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時:笑聲淚影中的苦難和智慧
(2007-12-05 08:20:44)
下一個
袁偉時:笑聲淚影中的苦難和智慧
發布者 siyu 在 07-12-05 08:49
請您惠顧讚助商
鼓勵其長期支持CND
Quality Brand!
CND Amazon
Cameras, Books...
袁偉時
“學問有一半是在閑聊中得來的。”1956年,我訪問劍橋大學,一位教授請喝下午茶時說的這句話,一直未能忘懷。的確,許多思想火花是在自由交談中激發的。不過,在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威脅無所不在;久矣哉,不見汪洋恣肆放言無忌的閑聊!拜讀懷宇的《訪問曆史》,眼睛為之一亮的,是從頭到尾都是睿智的閑話!
剛滿而立之年的懷宇很挑剔,找的盡是滿腹經綸的老頭老太,而且功課做得那麽好,讓老人們一一敞開心扉,把埋在心底的陳年故事,向這個忘年交傾訴。“文不在茲乎!”這些耆宿大都是華人學術文化界的頂尖人物,那些仿佛不經意的交流,記下那麽多20世紀中國知識人的甜酸苦辣,留下了20世紀中國學術文化苦難曆程的生動側影!
揭示現代學術文化製度的靈魂
一部20世紀中國學術文化史,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現代學術文化製度建立、發展和被摧殘的曆史。
別怪老人懷舊,這不是病態的嘮叨,是昔日的自由造就了他們的輝煌。
以大學來說吧,入學雖然要考試,但是對有特殊才能的,破格錄取是常事。轉學、轉係自由,選課也自由,真正的大師就破繭而出了。史學名家許倬雲念大學本科,從外語係轉到曆史係,選課橫跨四個係,有五門課隻有他一個學生。吳冠中的畫,動輒幾百萬乃至上千萬,但是,他原來讀浙江大學附設工業學校電機科,16歲那年參觀杭州藝專,入了迷,堅決停學再考,一代大師開始上路。
劍橋、牛津,夠牛了吧?她的靈魂就是自由:“劍橋之所以為劍橋,就在各人想各人的,各人幹各人的,從無一人過問你的事。”(48頁)這曲自由散漫頌,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林語堂、徐誌摩都唱過了。他們揭示的無非是現代大學和現代學術文化製度的核心價值。沒有這樣的自由散漫,一代代敢於突破陳規陋習的傑出人才,不可能破土而出。
研究現代化的著名學者金耀基先生有一個發人深省的論斷:“有人說,21世紀是中國世紀,我認為,如果沒有50到100間第一流大學的話,這是癡人說夢。歐洲成為歐洲世紀,美國成為美國世紀,都跟這有關係。”(33頁)這是世界現代化的一條重要經驗。不言而喻,除了優秀的教師和完善的圖書、設備以外,第一流大學的標誌就是自由。何兆武、鄒承魯等當年西南聯大的優秀學生說及自己的成長,無不認為關鍵就是有自由!在國民黨黨化教育的高壓下,是他們的老師和校長,以“鐵肩擔道義”的情懷,保護了一方淨土。
人們喜歡談論文化斷裂,叨念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其實,傳統文化麵臨的難題,是如何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被削弱的部分畢竟是我們熟悉的東西,補救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就學術文化而言,最嚴重的斷裂在於1949年以後,中國與世界學術文化主流的聯係被斬斷;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一係列學科消失;即使勉強存活的學科,掛帥的也是以領袖語錄定是非的前現代意識形態。這些現象背後,是對何謂現代大學和現代學術文化的不同認知。
