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謎家柯國臻經典燈謎細賞析

(2007-03-04 03:12:08) 下一個
謎家柯國臻經典燈謎細賞析

--------------------------------------------------------------------------------
山西新聞網
來源: 進入論壇
時間:2007-02-16



  燈謎自春秋戰國萌芽,至宋代興盛,明清而普及,從來為文人名士所鍾愛。譬如蘇門的諸多學士皆精於此道。大家想必都曉得野傳裏秦觀的“園中花,化為灰,夕陽一點已西墜。相思淚,心已醉,空聽馬蹄歸,秋日殘紅螢火飛”,東坡聞之,始知其暗戀自家小妹(謎底是蘇)。精美的燈謎,或工巧典雅,或曲折別致,令人回味無窮。。

  此處轉貼當代燈謎藝術大師柯國臻(1931-2003)妙謎數十則。

  海棠開後落殘梅(字)淌
  〔注析〕在這條謎中,謎麵的“海”、“棠”二字係離合之母字,“海”字、“棠”字拆開(“開”)後,計得“氵”、“每”、“尚”、“木”四部。其中,“氵”與“尚”組成“淌”,“每”與“木”組成“梅”。題麵“落殘”,既可理解為從“海棠”裏凋落摧殘去一個“梅”字,更可理解為“海棠”若除開了假設的底字“淌”之後,落得一殘存的“梅”字。
  〔點評〕這是一則字謎創作中具有無上境界的通靈神品。就目前而言,麵上母字離合形扣住底字以後,餘部仍能成一字,並又巧妙地在麵上揭示而出者,於作者止此一謎而已,於謎壇亦僅此一例而已。本謎“外極其像,內極其意”(借用作者《燈下偶拾·製謎》語),兼有千思所得之“奇”與妙手偶得之“巧”,故能賞之清麗芊眠,誦之攡振金玉,味之齒頰留香!

  桃花潭水深千尺(成語)無與倫比
〔注析〕李白《贈汪倫》雲:“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為李白漫遊安徽涇縣時所作。汪倫,涇縣桃花潭人,常以美酒招待李白,二人情誼甚篤。謎底啟下相扣,將“倫比”之“倫”借作汪倫之名,意指桃花潭之千尺深水,也無法與汪倫對他的深情相比。

  情急無心垂釣鉤(字)靜
  〔注析〕“情急無心”別義指“情”、“急”二字除去“心(忄)”部,餘下為“青”、“芻”;“垂釣鉤”象形。底字“靜”,由“青”、“芻”與一活靈活現的豎釣鉤三部分組裝而成。

  九九數完魔滅盡(書名)八十一難經
  〔注析〕題麵采《西遊記》第九十九回目,意謂唐僧師徒一行,曆盡九九八十一次魔障災難,終於獲得正果。謎底為中醫古籍,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後世亦略稱《難經》、《八十一難經》。此書舊題戰國秦越人撰,共有八十章,以問答體裁解釋《黃帝內經》關於脈法、經絡等方麵的疑義。入謎乃將“八十一”映合“九九數”。作“災難”義,“經”則別解為“經過”。
  〔點評〕謎貴有精神,所謂“欲返不盡,相期與來,明漪絕底,奇花初胎”,所謂“生氣遠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誰與裁”,總在於取造化之文,為我之文也。

  風雨空中雁陣斜(字)佩
  〔注析〕題麵別義:“風”字、“雨”字空去其中間筆畫後,所餘為“幾”、“幣”。雁陣本作“人”字,傾斜之,當是“亻”。合“幾”、“幣”、“亻”三部,遂成底字“佩”。

  未意劉禪亡蜀國,何因孫皓喪吳都(唐詩)隻是近黃昏
  〔注析〕麵言三國末期之事,分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二回與一百二十回中。劉後主亡國,乃為溺愛中貴黃皓;吳末帝孫皓之喪吳都,是因寵信中常侍岑昏,故題麵發問“未意”、“何因”,謎底則作答雲:“隻是近‘黃’、‘昏’!”底詩見李商隱《登樂遊原》。
  〔點評〕謎麵出於作者杜撰,然句式之工整、意味之深遠,絲毫不遜於成句。多少興亡之事、盛衰之歎,悉凝結於此兩句之中。然而作者卻不發驚人之論,用意十分,下語三分,以蜀吳亡國喪都之事,詰問緣由,答案卻故意漫不經心,以“隻是”麵對,真可謂至煉之筆。“黃昏”一詞在借指人名的同時,又映襯謎意——帝王昏聵,溺於酒色,於是帝業亦如同西山日薄,庶幾黃昏之時了。
  此類神品,足可傳世!

