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理財 原創文集

富裕自己,造福他人。 讓自己開心,讓身邊的每個人開心。
個人資料
BayFamil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滿江紅》與嶽飛

(2023-01-28 09:46:19) 下一個

《滿江紅》是否嶽飛所作

By Bayfamily

 

小學的時候聽嶽飛傳,中學的時候讀《滿江紅》,感覺這是宋詞裏寫的最好的了。因為年輕的時候對那些風花雪月的詞並不理解。讀滿江紅有讀武俠小說的感覺。

 

 

後來又聽說《滿江紅》可能不是嶽飛寫的,是明代人寫的,又有些失落。今天互聯網發達了,忍不住自己上網考據一下。

滿江紅現代版。(版本4)

 

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我想這首詞寫的好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用典很少,所以每句話都看得明白。二2對於背後的故事,人們非常細節,細節處非常熟悉。尤其是嶽飛蒙受的冤屈。你感覺這首詞像是他臨刑前寫出來的。人受刑而死之前寫出來的絕命詩往往豪邁。比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比如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甚至再比如汪精衛的“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有人用統計學方法衡量宋詞的影響力和經典性,在《唐宋詞的定量分析》判定嶽飛的《滿江紅·怒發衝冠》在宋詞的經典性排行中居於第二位,這一排名是當代形成的。 在宋代沒有排名,在清代排名50。 可能是和《嶽飛傳》在民間流行有關的。《說嶽全傳》是在清初乾隆年間最終定稿,之前在宋、元、明代民間流傳著各種雜亂的版本。

 

所以一首詞能夠流行是要靠合力。比如《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 如果隻是楊慎之作,可能當今沒有多少人知道,但是放在三國演義,這樣宏大的故事前麵就會讀完,讓人有蕩氣回腸的感覺。

 

質疑《滿江紅》是否是嶽飛寫的,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這首詞是在明代才出現,而在宋代沒有人提到。 嶽飛死後, 他的孫子嶽珂花了很大的力氣去收集整理嶽飛的文稿,收錄在《金陀粹編》,而這個文集裏麵沒有滿江紅。

 

第二個原因是賀蘭山闕。在宋代抗金的主要方向應該是東北方向。嶽飛作為主要抗金將領,不會犯這樣的常識性錯誤,而賀蘭山是西夏國的。

 

第三個原因是這首詞的整體感覺,像是後人去描述嶽飛,或者是嶽飛臨刑前寫的。這顯然不尊重曆史,因為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嶽飛應該不知道自己會被冤死。也無法知道自己的一生最終會怎樣。所以更可能是後人看到嶽飛的身世經曆,感慨之後寫下的。

 

質疑聲始源於20世紀30年代。那個時候民國學者開始流行考據曆史上的一些公案。《滿江紅》首當其衝受到質疑,漸漸越來越多人不相信《滿江紅》是嶽飛寫的,有人甚至認為是明代的於謙寫的。

 

事情得到一些轉機是到1986年。1986年浙江省文物工作者在江山縣發現了一部《須江郎峰祝氏族譜》,當中記錄了一首嶽飛所作,題為《滿江紅·與祝允哲述懷》的詞,而祝允哲曾與嶽飛一起抗金,在嶽飛入獄後更是上奏《乞保良將疏》,可見兩人關係密切。在族譜裏。有一張是記錄族譜人物寫下的主要的詩詞。其中有嶽飛和祝允哲互贈的詩詞。 整理如下。(版本1

 

嶽飛《滿江紅.與祝允哲述懷》

怒發衝冠,想當日、身親行列。實能是、南征北戰,軍聲激烈。百裏山河歸掌握,一統士卒搗巢穴。莫等閑、白了少年頭,勵臣節。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金城門闕。本欲饑餐胡虜肉,常懷渴飲匈奴血。偕君行、依舊奠家邦,解鬱結。

 

祝允哲《和嶽元帥述懷》

仗爾雄威,鼓勁氣、震驚胡羯。披金甲、鷹揚虎奮,耿忠炳節。五國城中迎二帝,雁門關外捉金兀。恨我生、手無縛雞力,徒勞說。

傷往事,心難歇;念異日,情應竭。握神矛,闖入賀蘭山窟。萬世功名歸河漢,半生心誌付雲月。望將軍、掃蕩登金鑾,朝天闕。

 

