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蘊涵中國傳統文化的五大經典著作zt

(2007-08-21 18:57:44) 下一個

 
蘊涵中國傳統文化的五大經典著作

傅佩榮

我在近年來致力於重新解讀中國傳統的經典著作,雖然辛苦但獲益良多,並有幸能深刻體認中國傳統文化之真、之善、之美。以下是我對《易經》、《老子》、《論語》、《孟子》、《莊子》這五大經典的一些自己的概要的見解。



一、《易經》

易經是中國古代智慧的泉源。它由天地萬物的變化規律,找出人生行為的準則。但是在占驗吉凶的背後,是對人們修德的期許。

《易經》裏麵出現的占驗之辭,大約有九個等級,從最好到最壞,依序是:元吉,大吉,吉,無咎,悔,吝,厲,咎,凶。其意思是:最為吉祥,非常吉祥,吉祥,沒有災難,懊悔,困難,危險,災難,凶禍。當然,這要看一個人處在什麽時位而定。“時”為時間,引申為人生的階段、客觀的情勢、主客之間形成的時機以及個人對時機的感受。“位”為空間,引申為個人的地位及處境以及他與其他人之間的相對關係。人的吉凶禍福,一半是由時與位所決定,有如命中注定的客觀條件;而另外一半,則取決於當事人自己對時與位的認識以及由此而采取的響應行動。說“《易》為卜筮之書”,隻說對了一半;因為當卦辭爻辭揭示吉凶時,後續還有每一個人修正或改變命運的彈性空間。

  更重要的是,六十四卦形成一套完整的人生密碼,其中首尾相應,福禍相倚,甚至吉中有凶,凶中帶吉;在你才陷入懊悔情緒時,隨即出現生機;在你正想額手稱慶時,危險卻已悄悄逼近。然後再總結這一切為:自我意識的覺醒,自我責任之提升,德行修養的必要以及樂天知命的智能。人生遭遇雖有一定的步驟與結局,但是苦樂卻是個人的德行、智能、能力所左右的。德行修養是離苦得樂的最佳保證;智能覺悟使人顯示整體而根本的視野,不為苦樂所困;能力卓越的人立即采取行動,或是改變環境,或是自我調適。《易經》全書再三著墨的,正是期許人強⒄餿矯嫻淖試礎?/FONT>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習慣了《易經》的許多啟示。處於逆境中,會想到否極泰來;前無去路,會希望剝極而複;看到社會亂象,則要求革故鼎新;遇到分配不均,則知道有損有益。每一卦都有好有壞,如果尋找六爻皆吉的,大概隻有謙卦了。人有真才實學,又能謙卑自處,那麽還需要占卜嗎?“善為易者不占”,真正懂得《易經》道理的人,是不會去占卜的。占卜的結果若為吉,你還是要腳踏實地活在每一個當下;占卜的結果若為凶,那麽你想盡辦法避開之後,占卜豈非失靈?這是最簡單的“算命悖論”,既然如此,何不增強理性能力,學習《易經》的義理呢?《易經》所展示的是無限寬廣與豐富的世界,隻要做到“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人生必將逢凶化吉。



二、《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經》)向來是一本難解的書,而其關鍵即在於“道”字。一方麵,“道”是無所不在的,而“德”是萬物“得之於道者”,所以說“道生之,德畜之”;另一方麵,“道”又與萬物截然不同,因為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這兩種性質可以分別稱為“內存性”與“超越性”,亦即:“道”是既超越又內存的。掌握了這一點,才可以進而發揮老子的無為觀與自然觀。譬如,何以無為?因為,“無為而無不為”,人又何必自尋煩惱?又如,何謂自然?“自然”即是自己如此,一切本來就會走上正途,合乎“道”的運作模式。

所謂“道”,是指“究竟真實”而言,亦即萬物的始源與歸宿,萬物的基礎與動力來源。這樣的道,當然超過人類認知的能力及表述的範圍,所以說:“道,可道,非常道。”又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既然如此,那麽老子又是如何知道的?他憑借的是:“致虛極,守靜篤。”意思是:追求“虛”,要達到極點;守住“靜”,要完全確實。靠著虛與靜,無異於排除感官與認知的分辨作用,化解欲望與行動的具體作為,然後再覺悟那由“道”而來的“永恒的與無限的層麵”。可見,老子的修養方法是虛與靜,由此孕生智慧,可以“觀”天地萬物的真相,然後肯定“道”是究竟真實。以道為本源,則人生的困境與虛無之感可以化解於無形。

道家采取釜底抽薪之計,突破人類中心的格局,從永恒的與無限的層麵來觀察,發現一切造作都是無謂的盲動與執著,不如點破而化解之,以無心的態度順其自然。依此觀之,萬物的變化不再使人困擾,萬物的有限也不再使人遺憾。從體驗“真實”出發,可以抵達“審美”之境,因為心靈敞開,無所不容,天下又豈有不可欣賞之人,又豈有難以欣賞之物?