  此間樂,不思蜀(紅樓夢人)長安守備之子
  〔注析〕《三國誌·蜀誌·後主禪傳》裴鬆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司馬文王,司馬昭。謎底人物亦作“長安守備公子”。今據題麵蜀漢後主劉禪之答語,將底頓讀如“長安守/備之子”。“備之子”,乃言劉禪是劉備之子;“長安守”,意猶長期安樂(禪降魏後亦被封為“安樂公”)而守於魏國,絕不思念故土。

  胡服(唐詩)身上衣裳口中食
  〔注析〕我國古代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服裝稱“胡服”。如戰國趙武靈王就曾“胡服騎射”,采用西方和北方民族的服飾,教人民學習騎射。“胡服”亦可別解:胡,疑問代詞“什麽、為什麽”;服,穿衣服也,或是吃、食用也(如“服藥”。一般隻限於服食藥物)。題麵問:什麽叫著“服”?謎底作答:身上著衣和口中進食叫著“服”。底詩見諸白居易《賣炭翁》:“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點評〕一箭雙雕,一石二鳥;自問自答,情趣盎然!

  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成語)讚美備至
  〔注析〕謎麵為襄陽屬邑新野縣人民讚頌劉備之歌辭,出《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文中。謎底別解“備至”為“劉備到此”之意。

  織杼半融讀書聲(字)紓
  〔注析〕“織杼半融”之雙關意為:“織”、“杼”二字拆開,各融合其半——此可得一“枳”字,一“紓”字。“讀書聲”別義猶:讀作“書”字之聲調。“枳”與“紓”中,“枳”讀如“隻”,不符“書”音,故排除;而“紓”正讀“書”字音,因此即是謎底之字。
〔點評〕領會謎麵,唧唧杼聲與琅琅書聲交織出一幅舊時男讀女織的生動圖景。僅此恬適優美之意境已頗足使人陶醉其中而散慮逍遙,何遑再論其謎技神乎其神、謎味諫果回甘乎?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諺語)英雄難過美人關
  〔注析〕唐·杜牧七絕《赤壁》雲:“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謎底據詩之末兩句,亦即題麵作兩段理解:“英雄難過”是謂若無東風之助,則赤壁無功,其後果將令大英雄周瑜特別心傷、無比難受——此“難過”已非“難以過去”之本義;“美人關”則指曹操滅亡東吳後,擄走美女大喬與小喬姐妹,關在銅雀台內——此“關”字亦不作“關口”釋,實為“關鎖”之義也。
〔點評〕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讀此謎,難免使人興“山高月小水茫茫,追歎前朝割據忙;南士無心迎魏武,東風有意便周郎”之幽歎。

  休教前約束奴心(電視劇名)女權
  〔注析〕麵句似言舊時女子欲罷除前之婚約而另擇佳配。其實取:教“休”字前半部“亻”裁約去,所餘之“木”,則捆束於“奴”字之中心部——恰成謎底“女權”也。

  與吾同伴入林間(木名)梧桐
  〔注析〕當題麵讀作“與吾同/伴入林間”時,會其義可指“吾”、“同”二字相伴進入“林”字之間;而謎底“梧桐”,恰是“吾”、“同”、“林”各部參差組成。

  似鏡、似梳、似弓、似鉤、似眉(商業用語)本月盈虧
  〔注析〕謎麵所述,係古人以物狀喻月之詞。“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李白《古朗月行》)此“似鏡”也;“殷勤一梳月,十裏伴還家。”(陸遊《遊山》)此“似梳”也;“初月如弓未上弦。”(唐·繆氏子《新月》)此“似弓”也;“坐見如鉤月。”(唐·顧況《望初月簡於吏部》)此“似鉤”也;“初魄似蛾眉。”(北周·王褒《詠月贈人詩》)此“似眉”也。謎底據此以作別解:本就是月亮由盈滿到虧缺(的過程)。其“盈虧”,非為盈虧互見,蓋麵上羅列之序,實為由圓滿漸次缺損也。

