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方文山北大演講:華人是一個沒有質感的民族

(2008-02-16 21:49:25) 下一個
方文山北大演講:華人是一個沒有質感的民族(圖) 綜合新聞

方文山北大演講:華人是一個沒有質感的民族

很高興來到北京大學和各位同學進行這場文化上的交流與經驗的分享。我今天所要演講的題目是:“一個沒有質感的民族。”我在這裏所指的民族,不是別人,就是我們華人自己。而華人一詞的稱謂泛指包括內地、台灣、香港、星馬、與東南亞一帶的傳統華僑,以及美加地區的華裔新移民等。

 我想可能很多同學都已注意到,我寫了很多所謂“中國風”的歌詞作品,譬如《娘子》、《雙截棍》、《爺爺泡的茶》、《東風破》,還有最近的《菊花台》、《千裏之外》等。其實這些歌詞中濃厚的古詩詞韻味並不是偶然間產生的,作品是最能夠反映一個人的價值觀跟性格的。一直以來我就是一個民族意識很重的人,長期性的關注跟民族、傳統、與文化相關聯的議題。當我這種文化意識跟音樂相結合起來時,就自然而然的孕育出所謂“中國風”的歌詞,這是首先跟大家解釋為何我會創作出如此傾向的作品。

 現在開始進入我們的主題。我長期以來觀察到一個現象,那就是,我認為我們華人並不是一個很有“質感”的民族。所謂的“質感”指的就是一個東西的材質、與它外觀上的美學設計,及其整體的精致度。我們會喜歡買一些價錢偏高的名牌包,譬如LV、Gucci等,是因為直覺的就喜歡那些名牌所代表的價值與品味。一般人總是很自然的會去追求名牌衣飾的質感,但卻忽略了買此類商品的人,其本身卻往往沒有什麽質感。我對台灣比較熟,所以現主要以我在台灣所觀察到的現象舉例。像一些在北市鬧區逛街的年輕女生,很多時候的穿著並不是很協調:她可能上身套一件優雅的洋裝,下半身卻穿著嘻哈風的牛仔褲,然後腳上硬生生的一雙廉價的夾趾拖鞋。當然此類的造型,某些時候美其名為混搭,問題是,大部份的人都搭配的很沒有風格。常常自己的穿著品味的調性並不具備一致性,沒有基本的美學素養,但卻盲目地去追求名牌,這是精神錯亂式的荒謬。大部份的消費者在挑選商品時,都懂得會去追求衣服、皮包、汽車等物品的質感。因為美的東西其價值是有共通性的,沒有人不喜歡美的東西。但大家在拚命追求商品外在質感的同時,卻常常忽略了自身對穿著打扮很基本的美學素養,變成需借助與依賴這些名牌的材質去襯托自己的行情。

  舉例來說,以台灣人對婚嫁與喪禮等此類人生大事的態度來看,台灣人對美的基本尊重,便已嚴重的不及格。那是個應該要很莊嚴的場合,但來參加的來賓中通常都一定會有人直接就穿夾趾拖鞋或是汗衫來。不管是尊重已往生的死者,或對婚禮上正沐浴喜悅中的男女雙方而言,穿載整齊是合乎禮的一個最起碼的要求,但大多數的人卻不這麽嚴肅看待。我們再觀看時下流行音樂的MTV,或是正在熱門檔期中的國片,如果你有心觀察的話你會發現,明明就是華人的電影、華人的歌手,但隻要有婚禮或葬禮出現的場景就一定是西式的,因為大家都覺得西式喪禮比較肅穆,而西式的婚禮的確也比較浪漫。要拍唯美的婚禮就一定上教堂,盡管男女主角並不是基督徒。難道是因為大家都覺得西式的婚喪形式比較有美,比較適合戲劇上的表現嗎?台灣很多電影和MV的場景,都喜歡用西式的婚禮和葬禮去呈現。莫非因為華人的婚禮的形式比較吵雜、喪禮的儀式比較低俗?所以比較不適合表現在強調美學構圖,與故事張力的戲劇上!?

