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瑟來路

蕭瑟來路另有筆名長弓、長風,以寫作自娛。喜愛廣交四海筆友。
正文

盧家拐的姑娘

(2007-01-29 11:16:56) 下一個

盧家拐的姑娘

五月暖風熏人的日子,我和朋友訪問當年紅遍全國的“紅旗渠”。1960年初,河南林縣人民用雙手打通太行山,修築了1500公裏的山間河道,引來漳河水,解決了千年缺水的苦境。一位帶領農民修建紅旗渠的農村幹部,就因為過度操勞累死在工地上,才二十幾歲!

這是河南、河北和山西三省交界處,靠河南這邊有一個村莊叫盧家拐,大約有百十多戶人家,都姓盧。那位挎著拍立得相機兜客拍照的姑娘,就是盧家拐的。她眼睛大大的,剪著短發,雙頰紅撲撲的就是那種長年經曆風沙的北方姑娘的模樣,問客人要不要拍照時還有點害羞。

交談中知道姑娘二十一歲,結婚不久,也就嫁在了盧家拐。

“那不是近親結婚嗎?”同行的朋友問。

姑娘不好意思低著頭說:“出了五代就沒啥了吧。”

“怎麽不出去鄭州?”

姑娘說,沒去過那麽遠。

“那你最遠去過哪裏呢?”

“安陽,”她的眼睛裏滾動著靦腆,卻讓我們大大吃驚。因為林縣就屬於安陽,是安陽底下的一個縣;這個二十一歲的鄉村姑娘,還沒有出過家鄉大門。

她說,聽說過鄭州,但是沒有錢去,原本想靠拍照賺點錢補貼家用,但是太行山還不是旅遊熱點,客人少,在這一塊地麵上像她一樣拍照的女孩卻有二十幾個。而遊客們大都攜帶數碼照相機或攝像機,越發顯出她那拍立得老舊機子的尷尬。

聽了這個盧家拐女孩的話,我們都無話可說了。我們收起自己的相機,擺好了姿勢,讓她拍了好幾張“快照”,把太行山的景色留在她拍的相紙上。

我登上太行山巒,眼望腳底下蜿蜒的漳河水,河邊通往山西的高速公路,散布在河灘上的村莊,和田野間即將成熟的小麥,忽然覺得世事滄桑,人生寶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JanetSong 回複 悄悄話 蕭兄,

看了幾篇你的文章,覺得很喜歡。雖然我不是學文的,但相信凡能打動人心的,便是好文。還感覺到你的文章很自然,隨手都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