  池影疏梅景也虛(植物類苔)杉海
  〔注析〕“疏梅”別義,謂“梅”字疏散開,作“木”、“每”兩處。“池”、“影”二字中,虛化去“景”、“也”兩部分,餘為“氵”與“彡”。合“木”、“彡”、“氵”、“每”四部組成謎底“杉海”。
  〔點評〕擬麵得林和靖“疏影橫斜水清淺”句之風神韻致,扣底精謹洗練,渾化無跡。就中尤以“也”字之明為虛詞,暗作銷脫,如“白山隱隱峰無限”,於人不經意處最為惑人。

  不信中原不姓朱(文告用語)鄭重聲明
  〔注析〕民族英雄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洲至金陵》詩雲:“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末句為鄭氏對收回中原、光複大明的誓言,氣勢豪壯,雷霆萬鈞。謎底別解,以“鄭”謂詩作者鄭成功、“聲”釋“宣告”、“明”指大明國。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浙江山名二)四明莫幹
  〔注析〕《後漢書·楊震傳》載:楊震新任東萊太守,上任時,“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之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題麵即采自楊震語。今以“天”、“神”、“我”、“子(你)”皆知,釋謎底“四明”之意為“四者都明曉”;“莫幹”,則擬口語,猶“莫要幹這種事”也。

  水沒尾生猶抱柱(字)汁
  〔注析〕麵借“尾生抱柱”典故。據《莊子·盜蹠》載:“尾生與女子期於梁(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實取“水”為“氵”,“生”字尾部為“一”,“柱”象形作“|”。“氵”、“一”、“|”三部合成“汁”。

  要留清白在人間(化妝品·卷簾格)爽身粉
  〔注析〕明·於謙《石灰吟》雲:“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底依格倒卷為“粉身爽”,“粉身”直承題詩上句意,“爽”則謂豪爽磊落。
  〔點評〕一“爽”字力透紙背,神采飛揚!晉·陸機《文賦》:“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綿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彌廣,思按之而愈深。”此語亦正涵蓋、伸張了謎作者的創作動機、創作途徑和這類“言誌”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言其上下察也(明人)譚啟宗
  〔注析〕麵出《中庸》第十二章:“《詩》雲:‘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言其上下察也。”借之別義作:說它是“察”字的上下部位。底人名中,“譚”乃“言說”之義;“宗”字上部“宀”、下部“示”,正是“察”字之一上一下。“啟宗”,猶言“宀”與“示”上下一結合,便啟導“宗”字成立也。
  〔點評〕清·企杜氏《龍山燈虎》中載有以“宗”射四書句“言其上下察也”一謎。此作則師古而不泥古,繼承傳統而不為傳統所囿,大膽開拓,刻意求變,遂使舊的構思煥發了新的生命,誠可謂“謝朝華於已披,啟夕秀於未振”!

  山徑一彎帶雨痕(字)函
  〔注析〕題麵“山”字中一豎筆象形作路徑,“一彎”則如“了”;“雨”中四點,既是“雨”字之殘痕,複形似雨痕。引帶“雨痕”進入“徑”彎曲後的“山”字裏,乃成底“函”字。
〔點評〕山雨灑衣,空翠粘鬢;不豐而腴,不刻而雋;氣厚則蒼,神和乃潤;妙化既臻,匠心斯印。

  衝冠一怒為紅顏(《紅樓夢》人)吳貴之妻
  〔注析〕清·吳偉業長篇敘事詩《圓圓曲》中有“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之句。蓋吳三桂引清軍大舉入關,明為君親複仇,實為其愛妾陳圓圓被奪而泄憤。詩中“紅顏”即指圓圓。謎底“吳”借指吳三桂,“貴”作“貴重、特別看重”義釋,“之妻”猶言“他的妻小”。底人原為程偉元本《紅樓夢》中的小人物,是晴雯的表嫂,亦可稱“吳貴媳婦”、“吳貴妻”。
  〔點評〕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陂討源,雖幽必顯;詞旨調暢,不蔓不枝,非佳構而何?

