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我和艾米不熟,隻拜讀過她的一部作品《三人行》;不過,我卻和她的一個鐵杆FANS很熟,這也是為什麽我能有幸來到文學城認識這位大名鼎鼎的艾米。
既然對人不熟,對文也隻讀了一篇,關於這篇評說,真的隻能是以文論文,偏頗狹隘之處,再所難免了。
老規矩,文人“叫罵”之前,還是要讚上一兩句的。能讓我這個非FANS在盛夏天兒,一口氣讀完她的76回書,艾米的文筆功底還是可見一斑的。文字相當流暢,每一回都很適當地留下懸念或伏筆,讓人讀得順暢,仿佛坐在順流而下的小舟上,雖然江邊風景寥寥,抵岸後又大失所望,但回首這一路行程,還不至於讓人痛心疾首地要跳江尋死。再加上之後又被鐵杆FANS強行灌輸了一堆艾米的種種之好,以及她的“筆錄”式,“真人真事”的作品特色,雖然有點“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說”的鬱悶,但捫心自問,也真是怪不得艾米什麽。
書歸正轉,再好的筆手也有敗筆之作,不管挨多少“板兒磚”,我還是不得不說,《三人行》真的不算是什麽上乘作品,除去鐵杆FANS不說,如果你屬於以下類型讀者,此作必讓你大失所望:
1) 把《三人行》當文學作品來讀。這可是犯了讀艾米作品的大忌!(--據某鐵杆FANS所說)。
這篇《三人行》實際是艾米轉述一個朋友的故事,又是一貼一貼間斷著完成的,所以從整體角度講,76回書中冗長而偏離中心之處不乏少數,我想要是好好斟酌,真當個文學作品處理,估計1/3篇幅可以節省下來。艾米的筆法流暢細膩,初涉未深的讀者會不知不覺就自以為在讀小說(我就是其中一個),可是讀到後來,發現被不重要而大肆渲染的細節連累以至於到了最中心最煽情之處也毫無感覺之時,才驚覺上當,可惜為時以晚。
2) 把《三人行》當愛情故事讀。按艾米後記裏說的,她這個《三人行》裏的人物都基本是三人三人一起的,而且不是靜態的,是動態的,究竟哪三人行,不是一成不變的。雖然愛情故事裏,很多都脫不了“三角”的構思格局,而且似乎有吃醋,有猜測,有誤會,有彷徨的愛情才更精彩。也許在這一點上,艾米的這個動態《三人行》可以滿足一些“愛情”讀者的口味(我自己也算一份),但是,一個故事三角多了,而且似乎需要渲染的人物多了,而作者又不注意對筆墨輕重的斟酌,最後隻能導致一些人物變化的很突兀,或者讓人感覺很不飽滿,又或者讓人感覺有很濃重的“操縱感”,好象是“導演讓你死,你就要死,導演讓你活你就要活”,這些負麵感覺很破壞“愛情”讀者的味覺,就好象夏天買了個大西瓜,一咬發現是個“沙瓤兒”的,很不解渴。
3) 把 〈〈三人行〉〉當真人真事讀。這個故事的真實與否,不得考證,也許有真,有虛構吧。但是如果你是屬於那種想在博客文學裏讀讀身邊真人真事,尋找共鳴和感動的那類讀者,我勸你也是要三思而後讀。因為這裏的故事,和人物,雖然他們的痛苦與徘徊,很具有真實性,再加上艾米的細膩心理活動描寫,使人有“感同身受”之錯覺,但是,由於太過“先入為主”的思想作祟,“好人就是好,怎麽做都是好,都是合理”,使得故事很沒有跌宕起伏感,唯一幾個小波瀾,也是“人工製造”似的,所以讀後,不會給人帶來太多收獲。
好了,就寫這麽多吧。辛辛苦苦寫了這些,隻為了自娛自樂,艾米莫怪,FANS莫打,天下太平矣。
等著看你寫的故事,一定也會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