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邁向一億美元的旅程第四年 2021貝版投資總結》
如何賺錢
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世間,大部分人每天忙碌的事情也都是在為了賺錢,可是很多人忙碌了一生不得其法。為什麽自己會終身勤勞,但是長期陷於貧困?於是感歎道“辛苦不賺錢,賺錢不辛苦”。或者,有的人一下子有錢了,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麽。
讓我來簡單的梳理一下,總體來說,賺錢有四種方式,一種比一種來錢快。
“掙錢”就是出賣自己的勞動時間換取財富。掙,提手旁代表我們需要動手,就是指通過勞動或提供某一種服務或生產某種商品,出賣自己的勞動時間獲得財富。
比如你是牙醫,幫患者拔一顆牙,別人會為你的勞動付出時間和金錢補償;再比如你是一個建築工人,你蓋了房子,別人給你工資,為你付出的勞動時間買單。如果你靠出賣勞動時間“掙錢”,你最好選擇勞動時間最昂貴的地方出賣自己的時間。比如一個建築工人,做同樣的事情,在非洲、中國、美國的小時收入很不一樣,同樣一個碼工,在不同的軟件公司的收入也會不一樣。
靠出賣勞動時間“掙錢”,是9成以上的工作者獲得財富的方式,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一生的掙錢能力停步於此。
量化與非量化
靠出賣勞動時間獲得財富又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可以scale的,另一種是不可以scale的, 就是可以量化放大的和不可以量化放大的。
比如你是一個手藝高超的牙醫,別人拔牙換取報酬,你最多一天能掙24小時的錢,也就是把你24小時所有的勞動全部出售;再比如說你是武藝超群的碼工,能言善辯的律師,最多能承受996不間歇的勞動,無論你在穀歌、臉書還是那些大樓裏麵的律師事務所。這些工作也許收入比較高,看上去鮮光亮麗,但是因為他沒有辦法量化放大,所以收入極限也就是靠你付出全部的勞動時間,本質上和建築工地上搬磚頭的工人沒有什麽區別。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可以放大量化的,最常見的量化放大方法就是管人。如果你是一個部門的經理,雖然你也在出賣自己的勞動時間,可是你的勞動時間產生的效益,是可以被量化放大的,這取決於你到底管多少人,他們的產出如何。
智人直接管理的極限能力大約在1000人左右,這是我們在漫長的部落時代進化過程中決定下來的。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在原始的部落,我們最多也就能接觸這麽多人,再多的人,腦容量受限,記不住他們的名字和麵容。
當你管1000人的時候,你付出同樣的勞動時間,就可以潛在地獲得1000倍的勞動收益。當然你還可以通過層級的方式管理更多的人。這也就是很多人熱衷與爬corporate ladder的原因,如果你下麵管了四五層的人,你的“掙錢”能力也會幾何級數一樣增加。當然級數越多,難度越高,劉邦說他隻能管十萬人,而韓信帶兵卻多多益善。
但是隻要你在公司企業裏,無論你管再多的人,直接還是間接,本質是其實都是在出賣自己的勞動時間去“掙錢”。隻要是你單位勞動時間創造出來的財富,幾何比例是一樣的。
“炒錢”就是在流通領域掙錢。簡單一句話,就是低買高賣。我叫它“炒錢”— 用資本掙錢。也就是說,一個商品你用一塊錢買進,用兩塊錢賣出,你就掙了一塊錢。
這個商品可以是任何一種實物,也可以是虛擬的。買賣可以是本地,也可以是異地,可以是同時,也可以是延時。比如傳統茶商,會用一塊錢批發買入茶葉,然後用兩塊錢零售賣出,再比如股票,100塊錢買進特拉斯股票,500塊賣出,這個掙錢方法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這種掙錢方法的好處是可以無限量化放大的。比如,你買一個股票和買1萬個股票,付出的勞動時間是一樣的多,可是獲得的收益卻是1萬倍。當然,如果處理的是實物商品,這多多少少會占用你的時間。比如你搬運一斤茶葉和搬運1萬斤茶葉,付出的勞動時間是不一樣的。
當今社會,在流通領域製造的財富,大約是生產領域製造的財富3-5倍左右的樣子。比如你明天去Costco買一把牙刷,一把椅子, 這個牙刷和椅子的生產成本通常是售價成本的1/5-1/3左右。其他的錢都被流通領域賺走了;再比如,穀歌的股票上市的時候是80美元一股,現在是2000多美元一股。 大部分的錢也都在股票的流通領域被賺走了。 不管中國還是美國,第一、第二產業合在一起也不如第三產業的規模大,可見更多的錢在流通領域被賺走。
在流通領域掙錢最多的始祖莫過於巴菲特了。可以說,他沒有參與過任何一種具體的生產,或者沒有去創造任何一個實體的公司。他所有的財富都來自於低買高賣。我把這類賺錢的方式叫做“炒錢”。
顧名思義,“搶錢”就是把別人口袋裏的錢搶到自己口袋裏。 當然,若是你拿槍頂著別人的腦袋,通過暴力的方法“搶錢”,是比較笨的方法,也是犯法的,我不建議這樣去搶錢。
其實“搶錢”最有效的辦法是和平地“搶錢”。
想掙錢的小夥伴們,可以想一想,世上的錢都在哪裏?錢在哪裏我們自然應該去哪裏,才能得到錢。強盜和小偷都知道,錢在銀行裏,所以要想掙錢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搶銀行。你當然知道錢在銀行,不然你的智商連強盜和小偷都不如。那麽,既然錢都在銀行,那你為啥每天忙著去辦公室掙錢呢?