  偏安一隅召歸師(字)嬪
  〔注析〕題句“偏安”,別義指“安”字上下兩部偏斜;“師”字換置義為“兵”,“召歸師”即是要召還一個“兵”字;此“兵”歸入何處呢?乃在偏斜後的“安”字之一隅——右下角疏落處,如此組成謎底“嬪”。

  客心還係灞橋頭(字)滌
  〔注析〕灞橋,一作“霸橋”,在今西安市之東十公裏處。《三輔黃圖·橋》:“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後唐人亦因循其風,又謂之“銷魂橋”。將謎麵“客”字之中心部“夂”,“灞”、“橋”之先頭部“氵”、“木”,相係在一起,即得底字“滌”。

  手可摘星辰(機械工具)輕便抓鬥
  〔注析〕宋·李頎《古今詩話》載:“楊文公(億),數歲不能言,一日家人抱登樓,忽觸其首,便能語。家人曰:‘既能言,可為詩乎?’曰:‘可。’遂吟《登樓》詩雲:‘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今人郭紹虞《宋詩話輯佚》卷上注此條雲:“《西清詩話》謂此乃李白詩,首二句為‘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與此少異。”故題麵句應判為宋人楊億幼時所吟。謎底“鬥”字別解作“星鬥”,以扣麵之“星辰”;又以麵之隨“手可摘”,見底“輕便抓”之意。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醫學名詞)臨床經驗
  〔注析〕麵出明·朱柏廬《治家格言》:“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今取謎底別解,“臨床”指夜晚上床休息之前,“經驗”則謂“經過點查、檢驗”。

  天街分象見奎光(古代科學家)一行
  〔注析〕天街,星名。《史記·天官書》:“畢、昴間為天街。”《正義》雲:“天街二星,在畢、昴間,主國界也。”奎光,指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為首的奎星之光。分象,猶言區分星象。西方七宿為:奎、婁、胃、昴、畢、觜、參。處於“昴”、“畢”間的“天街”離“奎”不遠,其“光”自然可見。由此知題麵撰述有據。謎則取題麵之別義相扣:從“天街”二字的筆畫中,分步拆光一個“奎”字後,正合謎底“一行”。亦即“天”去“奎”上部之“大”,餘“一”字;“街”去“奎”下部之“圭”,餘“行”字。
  〔點評〕二字詞匯類的底材,如以離合手法製成七言麵句,一是講究離與合於表義上一定穩含不露,在二層義上則清晰通透,毫不粘皮帶骨;二是講究煉字、煉句、煉意,字須帶雙關,句須見圓融,意須有別寓。似此謎,便是既能參透個中三昧、複能造就傳世精品。

  老子一氣化三清(作曲家名)聶耳
  〔注析〕麵係《封神演義》第七十七回目。“老子”即李耳,因以其名“耳”代之。據該回故事述:老子與通天教主會鬥於誅仙陣時,“把魚尾冠一推,隻見頂上三道氣出,化為三清”。此“三清”,乃指上清、玉清、太清三位天尊,連老子本元在內,共為四位,亦即四“耳”。謎底“聶耳”,析之也正是四個“耳”字。
  〔點評〕老子元道合一,才能無上神通;作者“恢萬裏而無閡,通億載而為津”,始可生此佳製!

  “淄水至,則汝殘矣”“淄水至,流子而去”(曆史名詞)土木之變
  〔注析〕《戰國策·齊策三》:“有土偶人與桃梗(桃木刻成的偶人)相與語。桃梗謂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謂捏製)子以為人,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殘則複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這段虛擬的土偶人與桃梗之對話,原是蘇秦借打比方而勸阻孟嚐君勿輕率入秦者。此亦見載於《戰國策·趙策一》及《史記·孟嚐君列傳》,然“桃梗”於彼處均直作“木偶人”也。謎底“土木之變”,本指明正統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役,今據麵語別解其意為:土偶、木偶都起了變故(被淄水衝殘毀壞)。

  雙鉤大戟飛刀劍,馬勃車前粵地黃(成語)草木皆兵
  〔注析〕謎麵兩句,係由六味中草藥名並聯而成。此中既有“草”本者,亦有“木”本者;且又借稱軍械車馬,隱含肅殺交兵之象。
  〔點評〕劉彥和《文心雕龍·總術》有雲:“若夫善弈之文,則術有恒數,按部整伍,以待情會,因時順機,動不失正。數逢其極,機入其巧,則義味騰躍而生,辭氣叢雜而至。”借之以言此謎之構思,不亦可乎!