  現再以城市為例來說明,不禁要問為何大多數華人居住的地區都不是很有質感。城市建築是國家形象最具體的象征。但在台北市,據我所知,大樓外觀的建築形式與色彩調性從來就沒有被規範過。市區街上,每個店麵的裝潢都很有特色,看的出有某種美學的追求,都可以被獨棟獨店的欣賞。但你隻要把鏡頭一拉開,一擴大,用較大的視野全方位的去看整條街、整個城市的輪廓,你就會發現根本就雜亂無章,城市基調混亂,房子蓋的毫無章法。一個城市的建築反映了一個民族的質感。有質感的東西是可以深入骨髓的,那是文化底蘊濃稠度的一種展現。當你猶如追星族去追求昂貴的舶來品時,實際上正是以某種自卑的心態去追求你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一種心理上的反差與補償心理。而台北就像個濃妝豔抹下的模特兒,急於討好國際上的眼光,卻根本就已模糊了自己原本的麵貌,完全沒有了自己的風格。

 台灣的一些老舊建築,比如傳統的四合院、日據時期留下的官舍等。這些建築如果屋瓦毀損了,一般就用很簡單很便宜的鐵片去搭蓋。很少有人會按原先建築的形式,用原來的建材、風格去修複,這其實就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漠視,因為從沒有人認為恢複古厝的外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幾乎沒人實際這麽做。四年前當我初次來北京時,我發現北京很多胡同、四合院都在拆,因為要迎接奧運。那時候我和出版社的人去那些待拆的胡同撿拾門牌,比如刻有“某某胡同”的門牌,我喜歡那種帶著舊時記憶象征性的小東西。雖然知道拆掉那些老舊胡同是為了整個城市建設的需要,可我心裏還是覺得很可惜。因為“胡同”是北京的城市建築的象征,也是一種有形的文化資產。當觀光客來到上海、香港、台北,北京等華人聚集的城市鬧區時,隻要不把鏡頭對準那些具有象征性的地標,你根本就分不清楚你現在位於哪個城市,因為它門所有建築結構都是西式的,所有的大樓都是玻璃帷幕,或鋼骨結構,每個城市的景觀都很像。上述那些城市都隻有林立的建築而沒有城市文化。胡同是北京的一種象征,外地人來北京看到胡同會感受到一種文化的具體表現。當然,不拆這些胡同也無法大幅度地去建設或改進交通,這也是兩難。其實剛開始我老覺得那些舊建築拆了可惜,但後來發現如果不拆,它整體看起來也是破破舊舊的,散發一種家道中落破敗的感覺,一個衰弱的王朝的象征,外觀老舊斑駁,也並不是那麽吸引人。那到底哪裏出了問題呢?是我們傳統的建築形式根本就不適合現代生活的需要嗎?

 我小時候看過一些歐洲小鎮的風景明信片,當時以為那隻是為了拍照印刷好看,而特地去找來很罕見的景致,目的也隻是為了讓畫麵更賞心悅目。一直到後來才知道風景明信片裏的村莊是真的都有人居住,那不是歐洲版的中影文化城、他們是一整個村莊、一整個城市,甚至整個國家的風景都是如此的美。我以為明信片上美麗的風景隻是在取景時回避掉某些角度,隻單拍這個景(比如一座古堡、一段城牆),就像美編過的電影海報一樣。後來看了一些在歐洲取景的電影,藉由鏡頭360度的回轉,發現他們是整座村莊、整個城市都是一種統一的色調與建築風格。台灣的老建築通常隻是得到“點”的保留。所謂的“點”就是一棟獨立的建築物被評為三級古跡,但附近就隻有它孤零零的一棟古跡而已,在它旁邊很可能是一棟鋼筋水泥的玻璃帷幕大樓。古跡旁邊的景觀視野通常並沒有被重視與限建。所以對古跡的保護,很難形成一條線、一個麵。當然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台灣根本也沒有年代久遠且數量龐大到能夠讓人連成一條街的古建築群,更別說能夠形成一個像村鎮一樣麵積的古城區,這是做夢都不會發生的事。

 歐洲有很多中世紀的古建築,它數量龐大到輕易就能連成一條街,以及一個構成一個村莊。歐洲對於城市建築的外在色調,很重視其一致性,在蓋新的建築時,會考慮到建物本身與周遭環境的配合,譬如建物外觀的顏色、風格,不能太突兀。整個城市的規劃和外形是一致的。像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城市基本調性,就是紅瓦、白牆,整齊的天際線,猶如童話世界一般。而同樣都是老建築,北京胡同的高度卻都隻有一樓高,就算不拆,外觀上也很低矮,不會很新穎。北京胡同的基調就是灰色的,屋頂的瓦與牆上的磚都是同一種色調,一種保守而沒有生氣的“灰”。

