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西門子賄賂門升級 zt

(2007-02-02 17:59:48) 下一個



西門子賄賂門升級:CEO或將受進一步調查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時間:2006-11-28





  西門子賄賂門事件在法國和歐洲愈演愈烈。一周內,在多國檢察機關的追查下,始自20世紀90年代的德國西門子公司賄賂醜聞正被一層層地曝光。

  公司高層是否知情

  西門子公司發言人反駁了德國《焦點》雜誌的說法,稱公司董事長兼CEO克勞斯·克萊因菲爾德並未被德國檢察機關問訊,而且也沒有收到要求其作證的傳訊。慕尼黑檢察院則於上周日表示,對於目前西門子黑金醜聞的調查進展暫不透露。

  西門子公司內部反腐部門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與其職責不相稱的角色。據報道,檢察機關已得到西門子此前遭拘捕的員工供詞,其中的陳述中透露,公司反貪部門的兩名負責人很早知悉有關黑色賬戶一事,而且試圖對黑戶存在的事實加以掩蓋。西門子公司上周日對此回應,稱此說法缺乏依據。

  慕尼黑檢察機關宣布西門子公司至少有2億歐元流入了黑賬戶。這筆錢部分以現金形式被帶入奧地利,存入了那裏的秘密賬戶,並從那裏流向世界各地。迄今為止,共有6名西門子現任或前員工因涉嫌卷入腐敗案而被捕。在強大的壓力下,西門子公司首席執行官克萊因菲爾德的辦公室也遭到搜查,但警方稱克萊因菲爾德僅是“證人”而非“嫌疑人”。

  CEO壓力沉重

  德國有關媒體稱,西門子董事會事實上從2002年開始,就已經知道有關黑戶的存在。當時,西門子在奧地利所設黑戶麵臨暴露的危險,前文中提到的兩名負責人之一隨即進行內部通氣,要求采取另外的方式操作商業賄賂。而另一位負責人被認為在今年針對賄賂案緊鑼密鼓之際,敦促相關人員保持緘默。

  27日德國《商報》的說法是,被拘捕的一名西門子前職員已透露,他曾經將高達百萬歐元的海外傭金支出,並將此消息報告給當時的通訊部門負責人托馬斯·岡斯文德特。岡從2002年進入西門子公司董事會,並於2004年10月成為決策層成員。數月前,岡離開西門子。據悉,岡對采訪他的媒體表示,自己密切關注目前西門子公司的調查案,如果有需要,他會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

  慕尼黑檢察部門對西門子公司提出的指控相當嚴厲,包括欺騙、賄賂、洗錢以及在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等地的黑戶。

  盡管到目前為止,西門子公司堅持稱,黑戶事件屬於通訊部門(COM)的內部問題。而對於現任董事長克萊因菲爾德來說,他的處境頗為麻煩。

  《商報》消息稱,對於克萊因菲爾德的調查也有可能進一步。因為他本人從2004年開始直接監管的部門正是通訊部門COM,其工作重點又是公司在非洲、近東、俄羅斯以及獨聯體國家的業務。而其中的大部分地區被認為腐敗成風。

  事實上從已經曝光的事件中,上述地區正是黑金泛濫的重災區。而通訊部門的地區負責人岡更早在2004年年初就知悉流向尼日利亞以及另外兩個獨聯體國家的數百萬歐元的去向及用途。

  西門子目前正處多事之秋。首先是明基公司收購西門子公司手機業務,卻因故導致3000名西門子手機前員工的生計受威脅;董事長的漲薪計劃被迫擱置,而將這部分資金轉入為前員工設立的援助基金。

  此番慕尼黑當地檢察機關以及隨後希臘、意大利方麵將對西門子公司展開的調查,恐怕還隻是個風波的開篇。《商業周刊》的報道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西門子公司的股票正特別關注,西門子公司必須按照嚴格的規定,對公司的內部管理、商業違法行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德媒體:一半黑金流入迪拜