按理說這是嶽飛寫這首詞的鐵證了。當然也有人質疑族譜的準確性。因為雖然族譜從唐代一直到民國,綿延了上千年,可是很多部分是後人去修訂增補的。包括宋代這本族譜,並不是宋代白紙黑字寫上去的,而是後人在明清時期增添上去的。人們寫族譜的時候總是喜歡攀附一下。把自己的老祖宗寫的光輝偉大。所以不能完全排除是後人作假。


 

到了互聯網時代,人們又找到在元人雜劇的《嶽飛破虜東窗記》第三折中有《女冠子》一詞, (版本2

 

“怒發衝冠,丹心貫日,仰天懷抱激烈。功成汗馬,枕戈眠月。殺金酋伏首,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言愁絕,待把山河重整,那時朝金闕。”

 

今天流行的現在版《滿江紅》,可以找到來源是明朝天順二年,即1458年的碑刻,地點在河南湯陰嶽王廟,湯陰廟版《滿江紅》全文為 ,版本(3):

 

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金闕 。”


 

有了這些材料,我感覺這個作品的創作過程還是清楚的。我不太相信,在修訂明代和清代修訂族譜的時候,後人去偽造這兩首詞。因為在明代的時候,《滿江紅》並不像現在那麽有名。沒有必要去偽造一首詞。吹牛一般也就是頭銜上做做手腳。 修訂族譜,上千年的曆史,沒有必要在一個祖宗人物上做這麽大的手腳。在清代的時候,避嫌女真人還來不及。

 

或者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我們是明代的那個作假的人。為了臉上貼金,非要給自己老祖宗和嶽飛搞到密切一些。你是會直接把明代的《滿江紅》抄上去,還是拆分成兩首詩詞對話一樣寫上去。因為在明代的時候,還沒出現那些民國的學者質疑《滿江紅》是誰寫的呢。沒人懷疑滿江紅是嶽飛所作。我傾向作假的人會直接抄上湯陰廟版,版本3的《滿江紅》。

 

當然最靠譜的還是如果能夠找到族譜,宋代的原本。做碳14的鑒定,那就是真正的鐵證如山了。可是族譜裏隻有明清兩代的抄本和印刷本,之前的宋代原本早已遺失,所以無法做到100%的斷定。

 

我們隻能大概猜測一下這首詞創作的脈絡。這首詞從版本1,2,3,到4的自然演化。最初可能是來自於嶽飛和祝允哲之間的信件之上。 一般寫詩的人,一段精彩的內容會被反複使用。嶽飛可能在其他地方用過類似的文字,比如和其他人的書信,或者和其他地方的詩詞題記,或者士兵的鼓舞口號。 嶽珂在收錄嶽飛文集的時候,已經是嶽飛喊冤去世幾十年後了。這期間,大部分人可能毀掉了和嶽飛有關的一切東西,所以遺失很正常。

 

雖然沒有被文字形式收入《金陀粹編》,但是這首詞的基本內容還是各種題材和形式在民間流轉。甚至可能是軍隊中用的口號和標語,也未可知。到了元代的時候,有人用了這首詞的一部分寫入了元代的雜劇裏。到明代再有人繼續整理加工,不斷變化,所以越往後整理,越像是嶽飛死後的一生的評價之詞。因為每個整理之人都是抱著上帝視角在寫。

 

嶽飛最早的原版詞並沒有感覺是終其一生的評價,更像是真實的平時書信來往。《說嶽全傳》是根據明代的很多散亂嶽飛故事的版本整合的。我感覺這些民間故事的腳本,可能是《滿江紅》不斷演繹的媒體。

 

古人創作的大部分詩詞都淹沒在曆史的廢墟中了。唐代有人評價李白的《鴻猷文》特別偉大,如果司馬相如和揚雄泉下有知,都得說一聲服。但《鴻猷文》今天的人沒有看到過,大概率是永遠不見了。《春江花月夜》張若虛,這麽偉大的詩人,但留傳到今天,隻有兩首。可見文字的保留和傳承有多難

 

嶽飛的《滿江紅》通過在口口相傳,在宋代元代各種民間段子裏生存的。不斷被人編輯演繹。最後終成為今天我們看到滿江紅的樣子。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嶽飛本身的故事精彩。沒有這個精彩的故事,可能沒有民間傳抄和演繹的基礎。

 

保存文字很重要,在你看來特別無關輕重的一些紙片,一些信息在後來可能都會是非常重要的曆史文獻。文字是最有效的保存信息的方式了。占用儲存空間很小,但是文字的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請不要輕易毀掉任何一點文字。你永遠不知道它們未來有什麽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