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laoyangdel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2013 中國行—新疆(11)2訪喀什

(2013-10-21 11:04:32) 下一個

3天的塔什庫爾幹之行今天結束,上午10點離開卡拉庫裏湖,下午快4點才回到喀什城裏。途中小斯又在白沙山停車買石頭。這次買了個更大更便宜更有希望的(要價3000元,砍到800元成交)。這條路上過了十一就沒閑人來了,石頭賣不掉,還得搬回去過冬明年再來,不如賤賣算了,錢還是入袋為安啊。買了這兩塊石頭,小斯跑這趟賺的¥2100就基本上全泡湯了,沒準還得賠錢(旅行社起碼要收點份子錢吧)。錢都花光了,回去怎麽跟老婆交代?小斯說,你們女人就是眼光短淺,咋看不到這¥1800的投資,轉眼就是10萬哪!

昨天我們在山上卡拉庫裏湖邊享受藍天白雲時,山下有暴雨,今天回程的路上比我們來時多了好幾處泥石流和滾石擋路的險情。我們的小轎車,磕磕碰碰非常驚險地繞過衝壞的公路,此時才意識到,像我們這樣走完這條路沒有四輪驅動基本上算是撞上大運啦。奇怪的是一路上也不見個搶險修路的,按小斯的解釋:這條路上很快就下雪冰凍沒有什麽車上來了,開春時的泥石流更厲害,現在修好的路那時又爛了,還不如幹脆等到明年春暖花開後再修。

又回到了喀什的銀瑞林大酒店,這回因為直接找了上次S總飯局上認識的市政府小T訂的房,更便宜(¥198/標間)。預定明天下午的火車去庫車,今天還有點時間就繼續逛喀什吧。聽說有個維族的老城,那裏還保存著原來維族的土胚房,現在被拆遷,按出租司機(漢人)的說法是維族人不識好歹,政府在老城外蓋了新樓不去住,卻要住在危房的老城。又聽說老城的危房下有地道,都是連通的,出事時,動亂分子往裏一鑽,武警就連根毛都摸不著了。所以現在政府要拆老城,本地的維族人都成了釘子戶。這麽大規模的釘子戶咱還沒見過,加上是傳統維族民居,俺們就先去那瞧瞧。老城建在噶爾河邊的高坡上,也算是喀什的一個景:高台民居,名字很浪漫,現實很殘酷。¥10打個的就將我們送到了老城邊。正要往上走呢,卻被人喝住:“老城裏都是危房,很危險,不能進去!”咦,咋不行?這不還有景點介紹和旅遊路牌嗎?不理她,咱轉身繼續爬坡。那婦人見喊話不靈,居然就算了。哎呀,俺們就這麽硬著頭皮輕而易舉地混進了老城。


老城裏的門很滄桑:



在家門口繡小花帽的維族婦女:


家庭小作坊之一:陶器

高台民居外景:


過了噶爾河上的步行橋就是喀什的大巴紮,咱們正好順便到那買點土特產。和平橋:


喀什大巴紮裏很熱鬧,各種幹鮮果、綢緞布匹、家用器皿應有盡有。我們買了烏梅(¥25/公斤)和烤杏仁(¥40/公斤),杏仁很香很好吃,雖然聽說杏仁有毒性,吃多了不好,每次必須控製在10顆之內。可俺就是這麽沒有自製力,一路上常常忍不住吃了10顆再10顆。1公斤都吃下去了,現在還活得好好的。也不知是我命大還是杏仁毒小。嗬嗬。說起杏仁,咱美國也有,隻是與中國的小杏仁不是一個祖宗。美國杏仁(almond),新疆也有,叫巴旦木,不是杏子(apricat)的核。為此中國還告了美國欺騙,也不知最後拿到賠償沒有,反正現在所有美國出口中國的杏仁都改姓“巴”了。但是穀歌翻譯還是almond->杏仁,希望哪位穀歌職工看到此文趕緊去將其改成巴旦木,否則被告欺騙可是要賠銀子哦。俺們在大巴紮東張西望時遇到一家幾口由北京自駕來此的遊客,4700公裏呀,不容易。他們準備花一個月的時間走遍新疆,每天開個幾百公裏,然後還得再開4700公裏回去。額的媽,那還不得累死!


