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50)
2008 (100)
2009 (57)
2011 (62)
2013 (61)
2014 (36)
我們提前好幾天來到布瑞格(Brig),一是賣車需要時間,其實主要的是LD想到這裏來爬山。布瑞格在阿爾俾斯山的心髒地區,周圍登山小路(hiking trails)如星羅棋布,上可去冰川探險,下可到激流中漂流。如果還嫌不過癮,可以坐阿爾俾斯山特有的窄軌紅色小火車Matterhorn-Gotthard-Bahn (MGB),到滑雪勝地Zermatt(策爾馬特,高度1700米) 去看雪山、冰川。
昨天賣車不成,馬兒們反正閑著也是閑著,LD提議今天帶它們乘火車上山去Zermatt(策爾馬特?),回來騎車下山。咋聽起來好像不錯,單程車票省錢,又不用吃苦費力地爬山,順溜往下衝就是了。可再一想,不對啊:20公裏的路,高度下降近1000米,那坡度?12%,是俺們去過的法國險峰那博山(Les Baux)的兩倍!從那往下衝,跟自殺差不多吧?俺心裏這麽琢磨,卻沒吭聲。大不了俺推車下山就是了,往下推總比往上推容易吧。雖然聽起來有點滑稽,比起掉到那懸崖峭壁之下,屍體都找不到好到哪兒去了。
由私營公司運行的窄軌小火車(MGB),鐵路網全長144公裏。最長的山洞16公裏,最高的山口(福卡山口)2162米,基本上都是世界之最:
火車從布瑞格出發,沿若恩河往下從我們昨天的來路到中轉站Visp(威斯普),在那兒一個90度左轉彎,直奔大雪山而去。
火車漸爬漸高,車窗外的冰川:
看到冰川,想起昨天老K說起福卡山口附近的冰川,比起40年前他第一次看到時,縮回去起碼上百米,成為全球溫暖(Global warming)的明證,再次讓人感到地球真是非常脆弱:
我們的馬兒,靜靜地呆在包廂裏,是否知道這將是我們最後一次同行?
策爾馬特是阿爾俾斯山中著名旅遊勝地,冬天滑雪,夏季登山,永遠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小火車從布瑞格出發途中停靠兩站,行程2小時。單程車票$34/人,Lonely Planet上說$30, 那可是15年前的價,通貨膨脹少於1%,低得令人難以置信。夏季的策爾馬特之所以這麽熱門,有小火車直達是一個原因,另外還因為她就在Matthorn(馬特霍恩峰4478米)腳下。馬特霍恩峰因為她那奇特的牛角形尖峰而聞名,是阿爾俾斯山中除Eiger(愛格峰?)外最受人們青睞的雪峰。
十點多鍾火車到達策爾馬特,到旅遊辦拿了一張路線圖,將馬兒栓在青年旅館附近,我們就開始了登山。
初識馬特霍恩峰(Matthorn,horn在本地話中是山峰的意思):
路旁給旅人或馬匹飲水處。這裏的山泉水比那店裏賣的瓶裝水味道好多了:
馬特霍恩峰是俺今天攝影的主要模特兒:
逐漸登高,回頭看看策爾馬特村:
將我們卸在策爾馬特村後,小火車繼續爬高,送die hard的滑雪者到終年積雪的冰川上去夏季滑雪:
仔細看看特有的鐵軌:軌道中間是卡輪帶,有點像舊金山城裏的公共纜車(Cable car)。一步一個坎,層層疊疊,步步為營,隻有這樣才能爬陡坡吧?
給登山者的路標。右邊的參照數字是時間:
瀑布、鐵路橋、和雪峰:
同路人:
登高望遠:
山上的小木房門上,有咱老中的墨寶:
看看俺們爬上來的路:
征服了高山的自行車:
山頂上的小飯店:
山啊,山:
看夠了高山峻嶺,再來看看無名小草:
與馬特霍恩峰對峙:
森林中看雪峰:
山裏的貓咋看上去如此虎視眈眈?