 一個民族美學的素養與人的質感是反映在各個方麵的。在台灣,有些人就直接在路邊攤上狼吞虎咽的吃起東西。你說這是風土人情也罷,說是生活習慣也行,但在路邊攤翹起二郎腿來吃東西,而旁邊就有人在洗碗筷。其實既不衛生也不美觀。但大多數的人都認為無所謂,也不覺得哪裏不對勁。問題是,如此一來,街道就像是工寮,整個城市的景觀就被破壞了。還有很多民眾家裏私人的裝潢空間都很講究設計感,布置的很漂亮,但隻要一出了門,到了公有地,就不再會去關心周遭環境的景觀。那種心態好像隻要是公眾的利益,大家就默不關心,自私的心態赤裸裸的顯露無遺。這現象好像還不隻有台北會發生,香港、上海,以及北京等地,居民的心態與狀況也沒有改善到哪裏去。大部分人不會去在意城市整體景觀的維護與協調,甚至花一點時間做環保義工都不願意,但對於私人住宅,花再多錢裝潢都毫不心軟。  

 其實美學的鑒賞是需要從小到大一點一滴的教育,向下紮根,慢慢培養。這種公民意識的形成是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蘊釀,養成一整個民族的素質則更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對我而言,出國旅遊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行為,尤其是到曆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歐洲國家。因為他們整個民族花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時間建立起來的文明,你可能隻需一、二萬人民幣就能瀏覽他們細心維護下的城市景觀,那其實是很震攝人心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布拉格的捷克守軍為了維護古城的完整,寧願選擇投降,也不忍先人所耗費心力所建立的城市文明成為瓦礫。而幾乎在同一時間,遠在東方的中國,在抗戰時期卻做了完全不同的選擇。當時湖南長沙聚集了許多戰備物資,國民黨為避免日軍掠奪這些物資,但又不想浪費一兵一卒去守城,折損自己部隊的戰力。不待日軍進攻,竟自行縱火焚燒整座長沙古城,引發中外著名的《文夕大火》。一個屹立數百年古色古香的長沙城就這樣瞬間化為灰塵。當政者就為了保存自己的軍力,還有所謂的麵子,竟可毫不顧及曆代祖先辛苦營建的心血。反觀捷克的守軍,寧願當代的自己受辱投降,也不願曆代祖先的心血化為烏有。兩相對比之下,不禁令人感概萬分。完全不同文化背景所熏陶下的民族,對自身文化遺產的態度,及其所下的決定迥然不同, 當然命運也就不一樣。

 我們的城市規劃主要還是以建設、商業為目的去進行。台灣的老舊建築汰舊換新的速度很快,現舉台灣特有的“眷村”為例。所謂“眷村”就是當初跟國民黨部隊撤退到台灣去的那些軍人與眷屬所住的地方,其村落設置的地點遍布台灣各地。但政府從來就不認為那些眷村有保留的價值,因為它實際上也就四、五十年的曆史,因為要百年以上的建物才夠資格被認定為古跡。但如果現在連這種四、五十年的建物都不設法保留而一律拆毀的話,那到底台灣要怎麽累積百年以上的建物呢?“眷村”它代表的是一個族群(外省人)共同的生活記憶。台灣的政府就是如此的不尊重住民的曆史記憶,這是一個可以用來衡量為政者到底有沒有“文化質感”的一個指標。

  有外國人說,台北是一個最沒有自己風格與氣質的城市。在台灣,任何人長大後回到十幾二十年前的家鄉,幾乎都已找不到兒時的記憶空間,因為改建的速度很快。可能小時候看過的樹、走過的橋、和鄰居小孩玩耍的樹林全部都因為改建而消失,幾乎再也找不到共同記憶,因為共同記憶都被拆光了。建築物本身所代表的曆史記憶不被認為是有意義的。你能夠想夠想象你兒時生活過的地方,遊戲過的公園、住過的小巷、吃過的小館子,這些生活記憶十幾二十年後都徹底的消失是個怎樣的狀況嗎?而台灣每天都在重複一樣的戲碼,拆了又蓋,蓋了又拆。我想北京現階段為了迎接奧運,老舊建築拆得很快。