  叉手旋成五首絕(字)擎
  〔注析〕麵之“叉手”,本為唐詩人溫庭筠事。據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載:溫庭筠“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才思豔麗,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兩手相拱曰叉)而八韻成”。於謎,“叉手”當暗示底字中必有一“手”字。“五首絕”,五首絕句也;絕句每首四句,五首計二十句,亦即“廿(艸)句文(攵)”,此恰可組裝一“敬”字。“旋成”則取別義,指“手”、“敬”兩部經旋合以成“擎”。

  沐李榮桃處處春(字)楞
  〔注析〕析底字為“四方木”或“木四方”,以之回應謎麵,可知“沐”、“李”、“榮”、“桃”四字中均有一“木”,且按或東西南北,或左右上下之“四方”位置而分居;“處處春”,則提示麵句前半段“沐李榮桃”中到處有“木”——此係以“春”借代“木”,本於《幼學瓊林·歲時》:“甲乙屬木,木則旺於春。”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字)姓
  〔注析〕魏文帝曹丕之《燕歌行》,寫女子懷念在遠方作客的丈夫,纏綿悱惻,是一篇言情名作。題麵即采自其詩的結尾兩句。今將底字拆為“女”、“牛”、“一”三部。“牽牛織女”別義作:牽來“牛”字,交織“女”字。“河梁”乃以物體狀摹為“一”。“爾”代指“姓”字中的“牛”與“女”兩部分,謂獨限於“一”之隔阻,隻落得“遙相望”也。
  〔點評〕此作迷離者不間,切實者不盡,廣大者不廓,精微者不僻,已把取前人詩句作麵的字謎發揮到了極致。

  禾(明人評點語)千載之下,猶可想見其人
  〔注析〕底文見諸明·李贄《焚書》卷五,原係李卓吾高度評價魏晉嵇康、阮籍之人品風骨為世所希之揄揚語。入謎實取句中“千”字、“人”字之形體筆畫。乃就麵一“禾”字作申說:若於“千”字之下載以字部,還當想見那個“人”字——“千”與“人”可組成“禾”字。這裏,“載”字須由名詞轉為動詞。
  〔點評〕“猶可想見”四字虛擬作者口吻,作憑空構架;然此等空中樓閣,卻是礎皆貼地,戶盡通天耳。想到空靈筆有神,每從遊戲得天真!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詞牌二)十六字令 滿江紅
  〔注析〕題麵為《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中孔明所開出的說是“便教都督氣順”的藥方,實亦是用火攻破曹之大計謀也。謎底據此連綴讀如“十六字/令滿江紅”,意猶:正是謎麵這十六個字,讓整個長江都被戰火燒得通紅。

  驕嘶過,沽酒樓前(圍棋名家)馬曉春
  〔注析〕麵出南宋淳熙太學生俞國寶詞《風入鬆·題酒肆》:“一春長費買花錢,日日醉湖邊。玉驄慣識湖邊路,驕嘶過,沽酒樓前。紅杏香中歌舞,綠楊影裏秋千。暖風十裏麗人天,花壓鬢雲偏。畫船載取春歸去,餘情在,湖水湖煙。明日再攜殘酒,來尋陌上花鈿。”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亦載:“一日,禦舟經斷橋,橋旁有小酒肆,頗雅潔,中飾素屏,書《風入鬆》一詞於上。光堯(按,指高宗趙構)駐目,稱賞久之,宣問何人所作,乃太學生俞國寶醉筆也。上笑曰:‘此詞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改定雲‘明日重扶殘醉’,則迥不同矣。即日命解謁(謂脫去布衣換上官服)雲。”今題麵即擷自其詞之上半闋。驕嘶而過者,玉驄“馬”也;為何驕嘶而過?因慣識湖邊路,知道酒樓位置,“曉”得近“春”便駐蹄也。“春”字,自唐人起即以之代稱酒,杜甫《撥悶》“聞道雲安曲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典雅》“玉壺買春”、李肇《國史補》 “酒則有……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均以春代酒。

  關河不可共相敘,分定三秦入漢中(字)漵
  〔注析〕題麵似說楚漢相爭之事,又似說光武西擊公遜述之事,其實卻是在反複演繹底字。上句“關河不可”意謂去“河”字之“可”部,餘“氵”;“共相敘”乃指“氵”相共一“敘”字,成“漵”。下句“分定三秦”猶言去“秦”字上部之“三”筆畫,餘“餘”;“入漢中”則作“餘”加入“漢”字中間解,此亦成“漵”。
  〔點評〕此作便置入《韻謎三百則》中,亦未必減色。妙在麵上兩句反複聲明謎底一字,細微密栗,窈窕而不犯,妥貼而不癡,且發古論勢,儼然史家筆墨!

