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忍不住了,吼兩句

(2007-09-06 19:57:10) 下一個
- 徠卡的機身,鏡頭在同類產品中無疑是最優秀的
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收集查找MTF數據,可能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但是個參考點.
徠卡是最早用計算機進行光線追蹤法設計鏡頭的廠家.
德國人的嚴謹,和追求完美在徠卡相機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試想這個公司在沒開發一個鏡頭,每個機身都花大量的研究測試的精力,出來的必然是精品.

- 徠卡拍出的照片有種所謂"徠卡味道"
這個詞不是存在一天兩天了.
個人體會就是那種自然,油潤,現場感,立體感,真實感,對現場的再現能力...唉,一言難盡.
徠卡迷們對這種味道趨之若騖;
非徠卡迷們會說:"看不出什麽特別啊,我的入門數碼單反也拍得出." ---- 我無語了!

- 徠卡不是萬能的
徠卡最擅長的是什麽呢? 是弱光條件,人文距離範圍較大光圈攝影。什麽是人文距離範圍呢? 就是從最近對焦距離(不到一米)到十米之間的範圍。
其他的,比如聚焦無限遠的風光片, 還有微距, 體育都是徠卡力不從心的題材。
所以,用最合適的器材,拍不同的題材.

-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用徠卡
徠卡的精髓是全手動,全機械. 機身和鏡頭設計之精確簡潔合理,簡直是完美.
有經驗的攝影師,可以完全不看相機準確地調整曝光組合,和對焦.
現場抓拍的時候,隨著光線的變化,左右手的食指調整曝光組合;
腦子裏構思畫麵和找尋攝影主體,左手的中指微調對焦環;
一旦看到想要的畫麵,可以說是端起來就拍.很多紀實大師們很多終生使用徠卡一機一頭, 就是這個願因.
如果有時間慢慢拍人像, 三角學原理的手動黃斑對焦可以是最準確的了.
沒有了電子線路進行的自動對焦運算,真的好放心啊! 電腦哪裏比得過人腦啊?!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種操作,喜歡電子玩具的朋友,肯定對徠卡嗤之以鼻,恨之入骨,嗬嗬.

- 徠卡不是很貴
全新的徠卡一機一頭不過4000多美元. 假能的馬克兔馬克仨,光機身那個不得七八千?
更何況,徠卡有廣泛的二手市場,一機一頭M6兩千多, 經典中的經典M3機身,不過千.
我手裏有一機兩頭. 我相信, 隻要膠片不停產(相信我的有生之年看不到這天了), 她們會跟我一輩子.
那位手裏是數碼單反的敢這麽說呢?

- 徠卡出片率不高麽?
樓上轉貼的作者肯定是謙虛了.
每次用徠卡拍出的片子, 帶給我的都是意外的驚喜, 從來沒有過失望.
徠卡出片率之高,出乎我的想象.
不論是用RDPIII拍彩色,還是用TMAX100拍黑白,每次都是驚豔.
正因為此,最近用有限的預算,又進了一隻summicron標頭.

至於收藏是另外的話題了,不多說.

反正,俺是用過數碼單反,用過膠片單反.
拍人文題材,還是最喜歡徠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