  在台灣,傳統節日時很多人會來參加廟會的活動,比如迎神賽會、舞龍舞獅,但他們的穿著卻很奇怪:上麵的傳統服裝可能是唐衫或道袍,下麵卻是牛仔褲甚至是拖鞋。他沒有意識到一個小細節的維護就是對傳統的尊重。但這也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我透過報章雜誌、與網絡信息的了解,也很少看到內地有哪個城市的居民會集體在那個傳統節日穿著傳統服裝出來一起慶祝。國外比如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國家的傳統節慶,整個小鎮的居民都會不約而同自發性的穿載起傳統服裝,那畫麵很令人感動。

 現在大家拚命在講全球化,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出國旅遊什麽最吸引你?就是那迥然不同的文化差異。去印度,看到印度教的僧侶在冥想;去西班牙,看到他們在鬥牛;去南美洲感受桑巴舞;去日本看他們傳統的櫻花祭,就是那股異國的情調與神秘感在吸引著我們。如果全世界的建築都蓋一模一樣,所有的人穿著打扮也都一個樣,飲食、慶典、風土民情也不再有各自的特色,那其實已經沒有觀光的必要了,因為去到哪裏都是一樣的。所以就我的認知,全球化應該指的是經貿方麵的交流,而絕對不應該是文化上的統一。

 台灣很多歌手都喜歡去國外拍MV,比如意大利的羅馬、日本的北海道,拍出來都很宏偉、精致與耐看。但我卻沒有發現過有外國歌手的MV來台灣取景。因為我們的市容不整齊,整個鏡頭一拉開,這邊可能是鋼筋水泥的建築,那邊可能是四合院,景觀的調性很不一致。我去了好幾趟日本,日本人對傳統聚落的維持一直很用心保存的良好,去那取景所拍出來的MV也很耐看。最諷刺的就是,比如青島的租界區、上海的十裏洋場了。這些曾被殖民者占據過的地方,都反而留下了為數不少而且很有質感的西式建築。青島這城市的天際線、上海外灘上林立的大樓都很漂亮。這不免有些諷刺,怎麽那些占領時期所留下的建築都保存得這麽好?甚至已變成這些城市建築裏最美的元素。那我們是否應該感謝曾被占領過呢?否則那裏來這麽好的建築藝術。   

 前一陣子我去北京王府井閑逛時看到一個外國教堂,教會對教堂的建築外觀通常都很講究的,那整個教堂就維持的就很好。因為王府井的整條街都是近代才興建起的西式辦公大樓,看不到任何一棟有傳統風格的中式建築。雖然王府井號稱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條商業街,但我所看到最古老的建築,卻是那座外國教堂。除非有人告訴我這是曾經是清朝的最熱鬧的商業街,否則我根本就完全看不出來那裏曾是所謂的百年老街。台灣狀況也是如此,日本占領時期留下了很多漂亮的巴洛克建築,台灣的一些重要的政府機關都還一直沿用這些建築。這問題跟上海外灘一樣都很反諷,台北市最精致的建築元素也都是當初的占領者所留下來的。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問題出在那呢?莫非中式的古建築不大氣,建築的格局與形式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   

 就我的認知,新加坡可能是一個特外,它是一個由移民的華人所成立的國家,國家本身的曆史不長但他們卻很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有些舊式的建築保存得很好,他們認為那是國家的象征,甚至是觀光旅遊的資源。而且新加坡人大概是所有的華人中最守法的,其國民的法治觀念很強,整體而言,素質較高。  

 常常我們旅遊到了歐洲國家,你會發現他們都很注重與維護自己傳統建築的外觀,當地住民也很重視自己獨特的節慶。常在傳統節日穿戴起自己國家的民族服裝,整條街道、整個村莊的人都盛裝出席。這點是自詡為文明古國的我們所不及的。我很少,甚至可說沒有見過在什麽中秋或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看見我們華人會整個村莊的人特地穿著傳統服飾去慶祝。我今天所談到的都是一些自己的觀察和心得,並非嚴謹的學術調查,因為我想認真的調查起來或許問題更嚴重。這些發生在你我身邊隨時隨地都在上演的文化現象,各位同學不妨偶爾靜下心來觀察,絕對會讓你有完全不一樣的體悟。我一向很關注這些文化現象,有自己所堅持的價值觀。後來我的文字因緣際會的跟傑倫的音樂相結合,所以才創作出那麽多“中國風”的歌曲來,並且很榮幸的得到了許多人的肯定與喜愛。

