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的麵包師'

(2007-02-02 17:59:47) 下一個
"我的麵包師"


除了周末,我的早餐極其簡單,卻也不乏溫馨。歸納起來,是三個B:Bäcker(麵包師)、Brötchen(小麵包)和Begrüßungen(問候)。


麵包店正式的德文名字應該叫Bäckerei。可是德國人口語習慣把"去麵包店"說成"到麵包師那兒去","我常去的麵包店"也就用"我的麵包師(Mein Bäcker)"代替了。

上班日子的早晨,是要趕時間的。嫌在家裏早飯太花時間,往往貪睡之餘,就隻剩喝杯咖啡的時間了。後來看到不知誰發表的科研成就,說咖啡加香煙其實是最不衛生的早餐。不想和科學對著幹,就改為天天去麵包店買新鮮的麵包吃。




"我的麵包師"之一,是早先剛開始在這裏上班時,坐車前的那裏有一家Ditsch連鎖店。Ditsch是Brezelbäcker。賣的品種不算少的,其中的Brezel和堿水小麵包大概是最便宜的。因為用的是半成品和公司提供的機器,東西大多能做到鬆軟可口。兩米不到的開麵,店主是個伊朗人,對我這個老顧客挺熱情。每次我去,說一句老規矩,就拿到我的早餐麵包了。當然少不了要有話沒話的聊幾句天氣、形勢、中國、波斯、我的休假、他準備請來幫忙的中國學生等等。直到兩年後有一天發現它其實比傳統的麵包房貴出不少。




"我的麵包師"之二,在下車後去辦公室的路上,是一家傳統的麵包房。偶爾發現它那次,因為錯過了坐車前的那一家。這一家因為要特地繞上一個八九步路的小彎,竟一直沒去過。店裏比那個Ditsch大一倍。裏麵是可以站著喝咖啡吃東西的。另外還賣一些常用的食品象水果、咖啡和方糖。店裏長長的櫃台後麵,一老一少兩個女的,大概是母女倆。老的胖胖的,反應慢一點,記性也不怎麽樣。常在的是年輕的,不錯。我去的時候,隻要是年輕的在,照樣是駕輕就熟的遞上我喜歡的那種。因為我上班不是很定時,時早時晚的。晚了的日子,發現她也會把我喜歡給我裝上口袋放留在一邊。碰巧那天沒這種,也是招呼不疊,搞得我倒有點不好意思了。這裏問候,因為是女的,不象伊朗人那裏的比較輕鬆,可以開不著邊際的玩笑。在這裏,你兩天不來就會被問去哪裏啦?稍稍的有點拘束。但是規規矩矩的也有它的好處。每逢周五一定會說周末愉快。上次我忘了第二天又是假日,一句假日愉快還真的讓我有點喜出望外了好一會兒。價錢上,這裏的花式小麵包,如南瓜子、葵花籽、奶酪等,買三個還不到Ditsch兩個堿水麵包的價。

有時候我會想,人生活在周圍環境中。環境舒適,人和人的交往協和了,活的也就相對舒坦。環境,也就是象麵包師這些日常生活環節的組合。其實,每個人都會需要一個融洽的生活環境的。


注:圖都是借來的,均非原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