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肉泡饃的特點是料重味重,肉爛湯濃,香氣誘人,食後餘味無窮,又有暖胃之功能。牛羊肉泡饃是西安最有特色最有影響的食品。古稱“羊羹”,宋代蘇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羊肉泡饃的烹飪技術要求很嚴,煮肉的工藝也特別講究。其製作方法是:先將優質的牛羊肉洗切幹淨,煮時加蔥、薑、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爛,湯汁備用。饃,是一種白麵烤餅,吃時將其掰碎成黃豆般大小放入碗內,然後交廚師在碗裏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湯,並配以叢末、白菜絲、料酒、粉絲、鹽、味精等調料,單勺製作而成。牛羊肉泡饃的吃法也很獨特,有羊肉燴湯,即顧客自吃自泡:也有幹泡的,即將湯汁完全滲入饃內。吃完饃、肉,碗裏的湯也被喝完了。還有一種吃法叫“水圍城”,即寬湯大煮,把煮熟的饃、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圍以湯汁。這樣清湯味鮮,肉爛且香,饃韌入味。如果再佐以辣醬、糖蒜,別有一番風味。是一種難得的高級滋補佳品。西安的羊肉泡饃館很多,其中老字號有“老孫家”、“同盛祥”等較有名氣。
羊肉泡迄今已有百年曆史。傳說,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紀古代“牛羊羹”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西周時 曾將“牛羊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據《宋書》記載, 南北朝時,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獻上牛羊羹這一絕味,武帝競封為太官史,後又升為尚書光祿大夫。還有另一段風趣的傳說,當年大宋皇帝趙匡胤稱帝前受困於長安,終日過著忍饑挨餓的生活。某一日,窮困潦倒到懷裏隻剩下一個幹饃,正饑腸轆轆之間,路過一家買牛羊肉的小店,掌櫃見其可憐,遂將他的幹饃掰碎後用一勺肉湯在火上煮透。自然,餓壞了的他吃的是狼吞虎咽,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後來,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出巡長安,同文武大臣又來到這家小店,命店主做一碗牛羊肉泡饃。多年後他再食泡饃,仍感鮮美無比,勝過山珍海味,於是龍心大悅,當即給店主賞銀百兩。此事很快傳遍長安,來吃這種羊肉湯泡饃的人越來越多。由於生意興隆,店小二來不及給客人掰饃,於是改為客人自己掰饃,此法一直流傳至今。
以前老陝鄉親們一早睜眼便要忙於生計,頂著滿天星光吃一碗泡饃下肚,暖身長力氣,肚子裏實實在在,幹一天活都不餓。販夫走卒出遠門,懷裏都揣上幹糧,到了大車店小飯館的,叫碗便宜羊肉湯,然後從懷裏掏出一大饃,掰碎後泡湯吃,舒舒服服吃完就走。那帶了多日的幹糧越來越硬棒,就得花功夫細細地掰碎。這是鄉野的吃法。
如今人在國外,往日簡單的一頓午餐,也變得那樣遙不可及。每每想起這些家鄉美食,總是忍耐不住,於是憑借5分熱情,3分記憶,2分揣摩和滿心期待,打造一碗屬於自己的“張氏”羊肉泡。
原料:羊肉,蔥,薑,蒜,五香粉,鹽,粉絲,麵粉
過程:
1.羊肉,蔥,薑,蒜,五香粉,鹽,加水煮熟羊肉;
2.粉絲煮軟,控幹水;
3.麵粉加水,揉好,放在不加油的鍋裏,烙成八成熟的餅;
4.將餅掰成小塊,越小越好;
5.羊肉著熟後,撈出,放涼,切片
6.肉湯飄去浮末,待用
7.抄鍋放油燒熱,放蔥花,加肉湯
8.開後加饃
9.饃熟之後,加入羊肉就成了。
流程圖:
烙餅:
做好的餅子
做成圖
我還在裏麵加了香菇,木耳和黃花菜,有點像小炒了。
最後和辣醬,糖蒜一起吃,真是美味啊~~
再來一張自己種的香菜,放一點在碗裏。更香了
上桌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