第二天在賓館舒適的床上睡了個懶覺,下樓到餐廳吃了極豐盛的早(中)餐(¥30/人),與準備去卡拉庫裏湖的一對比利時遊客聊了會天,提醒他們帶冬衣和圍巾,動身的時間就到了。提前1個多小時到火車站拿票。這次旅行的火車票都是姐提前20天從網上預訂的,因為可以提前網上訂票,十分緊俏的臥鋪票都手到擒來。國內火車網上預訂是新開的業務,今年春節開張期間,網上訂票人數急增,鐵道部網站不堪重任,蕩掉了(down),和美國政府現在的奧巴馬醫保網站蕩來蕩去差不多。看來就網站質量來說,高效的獨裁政府與低效的民主政府沒啥區別。網上訂好票後,上車前,有身份證的,到車站取票機上一晃,劈裏啪啦,一口氣將一路所有的車票全部打出來。而俺這個拿護照的,就得每站排隊到窗口去拿票。這回可算領教了新疆火車售票處裏的人山人海,還有國人的聰明才智,售票窗口外設計的鋼筋鐵架的籠子,那個嚴實無縫,連個蒼蠅都擠不進去,更甭說插隊的人了。因此學了個乖,下次要到市內的火車票預售點去拿票,每張票¥5手續費,可省去許多麻煩。


進火車站候車室也要排長隊,查票查身份證,雖然我們提前很多到達,待擠進候車室時,離開車不到半個小時。坐在候車室裏,吃葡萄磕杏仁,看過往行人,時間飛快的溜過。喀什到庫車700多公裏,我們乘坐的9788次快車下午1點50發車,晚上10點30到(硬臥¥170)。這趟快車的臥鋪是雙層車廂,車廂裏像軟臥一樣隔著一個個小包廂,每個包廂裏4個床位。我和姐的票在上層車廂的同一個包廂裏,F同學不幸被分到下層的某一個包廂。我們包廂裏的另一邊的2個旅客下鋪是一個維族老太帶著孫女,上鋪是個到庫車摘棉花的河南少婦。維族老太不會說一句漢語,那也不妨礙咱們互通有無,她們吃俺們的烤杏仁、豆腐幹;我們吃她們的馬奶子葡萄、羊拐骨。


維族祖孫倆:


摘棉花的MM很健談,她們一行5人,來自河南農村,老公們都在喀什打工,她的丈夫在磚廠燒窯。孩子們都留在老家上學,老婆們陪在邊疆,日子很悶,結伴出來掙點零花錢。今年棉花行市很好,可以賣到¥12/公斤。老板拿大頭,摘棉花的拿零頭,摘1公斤棉花拿¥2。據說摘得快的一天可以摘100公斤。快到庫車時,一路都是白花朵朵的棉田,火車上滿載摘棉花的工人,難怪今年棉老板們是大夥兒眼紅的對象。可是,不過2年前,棉花才賣¥6/公斤,破產的棉老板也是灰溜溜的一串。所以呀,不要隻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哦。


摘棉花的維族妹妹,此情景像不像俺們加州草莓地裏採草莓的墨西哥兄弟:


火車晚上11點到達庫車站,本來約好的庫車包車司機臨時變卦,將我們轉手給他的朋友石師傅。小石倒是挺守信用地到車站來接了俺們,並將我們送到預訂的庫車飯店,轉身卻告訴我們說他明天要送客人改為他弟弟陪我們在庫車附近玩,後天他回來帶我們去胡楊林和庫爾勒。唉,眼看著咱成了被踢的皮球,明天還不知道被踢到哪裏。管他呢,先睡一覺再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