為何這些飽經風霜的智者那麽珍視自由?許倬雲先生說得很沉痛:50歲以後自己的思想變了,“我覺得不能盲目地愛國,我要關懷全世界的人類跟個別人的尊嚴。……到50歲,我理解到多少罪惡都是以國家之名進行的。”(12頁)話說得有點驚世駭俗,這可是難以計數的生命和血淚換來的。蘇聯劍拔弩張地批判世界主義、人道主義,後果曆曆在目。隻有堅決維護全人類利益和公民個人尊嚴的人,才是真正的愛國主義者。
野史閑話中的真實
中國有官方修史的傳統。但是,經過意識形態過濾的“正史”,幹癟、歪曲,俯拾皆是;鮮活和真實的曆史往往要到野史中去淘揀。懷宇仿佛不經意的閑聊,就留下一些彌足珍貴的史實。
抗日戰爭期間擔任經濟部農本局重慶辦事處副主任(管轄四川)的周有光先生說:“打仗最怕後方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我們借用美國的辦法,通過金融,幫助地主、農民維持農業生產。所以,抗戰八年,後方沒有糧荒,沒有棉花荒,可以說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應當說還是成功的。”(107頁)
無獨有偶。俞大維先生1985年回憶:“抗戰初起,我接兵工署長,督導全國兵工廠,生產槍炮彈藥,任期約12年。對日戰爭,大小戰役之不利,無日、無時、無地無之。可堪告慰者,戰況再如何不利,尚無人抱怨:‘彈藥沒有了!’”(《俞大維先生年譜初編》1792~1793頁,1996年,台北)
兩老的親身經曆是抗日戰爭史的重要一頁,是以往研究甚為薄弱的領域。正如懷宇在序言中說的,記憶往往不可靠。周有光先生的回憶就有不準確之處,1942- 1943年間河南、廣東大旱,有過人吃人的慘劇;“沒有糧荒”雲雲,顯然不符合實際。但是,就周先生熟悉的四川而言,卻是真實的記錄;作為抗戰最重要的基地,這樣的成就,可謂來之不易,彌足珍貴。
說真話要有對任何事都淡定的平常心。黃永玉說得好:“對人生從容一點,別囂張,苦也別囂張,得意的時候更不要,這需要修養,有知識的修養,也有人生的修養。”(197頁)滿臉“國家意識”的人,缺少的就是知識和人生的修養,他們的言談不過是千年中國滿口仁義道德的“道統”的繼續。像創造了《讀書》輝煌曆史的沈昌文那樣慣於經常嘲笑自己“無知”的人,倒是真正的智者!
明亮的鏡子
由於“上蒼的安排”,滯居京華的香港著名文化人羅孚成了《讀書》的專欄作家,一篇《你一定要看董橋》(17頁),標誌著香港的文化信息從此汩汩流入內地。沈公語焉不詳,懷宇長達13頁的專訪:《我行我素我羅孚》,談到“沈昌文談起當年請羅孚為《讀書》寫稿的故事,簡直可以入武俠小說。”(54頁)雖然讀者依然看不到沈公入山訪求武林秘笈的曲折曆程,但在懷宇生動的訪談中,曹聚仁、聶紺弩、夏衍、金庸、梁羽生、徐訏、林風眠、董橋和羅孚自己在香港的趣聞軼事,繪聲繪影,展現了香港文化的重要圖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書中記錄的倪匡的故事,為什麽在內地無所作為的人,到了香港成為著名作家?這是環境造就人的故事。
當人們沾沾自喜之際,照照鏡子大有好處。這幾年香港的大學開始和北大、清華搶尖子了,歐美澳洲等地的中學也到中國來向中學生招手了。沒有競爭的壓力就沒有質量的提高,也缺少改革的動力。當懷宇問金耀基先生:“留學對中國學生來講,是不是很重要?”“我覺得很重要,尤其是當我們自己的大學製度還不是非常強的時候。”(27頁)這部書海闊天空,沒有嚴密的係統,但貫穿始終的是落後和先進的強烈對比。它不愧是21世紀中國人的《警世通言》。
最後還要說一句:這部書在處處智慧閃光的同時,文字流暢、生動,開卷有益!
《訪問曆史———三十位中國知識人的笑聲淚影》,李懷宇著。
□ 一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