三、《論語》

閱讀論語是一件愉快的事,自由沉潛其中,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更是我生平樂事,閱讀論語就是了解人生何去何從的方向,也就是正確實現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孔子思想能夠跨越時空局限,突破語文、種族與宗教的藩籬,受到有識之士的一致推崇,主要是因為其中包含了幾項因素,如溫和的理性主義,肯定人類可以借由教育與學習而施展潛能,如深刻的人道情懷,強調人我互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樂觀的人生理想,相信德行修養是人人可以達成的目標,並且因而可以活得快樂而有意義。以孔子思想為立足點,人類既不會毫無抵抗地隨順俗化與物化的浪潮,也不會因為宗教信仰的差異而形成尖銳的對立與衝突。

《論語》所蘊藏的普世價值正在發出耀眼的光芒,不僅如此,在當前大家迫切需要又束手無策的“生命教育”的課題上,《論語》也提供了簡明扼要而完整生動的架構。孔子以身教的方式,見證了生命的主體性與主動性。任何人隻要真誠,就將覺察內在的力量在敦促自己朝向完美人格的目標前進。由於這個高貴的目標,人可以化解現實的困境與壓力,常保心中的喜悅。人生由平麵的生老病死,轉化為立體的日進於德,在價值的層級上攀升,並且可以銜接於信仰的終極關懷。學了《論語》之後,人不但會珍惜生命,還會燃起奮鬥的意誌。



四、《孟子》

孟子身處亂世,當時天下七國爭雄,盛行合縱聯橫之權謀,而孟子卻知其不可而為之,與君主對談仁者王道,論辯滔滔,宏大深刻。孟子主張“思誠者,人之道”,隻要真誠,就可以體驗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培養“浩然之氣”,由此活出人格的尊嚴與偉大。

孟子與當時手握大權的諸侯見麵時,當然明白這些諸侯想要的是什麽,是富國強兵,是稱霸天下。結果,他所提供的卻是仁政。一個人怎能如此“對牛彈琴”而依然充滿自信呢?這就有賴於口才了。孟子的口才來自豐富的學識與人生經曆。他隨口引述《詩經》與《書經》,顯示超強的記憶力,因為這些資料是大家都接受的古代智能,所以具有高度的說服力。他還能靈活運用,把古典引入現實處境,讓諸侯無言以對,隻能茫茫然地點頭認可。

  孟子的仁政並非純屬理論,而是要由經濟政策著手,對農業社會而言,百姓隻要平安度日,得以養生送死無憾,然後加以適當的教育,提升人倫秩序的水平,國家自然上軌道。要推行仁政,國君必須減輕賦稅,照顧百姓,或者就抓緊四個字:“與民偕樂”。君民同心,天下怎能不治?孟子反複說明如何進行經濟改革,但是並未引起共鳴,因為若要與民偕樂,則諸侯首先就得放棄“作威作福”的各種特權,還須克製“好色、好勇、好貨”的無窮欲望,然後呢?再經常聽取孟子的教訓。

 但是,孟子光是以辯才取勝的嗎?當然不是,他主要是靠圓熟的思想係統。他憑什麽再三強調“仁者無敵”?因為百姓歸向仁者,是出於無法遏阻的天性。那麽,人的天性是什麽?  孟子所說的是:人心有四端,從這四端引發、充擴、實踐之後,才有“仁、義、禮、智”這四種確定的“善”出現。因此,他一再使用“火之始燃,泉之始達”、“水無有不下”等比喻來描寫人性,意思是要肯定:人性是一種動態的力量。人隻要真誠自覺(思則得之),立即會發現行善的力量由內而發,要求自己行善。我稱此一說法為“人性向善”。把握這一點,才能明白孟子談修養、談養氣、談知言、談政治經濟、談治國平天下的一切理論。確立這一點,人生重心立即由外轉向內;人生價值也隨著主體而確立,但是並不因而忽略“天”;人生快樂自然不待外求,並且可以清楚地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五、《莊子》

  《莊子》共三十二篇,文字靈動,造境瑰奇,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性經典。被清代金聖歎列為六大才子書之首。書中很多篇章,以寓言故事表達不同凡響的哲學,使人向往更真實、更自由的人生境界。

  莊子認為,人生總是有路可走;並且,外表看來越是困頓,內心卻可能越是自在。人的特色,首先即是認知能力。認知若有偏差,立即引發層出不窮的欲望,追逐外物而無法回頭,終身勞苦而難以快樂,就像與自己的影子賽跑一樣,沒有得勝的機會。同樣的認知能力,也可以由外在收攝回來,了解人的心智是怎麽回事。人的心智在交往互動的過程中,通常稱為勾心鬥角,再配合世俗的價值觀,形成一個天羅地網,很少有人可以幸免於難。

  當然,莊子不同凡響。他的策略是:先區分內與外,再重內而輕外,然後有內無外。內是指自我的心靈世界,外是指有形可見而變化不已的外在世界。其次,要有一係列的修行過程,譬如《大宗師》所謂的“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死不生”。我們恐怕連第一步都做不到,那麽不妨直接取用他的名言“外化而內不化”(《知北遊》),外在的言行與世俗同化,內心保持對“道”的體認。“道”是“究竟真實”,任何與“道”相關的,都與“真實”相涉,因此“內不化”也就是不放棄真我。

  人的心是能量的中樞,既充滿活力又善於感應。修行即是修心,心要靜要虛,虛則生出光明,可以與道互相呼應。這時,心就成為靈台,轉化為“精神”,從有形的能量提升為無形的、神妙的、自由的生命,可以與造物者(“道”的別名)同遊。我們向往此一境界,所以認真閱讀《莊子》,即使這本天下第一奇書實在難以卒讀。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