 講到質感的問題,在這裏不得不提到日本這個國家。日本人很奇怪,他對中國人一直有種崇古蔑今的心態。他們極度崇拜古代的中國,像《西遊記》、《封神榜》、《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典故,他們都很熟悉,甚至比中國內地的一些少數民族都還要熟悉。他們不僅崇拜而且還繼承下了一些中華文化。比如日本的小學生到現在還有書道比賽,國家也很重視書法這項傳統,也並不認為這是外國的東西。如果到東京街頭,隨便找個路人問他們關羽、張飛、孔子、孫悟空等,他們都知道是誰,甚至已經將他們吸收進自己文化裏,並且消化成電動玩具、漫畫等等。   

 我去過日本,發現他們對美學設計是很講究的,整個城市裏的居民穿著打扮都有很自己的風格,也就是有型。街道很幹淨,連一個排水溝的蓋子都有城市的特有標誌。整個街道的招牌、店麵,都很素雅。他們很重視產品的包裝;也很重視古建築的維護。美學的觀念很發達。如果說拿中國文化跟西方文明來強加比較,或許有人會說因為文化的源頭不一樣,思維本來就會不一樣,因為一開始他們的建築、繪畫、音樂等文化的方向就跟我們不一樣。如果你是這樣認為的話。那麽日本就是最好比較的對象了,一樣受儒家學說影響並且在使用漢字的東方人,文化源頭的同構型很高。但他們對傳統文化卻很用心去維係,舉凡茶道、劍道、書道、能劇,以及成年禮等,還有相撲。相撲是一個國際運動項目,延續了幾千年都不曾中斷。我覺得這是很值得我們去觀察、比較的。

 一般而言,電影、MV中如有需要出現婚喪的場景,有需要唯美的畫麵時,通常劇組都會整隊拉去教堂拍攝,或是到充滿十字架的墓園取景。就算沒有受過正統美學的教育和訓練,一般我們人的眼睛都還是會憑直覺分辨出好跟不好,美與不美。每當我看到猶太人逃難的紀錄片時,我就深感訝異,五、六十年前猶太人逃難時的穿著,甚至在市區被德軍集體遣送時的服裝都是很整齊,有一定的素質:男性都穿西裝大衣,戴帽子;女性則都會拿個小皮夾,或拎個皮包之類的;也沒看到任何一個猶太小孩是打赤腳的。此時他們的身份是難民,但其民族整體表現出來的教育水平,則很令人敬佩與感慨。猶太人是一個很優秀的民族,這個民族出了許許多多幾乎與其人口數等量的科學家與藝術家,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是很大。我個人覺得他們是個質感很高的民族。我以前在想為何關於二次大戰跟猶太人相關的電影拍不完呢?原來因為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是科學家、藝術家,每個人對美學的追求有基本的素養,整個民族文化的有一定層次的水平,所以這裏麵很多關於心理層麵的故事可以發掘用來拍電影。但關於我們被日軍侵略迫害的電影,至今我還沒有看到一部很好看、拍的有質感的。我常在反思,到底是因為我們的電影工業不強,還是因為種族的心理層麵很膚淺,沒有東西可以發掘的?如果你個人不要求與累積身為人的質感,最後極可能就會影響到整體文化份量的累積。  

 舉個最極端的例子。假設一百年前有顆隕石從外層空間掉到地球,剛好就落在中國的正中央,整個中華民族從此消失了,但旁邊的國家都完全沒有被波及。那麽回過頭來看百年後的今天,現階段世界上各項的科技文明,與現代化的生活水平都還是會維持著,沒有絲毫的影響。並沒有因為我們消失了,整個人類文明倒退一百年。現代文明會不中斷的持續,還是一樣會發明手機、DV、電話、網絡、飛機和汽車等,所有的物質文明一樣都不會缺少。因為一百年前,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處於十分衰落的境地,對世界的文明進展並沒有太大的貢獻。簡而言之,假設一百年前中華民族徹底絕滅了,我們來看現在的科技文明,也不會缺少了什麽東西。還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都知道,當你學習晉升到某個階段時都會直接讀英文原文書,尤其是醫學、數學、物理、化學等領域。也就是擺明了說,近代的漢字文明有其嚴重的斷層,讀到某些高等教育時,漢字就完全無用武之地,再也無法提供學習所需的養份了。  