  隨著調查工作深入,西門子這家歐洲最大電子產品生產商在賄賂事件中越陷越深,其中涉及的黑金數目也一再更新。西門子公司此前業已發表聲明,將全力配合調查機關的工作。

  據《明鏡周刊》消息,此次事件涉及的2億歐元中,1億歐元流向了阿聯酋首都迪拜。其他則流向一家名為Fiberlite的公司,該公司在加勒比注冊,通過該公司轉手,一部分資金進入西門子希臘分公司前經理的瑞士戶頭。其用途懷疑被用做打通包括獲得希臘、尼日利亞以及其他國家相關合同的“糖衣炮彈”。

  現在德國媒體追問的是:西門子的董事會對此究竟知道多少?

  上周末,巴伐利亞州主政的基社盟就西門子黑金事件表態,該黨秘書長馬庫斯·佐德在《每日鏡報》上稱:“對付此類做法應當采取有力手法進行整治。”據《焦點》報道,有關部門已經在慕尼黑成立一個12人的特別委員會,專門針對此事。目前,慕尼黑檢察機關對西門子公司的指責,除了一係列違法商業行為之外,還認為在公司的授意下,商業賄賂行動實際發展為“團體”,而非個體行為。法律的觀點看,集體性犯罪的成員將回避個體犯罪接受更嚴重的懲罰。

  雖然2億歐元對於西門子公司來說並不會造成其財政危機,但對於公司的整體聲譽以及年輕CEO的未來,都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西門子承認,賄賂醜聞對於公司的聲譽“造成很大損傷”,並表示將在公司采取“嚴格”行動,加強內部教育進行機構整理。

  德國的證券安全監管部門已經要求西門子方麵作出迅速的解釋並進行相關的人員調整。《柏林日報》27的報道,該部門發言人米歇爾·庫內特表示,西門子公司必須進行內部整改,使其內部機製更加透明化。該報援引發言人的話:“此前就知道(賄賂)內情的人,必須讓他走人。”庫爾特強調說,包括西門子公司在內的其他公司,應當改善其內部監管機構的職能“所有的大型企業應當盡可能地避免或是提前發現並公布此類欺騙行為。”

  SEC不排除要下手

  就此次西門子黑金事件,反腐組織——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副主席彼得·馮·布隆博伯格表示,到目前為止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對西門子的態度還保持平靜,但他認為,一旦調查深入,SEC可以采取行動,委托相應的檢察機構以及經濟分析師對相關公司進行調查。

  日前,SEC的發言人表示“並不確定要調查西門子公司”,SEC目前尚未受到針對西門子公司的指控,“但是我們也不排除這一可能性。”盡管,對於SEC而言, “美國股票監督部門的介入,風險很大”。

  在美國,發生過腐敗事件的公司將會受到多年的遵守監控(Compliance-Monitoring),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的經濟師斯蒂文·海斯納解釋此舉旨在“確保公司的內部機製能夠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腐敗情況”。

  德國大型企業公司接踵而至的麻煩並非始自西門子,其實從去年夏天以來,德國大型企業商業違法行為屢有曝光。最近的就包括大眾汽車公司的賄賂醜聞,戴-克公司的違法商業操作,現在是西門子黑金事件推波助瀾。因此德國證監部門警告說,日後再次出現此類醜聞並不是沒有可能。

  在1999年以前,企業間的賄賂行為以及企業在國外的賄賂行為並不受德國的法律約束和製裁。由於目前沒有相應的公司懲處法,在德國,公司的違法行為通常稱為違序行為。相對德國的證券監管,SEC設置了更加嚴格的條文規範。

  兩年以來,在SEC的委托下,美國的檢察官們對於戴-克公司不依不饒,他們檢查辦公室、問訊工作人員等。SEC認為,戴-克公司通過黑戶以及賄賂,觸犯了SEC嚴格的反腐條例。SEC甚至可以向美國法庭起訴違規海外公司的董事會成員,隻要該公司的股票在美國證交所上市交易。

  此外就是安然事件過後,美國國會通過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Sarbanes-Oxley Act)。事實上,該法案顯然賦予SEC對美國上市海外公司的管理權限。(第一財經日報 柯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