在策爾馬特登山,使我想起幾年前在國內徒步虎跳峽。這裏的高山景觀與雲南香格裏拉附近金沙江畔(長江源頭)的虎跳峽有相似之處:都是終年積雪的尖峰(玉龍、哈巴雪峰)、高原草甸、植被之上灰色的懸崖峭壁。不過虎跳峽周圍,沒有這裏的森林、滑雪場、纜車。那裏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是一種更震撼心靈的原始美。不過聽說近幾年虎跳峽也是人滿為患,昔日風光不再。唉。
為了環保,策爾馬特不讓汽車進村。所以開車來的遊客都得將車停在幾裏外的停車場內,坐火車或電瓶車進村。村裏到處可見自行車,山上還有好幾家自行車店,因為這裏是年輕人騎山地車的好地方。
將近下午1點,我們回到了策爾馬特,找到了一個美麗幽靜的小公園裏野餐。公園對麵是個小教堂,LD說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待會兒咱們過去看看。
原來這裏埋葬的都是登山遇難者,這些年輕生命的消失,給我極大震撼。當時匆匆寫下的筆記:“This is the cemantaries for mountaineers who died in this region dated from 1800 to today. Many of them, young and brave, most in their early 20s or younger, choose this fate and never turned back.” 最讓人悲哀的一個墓碑下埋葬著3名20歲的牛津大學生,三個好朋友,同時遇難。同一個墓碑下還埋葬著一個同時發現的無名登山者。我們默默地,輕輕地,仔仔細細地讀著每片石頭上的銘文。此時此刻,那高聳入雲的馬特霍恩峰在我心中竟不如這些小小的石片沉重。生命如此寶貴,竟又是這麽脆弱!
即使是幾個月後的今天,隻要一想起那些義無反顧挑戰自己的年輕生命,我就能感到這些墓碑沉甸甸地壓在心頭。那麽年輕,那麽勇敢,那麽優秀的生命,為了攀登這個勞什子山,就這麽沒啦?!值得嗎?證明了什麽?想想那些母親破碎的心!LD搖搖頭,“女人哪、、、、、、看看這個18歲青年的墓碑吧:‘He choose to climb.’ (他選擇了攀登。)”:
下午2點不到,我們開始騎車下山。
究竟俺是怎麽下來的,事後一點兒也記不清了。隻覺得極快,以每小時近50公裏的速度往下衝。風在耳邊呼嘯,樹從兩旁掠過,萬丈深淵旁、狹窄的公裏處,下山的汽車都被我們堵在後麵,沒人敢超車。其實最恐怖的不是快速,是穿山洞。從外麵陽光燦爛中一下子鑽入洞中的漆黑一片,什麽也看不見了,加上經反饋放大後震耳欲聾的噪音,黑暗之中,高速行進的車身劇烈抖動,真比坐過山車還要恐怖十分!唉,要不是俺的心髒比較堅強,沒有摔死,嚇也嚇死啦。當然更不可能照相了,大家就對付著想像一下吧。:-)
35公裏路,不過一眨眼間。真可謂:“飛車直下三千尺,疑是單車化風狂”。借大詩人李白的套子,俺也胡謅兩句。嗬嗬。
下到火車主幹線上的中轉站威斯普,LD還記著賣車的事呢,順便就到村裏的自行車行去問價。店主上下打量了一下俺們的馬兒:“都是老馬啦,$100吧。”LD猶豫了一下,回店主說明天下午再給信兒。我有點納悶,$100不錯啦,在這兒賣了,咱們坐火車回布瑞格去就是了。不過,人是領導,俺跟著走就是了。
回到布瑞格後,當然得好好慰勞一下自己啦。晚飯吃的本地特色:布瑞格奶酪烤盤:
佳肴還得美酒配:
今天從策爾馬特到布瑞格騎了50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