  柯國臻(1931-2003),筆名微山,浙江溫州人,當代卓越的燈謎藝術大師。

  柯國臻出身貧寒,十六歲時,雖勤勉好學卻因家境拮據而被迫輟學,在碼頭當起搬運工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因其才華而得以進入溫州市工人文化宮工作,1956年擢為該宮主任,1978年調任溫州市圖書館館長。1992年退休後,忽患中風失語,偏癱臥床逾十載,2003年11月3日舍謎棄塵而去。

  柯氏少年聰慧機警,記憶力驚人,有過目不忘之天賦,故工餘自學之古典文學及曆史知識,供其筆下驅遣,綽有餘裕。他對地方曲藝素有研究,更是溫州鼓詞高產作家,長期擔任該市曲藝協會主席,寫有鼓詞詞本近百部,許多優秀詞本至今仍在溫州民間說唱不衰。文革浩劫,他被打成“走資派”,關進牛棚,受盡折磨,於此之際他卻乘機向難友詩人請教古典格律詩詞寫作之道。他的詩作效法盛唐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善於以流放的線條、雄健的筆力,勾勒祖國名山與大川,抒發人生感悟與誌向,下筆波瀾起伏、狀物情景交融,深受時人推崇,故他乍出牛棚、初離苦海,便發起成立“鹿城詩社”,並被公推為詩社社長。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不足以分散和幹擾他對燈謎的癡愛,他把鼓詞的通俗活潑、生動有趣,詩詞的典雅華美、含蓄凝練,與燈謎有機結合,創作出一則則耐人尋味、神采飛揚,可以藏之名山、流傳千古的燈謎佳作。同時,他把對於曲藝、詩詞的探討精神與研究方法悉數施之於謎,在燈謎理論上卓有建樹,成為當代謎壇首屈一指的大師級人物。

  柯氏與謎結緣,可追溯至他年少時對溫州民俗的摯愛。據他本人回憶,舊時溫州(永嘉縣)每年二月起,都舉行旨在設醮禳災的“攔街福”。在城內幾條主街及各大商號門前,除舉辦紮彩樓、舞龍獅、踩高蹺、放焰火等活動外,必懸燈猜謎,以助歡樂。未及弱冠的他,竟深深地為大人們猜出的一條條淺顯有趣的燈謎所傾倒。隨著年齡漸長,他認識了當地謎家曾子輝先生,便拜其為師,學習猜謎。1957年他已能夠製作燈謎,由於當地李章舜及蘭州馬嘯天等名家的悉心指點,南京張亞謨、陸滋源,廈門徐鴻基、徐賓鴻,汕頭胡寄雲、陳鎮權等謎家的耳提麵命,柯國臻的燈謎藝術修養迅速進入了新天地。1958年春,他在工人文化宮組織起業餘燈謎興趣小組,先後編印了《趣味燈謎》、《強弩》、《白鹿文虎》等謎冊供內部交流觀摩。1978年起,他創編了《鹿城謎苑》及個人作品期刊《微山謎話》--大量妙趣橫生的燈謎佳作與充滿獨特見解的謎學探討文章,從此源源不斷走出溫州,飛往全國,迅即震撼了改革開放後的華夏謎壇,影響當代燈謎創作長達二十年之久,並且還會繼續影響下去。

  柯國臻從了如指掌的燈謎發展史中,花費很大氣力認真探索前人作品的藝術規律,並結合自身創作經驗,先後在謎格、謎史、謎理、謎藝諸方麵爬羅剔抉、刮垢磨光,去蕪存菁、激濁揚清,總結出了許多極富前瞻性和創造性的理論見解。

  在謎格的遴選、歸納與創新方麵,他有感於民國韓英麟《增廣隱格釋例》中所列四百零七個謎格,嚴重地存在著異名同法、體類不分的現象,且大多繁雜空泛,鮮能切合實用,於是自1975年始,先以《漫談謎格》一文提出了立格原則及“格為謎用,格助謎話”的觀點,接著又依照謎底字的形音義變化,對舊有謎格進行了較為係統的篩選、刪除與合並,寫成《謎譜》一書,列格十大類,共九十五格。緊接著,他根據現代燈謎提倡“無格勝有格”的實際情況,並考慮到謎格具有變化謎底字序、字形之功能的因素,再對《謎譜》中的九十五格進行精簡改革,在他與吳仁泰、金甌合作編著,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燈謎知識》一書中,專章列出常用謎格四十個,並詳盡說明每一格的格名來源、用格規定及謎例,極大地方便了帶格燈謎的創作與猜射。柯國臻的這一富有民俗科學與理性色彩的改革舉措,受到了謎界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讚揚。
在謎史的發掘、整理與弘揚方麵,他發表了《燈與謎》、《燈謎小史》、《溫州謎事》、《小說中的隱語鉤沉》、《〈三國演義〉中的隱語》、《談隱語與謎語的區別》、《共同把“曹娥謎”扶上謎壇》等一係列文論,其中,當以《共同》一文最具思辯色彩,他在鑿實考察了曹娥碑題“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隱“絕妙好辭”故事誕生的起因並羅列曆代諸種相異說法後,詳加分析、剖解了曹娥謎的體格,最終提出了改之並為今用的良方。

