝在火柴盒裏,然後放在貼胸的口袋裏,用體溫去孵化蠶寶寶卵。
有一天,悲劇發生了,哥哥哭喪著臉從廁所出來,悲憤地宣布他的蠶寶寶卵不小心掉進了馬桶,大家聽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夠之後還假惺惺地安慰他一番。傷心過後,哥哥從同學那裏討來蠶寶寶卵繼續孵化。。。。。。
蠶寶寶剛孵化出來是黑黑的小毛蟲,我們喂它們吃最嫩的桑葉。每七天蠶寶寶就會進入"休眠"的狀態,休眠後會脫一層皮。每次脫皮後它們的個頭就大了許多,食量也增加。晚上睡覺前我們為他們鋪滿桑葉,第二天早上桑葉隻剩下莖杆了, 這就是所謂的"蠶食"吧!
經過四次"休眠",蠶寶寶的身體會變透明,我們知道蠶寶寶開始"上山"吐絲結繭了。大多數繭是白色的,偶爾也有黃色的。結繭後蠶寶寶從蟲體變成了蛹,之後又蛻變成為蛾子,這時哥哥會準備草紙讓破繭而出的蛾子在上麵產卵,這樣就完成了一年一度的養蠶周期。
養蠶雖然很有趣,但是采桑葉卻是一件頭痛的事。我們要走到十多裏路以外的郊區采桑葉,好不容易采回桑葉,又沒有冰箱保鮮,隻好用濕毛巾包著,三天後桑葉就開始變黑,有時候實在采不到桑葉,就用萵筍葉應急,但是會引起蠶寶寶拉肚子。麵對采桑葉的艱難,我們總是夢想遍地都是桑樹該多好!
來到北美發現這裏有太多的桑樹,當我們有了第一個房子,我種了四棵桑樹來圓小時候的夢想,"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可惜這裏的孩子沒有養蠶寶寶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