 教育是提升民族質感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如果一個民族不重視現代化的教育,對自己的傳統文化又缺少認同感,長期以往,教育的資源分配不均,造成本國人民的素質參疵不齊,你可能人口很多,但並沒有等量的優秀。當然在座的各位同學無庸置疑的都很優秀,是金字塔頂層出類拔粹的北大學生,但若跟內地龐大的人口數相比,人數還是少的可憐。反觀猶太人,猶太人大概是世界上種族質感最高的民族之一了。猶太人雖然顛沛流離,去很多國家都被歧視,受到很多限製,比如不得從事什麽工作等,但在這種環境下,他們反而更努力地去維係與鞏固自己的傳統文化,對自身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很強。一個民族一定要對自己文化有很強的認同感,才會塑造出自己的風格,形成自己的美學觀,這無形中也帶動了國家創意產業的發展。我今天強調的是,如果個人不重視與提升自己的質感,不管是在教育訓練、穿著打扮、以及美學設計等各個方麵,那麽你我這個沒有質感的個體,將會像癌症般慢慢的影響它周遭的人事物。最後,影響到一個團體、一個公司、甚至一個城市、一個社會,以及一整個民族。   

 我希望大家先從重視自己本身所謂“華人”的民族氣質與質感開始。除了使用與欣賞國際名牌的質感外,同時也要了解那些品牌之所以能夠在國際市場屹立不搖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對美學品味的追求從不懈怠。你不能隻是為了暴發戶式的證明你穿戴得起名牌,但卻對自己服裝上的褡配品味完全不會,或者根本不協調。名牌在你身上反而呈現出俗豔的質感。例假日時我自己常在台北郊區開車閑逛,眼睛每次總會停留在剛剛驚鴻一瞥路過的日式官舍、閩南式四合院,以及古厝周遭景色調性很一致的風景上。如果你可以在一百年前就展開環繞全球性的自助旅行,那你肯定是很幸福的,因為那時還沒有全球化,所有國家的建築都具備濃厚的本民族特色。譬如你到了越南的河內,看到的就是越式風情;到東京,看到的就是和式建築;不論去到任何一個國家與民族,他們穿的衣服和城市的建築都有著很鮮明的本民族特色。這時你看到的是一個完整的,傳承自身文化的國家,沒有外來的文化雜質,整座城市,不論是傳統建築,人民身上的服飾,其文化的調性都很一致,可以想象那真是一種鋪天蓋地屬於本民族極致美學的畫麵。

但現在因為全球化的緣故,所有民族的傳統服飾、所有國家的建築、所有的價值觀、所有的美學幾乎都被現代化了,也就是所謂的西化,大家都采取同一種標準在看事情。像工廠同一套模具的輸出品一樣,城市與城市間的建築,人民與人民間的穿著,格局越來越像,打扮越來越一樣。我覺得這真的很可惜,很多不同文化體係的美不見了,很多獨特的思維也就會跟著消失了。我們會重視物種的滅絕,假如青蛙、蝴蝶消失了一兩個品種,就覺得很可惜。可是對於自己的文化、語言、文字正在快速的消失,我們難道就沒有查覺那裏不對勁嗎?沒有任何警覺嗎?   

我一直都很喜歡漢字,尤其是傳統的繁體字,是因為漢字是現今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其它所有的文字都是拚音文字。不論是從拉丁文衍生出的法文、英文、德文,或是中東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文,或是我們亞洲近鄰的韓文、泰文、以及日本的假名等,這些全都是以字母為發音基楚的拚音文字,地球上現還在通用並且流傳的活文字裏,唯有漢字是唯一一種尚在使用的表意文字,這是一項何等驕傲的事情啊!在現今強調物種多元、文化多元的國際社會,相異於基督教文明與回教傳統的東方文化,其地位顯得很特別。維護中華文化中獨一無二與無可被取代的特性,更顯其有意義。最後懇請大家重視今天所討論的議題,當一個有質感的華人,就從你我間的改變開始……謝謝大家!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