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川行 (多圖,下載有點慢)

(2008-01-10 13:15:01) 下一個
上個月攜全家去了四川。這次的目標:小地方的風土人情。走了宜賓,珙縣,長寧縣,興文縣等等,而九寨,黃龍,峨嵋,樂山等大景都不在計劃中。

不過,第一站還是飛到成都。孩子們喜歡熊貓,而我喜歡那的小吃。這兩張片,拍自成都熊貓基地,離市中心40分鍾車程,是我國人工繁殖熊貓的基地之一。比北京動物園的好看,孩子們特喜歡。






我喜歡成都小吃。打聽一下,說龍抄手不錯,找到成都龍抄手總店,吃了個肚歪。不過印象做深得是店裏冷麵美女演奏助興。哈哈,吃得痛快,看的聽的也痛快。




吃完了趕路,3個多小時的大巴,到了宜賓。雖說是小城小市,卻也有四樣不應不知。五糧液,我最喜歡的國酒;宜賓然麵,我們全家都喜歡的麵條,孩子們回來後還念念不忘;宜賓芽菜,歐洲國際食品節金獎得主,我家飯桌上的常菜。最後,宜賓是三江交匯之城:上遊岷江,金沙江奔到宜賓匯成長江,被稱為長江第一城。

這片拍自五糧液廠。它保持著吉尼斯紀錄:世上最大的實用性廣告。



以下三張片拍自宜賓三江匯合點。 向左看,是岷江,江水青青:



向右看,是金沙江,江水混濁,泥沙俱下:



向前看,是長江。光線適當時,可看到岷江的清水和金沙江的渾水在此匯集,相擁滾滾東流。想必十分壯觀。可惜陰天看不到,這片整成黑白的了。



沒曾想到的是宜賓也有清朝時的古房古巷。裏麵居住著尋常百姓,還有房屋出租。下次就住那,一定別有風味。







下一站是珙縣,據宜賓不過一小時路程,是個產煤的地方。街上走走,看看我國南方小縣平民百姓的生活百態,不免勾起兒時的記憶和對家鄉的懷念。












珙縣是我們下兩站的的必經之路,長寧縣蜀南竹海,和興文縣石海洞鄉。竹海的片貼過了,想補充的是竹海的吃。那是農家飯,很特殊,隻有竹和菇:竹筒飯,竹筍,竹蓀,竹蓀蛋,竹衣,和各種野生菌類。鮮美極了。這菜,其它地方真吃不到呀。






下麵是最後一站了,興文縣石海洞鄉。說是聯合國世界地質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區珙縣一個半小時車程。還正在開發中。之下三張是其中的石林苗寨。








下麵的溶洞早年叫袁家洞,說是有一袁性家族住著。抗日時,國軍在入口的大溶洞建了軍工廠。近幾年才開始開發,雖未開發完,已能看到多個大溶洞,地下河,鍾乳石,等等。遊客可以坐船在地下河裏觀景,別有一番風味。












地下河倒影。據說河裏有透明的魚,可惜我們沒看到。



<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