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會不會鬧洞房啊?-- 趣識德國婚俗zt
(2007-02-02 17:59:47)
下一個
轉自[環球雜誌]
趣識德國婚俗
德國俗語 "Andere Länder, andere Sitten."意即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習俗;等同於中國“十裏不同俗,百裏改規矩”的俗語。德國地處中歐,與中國相距萬裏,其婚姻製度與習俗,別有情趣。
婚姻製度:
在德國,公民16歲即到法定結婚年齡,男女相同。但如結婚青年未滿18歲,即介於16與18歲之間的話,則須征得父母同意。若父母不同意則不能結婚。滿18歲便擁有了公民權,登記結婚無須父母同意,自己即可做主。
德國人結婚登記前數星期,須先向民政部門報告。民政部門的官員將此婚事載於報刊雜誌,公之於眾。隻有無任何人對該婚姻提出異議,或無合理證據支持其異議時,新人才能登記結婚。
經過登記的婚姻受法律保護,此點對女性特別關鍵。若要離婚,無論男女何方提出,所有費用概由男方支付。且離婚後,若女方無工作或未再婚,男方須承擔女方及子女生活費用。在男方的退休金中,法律規定有一部分歸女方所有,即使男方去世,隻要女方活著,她仍可繼續領到這一部分。
德國現任總理施羅德,其每年俸祿相當24.5萬美元,日子本應不錯。但他常常囊中羞澀——他住一套小小的兩居室,平時總開他那輛破舊的“大眾”汽車——原來,他曾3次離婚;每次都得花一大筆錢處理善後,還須向每位前妻支付數額不菲的補償費。施羅德因離婚“致貧”。
所以,德國男人對離婚特別慎重。因為一旦離婚,幾乎相當於破產。因此,德國許多年輕人不領結婚證同居。但這樣的婚姻在德國不受法律保護。
2001年,德國通過一條法律,允許同性之間結婚,因而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允許同性結婚的國家之一。
結婚儀式:
德國人的婚禮程序是:結婚前舉行一個單身告別儀式。此時,新娘新郎“分頭行動”。新郎與其男性朋友到酒館喝酒娛樂,甚至在那裏過夜;新娘則與女性朋友一起,想方設法地慶賀,如賣掉一些舊物品換錢喝酒等。不過,男女兩隊人馬各自行動且互相不知對方的安排。
之後,婚禮前夜舉行名為“Polterabend”的儀式。屆時,新娘新郎及家人遍邀親朋,一起在院子把大量的杯、盞、碗、碟等瓷器摔碎地上。據說,這樣一是為新人祈福。據傳說,摔碎瓷器後,可趕走作惡的鬼怪,給新娘新郎的生活帶來幸運。二是預示夫妻美滿。因婚後夫妻間免不了磕磕絆絆,現在把該摔的都摔了,日後就沒的摔了,夫妻便可和睦相處。當大家摔完盡興後,新娘新郎則一起用鐵鍬和掃帚將滿院碎瓷片打掃幹淨,以示今後生活中,兩人都熱愛勞動,勤快整潔。現在的德國,人們有時隻舉行單身告別儀式,不再舉行摔碎瓷器的儀式,或將其挪到教堂婚禮後回家時再舉行。
第二天,兩人到民政部門登記。根據法律,一對新人隻有在民政部門登記簽字後,才算合法夫妻。登記時,新人須出示個人身份證以證明其年齡,還要出具未婚或離婚證明。領取結婚證明,按法律規定得有證人。證人的資格也有講究,他們不得是結婚雙方中任何一方的親屬,且該證人也得在留檔文件上簽字。
新人和證人都到場且證件齊備後,民政官員按照規定,問他們是否自願結婚。這個問題通常是:“××先生,我要問您,您是否願意並且已經準備好,和在場的這位××女士締結婚姻?如果是這樣的話,請您回答‘是’。”當新人都做了肯定回答後,他們和兩名證人便在文件上簽字並留檔。然後,民政官員宣布,這對新人已成為法律意義上的夫妻。
儀式的最後一項是在教堂舉行婚禮。幾乎在所有的西方國家,教堂婚禮都是必不可少的儀式。該風俗形成於4世紀後半期的意大利,後傳遍歐洲。西方人認為,通過教堂婚禮,婚姻的神聖感、責任感及穩定感,都可得以加強。
教堂婚禮一般在民政部門登記後的第二天舉行。屆時,許多親友會被邀到教堂參加婚禮。客人都穿得很正式。新娘一襲白色的婚紗,因為白色象征純潔。
婚禮由牧師主持。新人步入教堂,聖歌莊嚴響起。牧師閱讀一段《聖經》後,便按照慣例詢問雙方是否自願結婚,如對新娘:“當著至高無上的主和眾神以及在場諸位嘉賓的麵,我要問,您是否願意這位先生成為你的丈夫,愛他,尊敬他,與他同甘共苦?如果願意,請您回答‘是’。”在牧師主持下,新娘新郎交換戒指後,牧師宣布:“我以天父和基督的名義宣布,你們已經結為夫妻。”
婚禮結束,是盛宴和舞會。這時,所有客人來到餐廳,餐桌上擺滿鮮花、飾物、食品和紅酒。新娘和新郎一起切結婚蛋糕,大家共同舉杯,為新人祝福。盛宴過後,便是舞會。
從第二天起,新婚夫婦度蜜月,大多外出旅行。
婚俗趣談:
在德國的結婚習俗中,頗多有意思的細節。
撒米粒:婚禮後,客人要向新人身上撒米粒。據古老傳說,撒米粒象征豐收。
拋花束:新娘將其手中的花束拋向周圍尚未結婚的姑娘,誰接到花束,將是下一個新娘。
新娘伴娘:新娘伴娘須是未婚女孩,她陪新娘走進教堂,其作用是把妄圖加害新娘的惡鬼引開。為此,她的著裝要與新娘相似。
花束送子:將鮮花置於花瓶中,這是一種非基督教的古老習俗。因花的香氣可引來豐收女神,預示新婚夫婦將來多子多孫。
車掛鐵盒:在新娘的花車上,掛許多鐵皮盒子,開車時便發出叮當聲響,告訴路人,有對新婚夫婦由此經過。
劫持新娘:婚禮隊伍行進途中,由一位要好的男性朋友帶人將新娘“劫”走。當然,這都是在客人的陪伴下進行的。若新郎未能立刻找到新娘,他必須花些小小的代價贖回新娘,如給大家講一個笑話,唱一首歌,或保證婚後頭4個星期洗碗等。
跳麵紗舞:午夜時分,麵紗舞開始。這時,大家爭搶新娘的麵紗並將其撕成碎片,分給伴娘和每位嘉賓,象征分享新人的新婚祝福。
背新娘過門檻:傳說,惡鬼會躲在門檻下,當新娘邁過門檻時,則伺機奪去她的幸福。因此,由新郎把新娘背過門檻。
零鈔買鞋:婚禮上,新娘要著一雙用零錢買的鞋子。此源於過去生活艱苦、人們為準備嫁妝精打細算的習俗。用零錢買鞋,也是向丈夫保證,他娶到的是一位既節儉又忠誠的好太太。
四樣物品:舉行教堂婚禮時,新娘需穿戴四樣物品,即一樣新的,一樣舊的,一樣借的,一樣藍色的。如一個新的結婚戒指,一個老的家庭裝飾品,一條借來的項鏈及一對藍色吊襪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