小偷走的是後門,其實我們可以名正言順的走到銀行前門,登堂入室地去“搶錢”,而且還會收到禮貌的問候和體貼的服務。
最常見“搶錢”方式就是通過房子貸款。比如按照我說的勤快人理財法,采用滾雪球的方式進行房地產投資。當你買入第一個房子漲價之後,你把Equity再貸款出來購買第2個房子,等房價再漲之後再貸款出來購買第3個房子,如此循環既往。
最終你可能會擁有很大一筆財富,可是這些財富是從哪裏來的呢?其實本質上是從銀行那裏“搶”來的。房子隻是你和銀行玩“搶錢”遊戲的籌碼,簽署貸款合同隻是你和銀行玩遊戲的方式,你掙的每一分錢都是銀行給你的錢。
在中國的企業界有一個常見現象就是“如果你天天往銀行跑,你的企業就是掙錢的。”如果你與銀行完全不打交道,你的企業十有八九是不掙錢的。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最掙錢的行業莫過於房地產行業。你看潘石屹、王石這些大佬,動則就擁有數千億上萬億的財富。這些財富從哪裏來的?其實都是從銀行那裏來的,沒有銀行,他們借雞生蛋的遊戲根本玩不下去。
你通過各種抵押,低息的方式把銀行的錢拿到你的手裏,本質上就是搶錢。房子還是那個房子,然而你通過合法的方式,讓銀行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給你錢。
政府也有各種搶錢的手法。通過稅收把財富從別人的口袋轉到自己的口袋裏。當然這樣的方式,很容易被看穿,所以人們想出各種辦法避稅。其實政府還有很多其他的搶錢方式。比如很多省市,一半左右的財政收入都來自於土地出售。而土地出售市場如果放開的話,壓根兒土地就不應該那麽貴,房價也不應該那麽高,但是政府通過壟斷土地的一級市場,可以明目張膽的從別人口袋裏搶錢過來。當然被搶的人並不會覺得難過,看看大家爭著搖號購房就知道了,因為買到就是賺到。對土地一級市場的壟斷,和古代對鹽鐵的專賣是一樣的。鹽在今天看來是一個特別不值錢,稀鬆平常的東西。可是曾經,鹽商很賺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國家壟斷造成的。國家也好公司也好,花樣翻新,各種壟斷行為本質上都是為了搶錢。
所以“大盜居廟堂,小盜斬於市”。既然都是為了搶錢,方法不同,就會有很大的差距。對我們小老百姓來說,最好的“搶錢”方式就是利用房產,通過銀行申請貸款,利用房地產投資的四重魔力來“搶錢”。
“造錢”就是通過製造共識來賺錢。在我寫的《2020年的投資總結》裏,我揭示了財富的本質。我們大部分的財富都是虛擬財富,而這些虛擬財富幾乎都是通過製造共識現象而產生的。
比如藝術品就屬於共識現象的一種。大部分拍賣行裏賣的藝術品價格遠遠超過生產者付出的勞動時間,因為形成了共識,讓藝術品變得值錢。一個明星的簽名照、一件球星穿過的衣服,能坐地起價,本質上都是靠共識製造的價值。
製造共識自然也是最快的掙錢方法。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如果還活在世上的話,他現在也是最富有的人之一。
創立公司,發行股票也是製造共識財富的其中一種方式。任何一個理智清醒的人都不會相信特斯拉將來能夠通過分紅的方式贖回今天所有的市值,但是特斯拉的股票現在的價值,是因為大家形成了共識。
個人可以創造共識,公司也可以。 鑽石本來是不值錢的東西,但是那一句“愛情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的經典廣告,讓鑽石的價值被憑空捏造出來。
通過共識來掙錢,最有效的莫過於各國政府的央行了。本質上,任何一種法幣和廢紙都沒什麽區別,但是政府通過樹立的公信力,將法幣“包裝”,讓人們形成了共識,認為那些花花綠綠的紙張是有價值的。如果所有人都認為它值錢,它就能夠產生價值。今天流通在市場上的人民幣總額是200萬億,流通在全世界市場的美元是2萬億,這些財富都是憑空從空氣中造出來的。
建立財富共識曆史最漫長、最持久的莫過於黃金了。人們建立黃金具有價值的認知曆史超過了5000年,未來即便有跨星係文明的出現,恐怕黃金也是硬通貨,因為黃金隻有在超新星爆炸的時候才能夠被製造出來。
作為普通人,想靠共識賺錢,最靠譜的方式莫過於免費或者低價地獲得股票和加密貨幣了。美國是個全民炒股的社會,因為股票的共識,可以通過創業、或者加入創業公司成為快速賺錢的途徑。
總結一下以上賺錢的辦法。最辛苦最不賺錢的方法就是出售勞動時間,可這似乎是大家最喜歡的一種方法,因為人們可以完全不用動腦子,不冒風險,不擔責任,人們甚至把出賣自己勞動時間變成一種習慣,似乎人們不出賣勞動時間,活的就不合主流,活著沒有意義。有的人如果一天出賣的勞動時間不足8個小時,還會渾身難過,生怕被社會拋棄。殊不知,人生的每一分鍾都是那麽彌足珍貴,逝去的每一天,再也不會回來。
最賺錢的方法是創造共識,但也是最難的,成功概率也偏低。“富貴險中求”基本就是這個道理。普通人要想更好地掙錢,需要明白這四種掙錢方式背後的道理。
比較穩妥的方式是用“掙錢”獲得穩定的生活來源,但是不要把自己時間和精力全部賣光,用“搶錢”和“炒錢”獲得長期的投資收益,用“造錢”來實現暴富。
選自《邁向一億美元的旅程第四年 2021貝版投資總結》
全文見: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3244/202202/27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