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金陵客: 孔子為什麽不患抑鬱症

(2007-10-16 21:20:24) 下一個

金陵客: 孔子為什麽不患抑鬱症

送交者: Box 2007年10月15日12:42:54 於 [兒童成長]http://www.bbsland.com
 



  既然自己一心一意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境界,當然不會去和別人攀比生活中各種待遇,就是處處吃虧,那又怎樣?所謂“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有調查說,中國目前大約有抑鬱症患者3000萬人。又有調查說,北京地區大學生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3.66%。另有專家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判斷,存在抑鬱狀態的人高達30%。當此抑鬱流行之際,有學生問我:孔子生活的時代,生存競爭不算不殘酷,收入差距不算不眩目,公共安全和社會變遷不算不讓人焦慮,讓現代人無比鬱悶的所謂“比較和落差”,孔子一天也沒能躲開過,而孔子為什麽不患抑鬱症?

  孔子生當亂世,不管遭遇如何變化,始終心理平衡。《論語·述而》說:“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這幾句話,李贄《四書評》謂為“一幅畫”,梁漱溟《孔家思想史》則說“是表示孔子生活的態度很樂的樣子”。錢穆《論語新解》翻譯說:“先生閑暇無事時,看去申申如,像很舒暢。夭夭如,又像很弛婉。”麵對落差,他信仰堅定,既不攀比,也不自卑,“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裏仁》);麵對競爭,他性格堅毅,既不脆弱,也不焦慮,“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麵對誘惑,他操守堅貞,既不媚上,也不媚俗,“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麵對挫折,他誌行堅忍,既不怨天,也不尤人。他自我評價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一個“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怎麽可能和抑鬱症沾上邊呢?

  孔子生活的時代,貧富差距不小。當時有“富於周公”者,知名度似乎也不亞於比爾·蓋茨。對此類人,孔子既不一味羨慕,也不一概鳴鼓而攻,而是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舉一個例子,應該如何看待“有馬千駟”的齊景公?《論語·季氏》說:“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李禺頁《四書反身錄》由此解釋說:“齊景千駟之馬,何如夷齊西山之薇”。可見,在孔子心中,得到人民愛戴和懷念,比“有馬千駟”重要多了。可是,他對學生的生財本領卻並不反感。《論語·先進》記載他的話說:“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臆,猜測)則屢中。”羅家倫《創造與占有》寫過一個“弄錢的天才”格林夫人(Mrs.HettyGreen),1906年81歲死在紐約時,遺產在1300萬英鎊以上,據說還另有半數不知下落。羅家倫稱“她有‘億則屢中’的本領”。可見,這個“億則屢中”多麽難得,而孔老先生對自己的學生能夠“億則屢中”又是多麽欣賞。

  孔子從不諱言財富。他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論語·述而》)看來,隻要收入好,他對工種並不挑剔。但是,他更堅持自己的原則:“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裏仁》)。他從不以富貴為人生最高目標,不以奢侈享受為幸福生活,從不因生活的困頓而影響自己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因此,他認為應該“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而》)。蔡尚思《中國思想研究法》第七章分析說:“孔子教人不必飽、不必安,並非教人不必食,不必居,所以是至低限度的,而非完全不必要的。質言之,我們要信奉唯物論,但不可把它和物欲主義混為一談。”孔子認為顏回對這個問題處理得相當好:“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傅聰說:“為什麽孔子喜歡顏回,事實上,顏回不是他最聰明的學生,也不是最勇敢的學生,也不是最會辦事的學生,可是他最喜歡顏回”;“顏回就有這種氣質,就是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既然自己一心一意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境界,當然不會去和別人攀比生活中各種待遇,就是處處吃虧,那又怎樣?所謂“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論語·述而》),道理就在這裏。

  孔子憑什麽不患抑鬱症?是因為他把信仰表現在行為上,把操守表現在實踐中,一生表裏如一,言行一致。這恐怕是當代人最缺乏的品格。《論語·雍也》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不違背,即“不逾距”)矣夫!”“弗畔”二字,既可以看成是孔子的自我約束,又可以說是孔子的修養成就。同時,似乎也可以說,這是他不會有抑鬱症的根本原因。

http://digest.creaders.net/articleViewer.php?atid=277591&id=282196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