  在謎理、謎藝方麵,柯國臻畢生致力最勤、論述最多。比如,為使雅麗工整、精雕細琢的北派謎與南宗謎能有一個明顯的區分範圍,他提出了“北派的創作方法是以字或字的結構為描繪對象”、“謎麵雖是七言協律詩句,但純用會意扣底的,不能算為北派謎”,他凝練出二十字的北派成謎特色:“七字一句,句有詩意,注重扣字,逐節分扣,巧嵌謎格”,這一尖新而不失精辟的“新北派”論斷,是他在批判地繼承民國謎家張鬱庭所創“八體三十八法”等舊北派理論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並使之更具綱領性和普及性的建樹。又如,他鑒於以會意為主的某些南宗謎,在麵和底的相互演繹過程中,出現斷字、斷詞相扣,令全謎整體肢解,喪失了連貫的句意(例如以“筆下超生”射西漢人名“毛延壽”),“縱然每字相扣十分緊切,也避免不了貌合神離、氣阻語塞之病,讀來毫不相幹”(柯氏語),因此就給這種謎命名為“斷句謎”,並告誡謎人盡量避免創作此類謎。再如,他較早地在《鹿城謎苑》上發起關於“別解”屬性問題的學術大討論,柯氏的主導意見是:凡謎底字序未亂、字形未變、詞根未脫,製者利用漢字一字多義和字有同音、象形的特點,對謎底中一字或幾字進行義、音、形別繹的,就叫做“別解”;他還認為:別解不是在每條謎中都能起作用的,也不一定“別解方成謎”,他主張:別解隻是眾多製謎法門中的一種,它起不到“謎的靈魂”的作用。此外,他著文對謎藝技巧中的諸如“形扣從寬”、“半露麵”、“倒吊”、“麵上加注”、“用典”等問題,明確闡述了自己的看法。由於他平生耿直,個性鮮明,且文筆犀利,毫無顧忌,故爾他的正確觀點尚可為人所默默接受,而一些似乎不夠成熟或涉及到具體作品的理論見解,迅速在謎壇上形成反對意見,甚至引起軒然大波。例如他對“別解”範疇和作用的界定,以及他的“斷句謎”論斷,就曾導致連續十年的“筆戰”,至今硝煙猶未因斯人已去而徹底散卻。

  柯國臻的燈謎理論既有微觀著眼,也有宏觀把握,這些閃耀著智慧的妙論主要體現在專著《中國燈謎知識》、《開啟謎宮的鑰匙》(後者為多人合著),以及他平日散寫的小品、評文之中。首先,他運用形式邏輯的原理和方法,以豐富的學識和實踐經驗,通過對作品的擘肌分理,歸納提煉出燈謎的定義、作用、詞類、結體、形式、規律等基本理論。他認為,謎底為本體,謎麵為喻體,燈謎創作是從聯想別象(即“二層義”)到示意虛象的創作思維過程。這是一個振聾發聵、前所未聞的學術突破;其次,他能夠熟練掌握並自覺運用中國古典文藝批評理論,繼承和發展了自清代中葉費源、清末民初張起南以來的燈謎美學傳統,以“燈下偶拾”這種三言兩語、短小精悍的藝術形式,精微地發抒了一係列燈謎創作審美觀點,諸如借鑒《詩人玉屑》、《滄浪詩話》、《閑情偶記》而論謎的“偷勢是暗偷,人不知為偷;竊意是明竊,伸手必被捉”、“路要寬,法要活;意不晦,語不琢”、“東施之貌未必醜於西施,止為效顰於人,遂蒙千古之誚”等語,猶如串串珠璣,靈光四射,深化了燈謎的內涵,升華了燈謎的品位,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
  在創作實踐上,柯國臻一生所製燈謎近萬則,大多膾炙人口、可堪傳世,其質量和水平百年謎壇鮮人能匹。他思維敏捷而才氣縱橫,性情曠放且談吐詼諧,加之自學有素,功底深厚,又能克紹先進、博采眾長,故於謎之各體各法爛熟於胸,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生新不已,極盡其妙。有人認為其謎之特色是“力求自然,注重工巧;崇尚典雅,不廢通俗”;有人推崇其謎“寫來委婉動情,詞圓韻轉,陽剛之中,不乏溫柔助潤,厚重之下,又以虛詞通氣”;也有人讚歎其謎作“如紅梅傲雪,如黃菊淩霜,流光溢彩,異味奇香;可入庶民百姓之陋室,可登學士九卿之大堂;時而令人啟顏捧腹,時而令人吐氣揚眉,時而令人驚奇拍案,時而令人欲醉貪杯”。

  我們認為,柯氏之謎如大羹玄酒,五味調和;似班香宋豔,各具風神。覽其工者,循規蹈矩,絲絲入扣;察其巧者,剔透玲瓏,別饒情趣;視其新者,池塘春草,曉日芙蕖;觀其奇者,絕壁危鬆,海市蜃樓。果然“譬如善馭良馬者,通衢廣陌,縱橫馳逐,唯意所之;至於水曲酙封,疾徐中節,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歐陽修《六一詩話》)。

  柯氏製謎,極善於在繼承傳統、借鑒他人的基礎上,獨出機杼、刻意創新。比如,前清作品中有以戲劇人物道白“千不是,萬不是,隻怪小生的不是”射孟子句“平旦之氣”者,他則略施妙手,而以“千不是,萬不是,隻怪為夫的不是”射成語“負荊請罪”,暗中挪動區區二字,在不經意間便將生旦之戀人關係轉為合法化之夫妻關係,實是脫古生新、古為今用的範例。又如,民國期間有以韓愈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射四書句“是愈疏也”一謎,他受此啟發,擬麵作“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而改射常用語“愈疏愈遠”,借後之“愈遠”一詞拓展了詩意,深化了內蘊,加重了謎味,真可謂師古而不泥古、改造舊謎化工入指。再如,遼寧謎家李東航有一佳謎:“城門失火”射菜肴名“燒帶魚”,他有感於浙東一帶不大做此菜肴,於是易其底為“帶魚糟”,將一個“糟”字由名詞變為形容詞,更可傳“殃”及池魚之神。由理論而實踐,由心儀至模仿,由借鑒到創新,柯國臻的製謎功夫實在達到了令人歎為觀止的地步。
  在柯氏的芸芸佳構中,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的字謎作品,以及以字謎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離合體二字詞匯謎。我們知道,字謎源頭雖來自南朝鮑照“井”字等三則燈謎,但發展至宋元,其水平亦止如王安石的“目字加兩點,不作貝字;貝字欠兩點,不作目字看”(射“賀”、“資”二字)而已。迨至清代中後葉及民國初年,始可見佚名之作“春雨連綿妻獨宿”射“一”字、“一枝斑管界棋枰”射“簫”字,以及張起南的“雲破月來花弄影”射“能”字、“雨餘山色渾如睡”射“雪”字、“竹外一枝斜更好”射“介”字等謎作,然其創作總量微不足道。至若以增損離合手法扣底二字詞匯之作,除偶見橐園氏之“細柳”、“吉月”二謎及趙鳳池《聊齋謎集》中有相合者外,更是鳳毛麟角。半個世紀之後,是柯國臻的“風雨空中雁陣斜”射“佩”字、“情急無心垂釣鉤”射“靜”字、“休教前約束奴心”射“女權”、“與吾同伴入林間”射“梧桐”,作為典範,率先倡導,才使得謎壇競相仿效,蔚成風氣,造就了當代燈謎以雅麗、工巧、機趣為崇尚,以字謎創作為主導,堪可超越古今、傲視群雄的審美特征。

  數十年來,柯國臻對於傳播謎藝和培養新人,亦滿懷熱忱,不遺餘力。他曾按照民間藝人風俗,正式開香堂收弟子,如今,其門牆桃李,遍及各地,樹樹爭榮,葉葉鬥豔。而得到其點撥、教誨者,受其燈謎學說與作品所影響者,更不可勝數。

  百年虎壇,留下了柯國臻深深的足跡。他的謎學造詣與貢獻正應了他額頭上的數道深深的印痕,其狀甚似虎,其人乃“虎王”。

作者:紫紫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