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子不是魯班發明的
去年五月,在去太行山的路上經過河南安陽。安陽是曆史名城,曆史上三千多年以前的殷代就定都在安陽。世界聞名的甲骨文就是在安陽出土的。我去了殷墟博物館,看到了一件出土的小青銅片,那是
啊!多少年來,中國小學課本上不是說鋸子是魯班發明的嗎?說他有一次上山,被一種帶牙刺的野草割破了手,回家後就發明了鋸子。這篇課文告訴孩子,知識是從實踐中得來的。
魯班是春秋魯國人,距今不過二千年左右,而殷代距今已有三千五百年左右,說鋸子是魯班發明的,實在荒謬太多。史書上也沒有魯班上山被帶刺的野草割手的記載,這其實是後代文人想象出來的一段精彩故事。這種故事還有很多。
我們都知道兩萬五千裏長征,那是一次悲壯的軍事大轉移,曆時一年。到達陝北後,有一天,毛澤東跟紅軍秀才陸定一聊天,毛問:我們這次行軍,走了多少路呀?陸說:主席是問中央紅軍還是各路紅軍?毛說:應該是主要的各路紅軍吧!陸定一低頭掐指計算,回答道:大約一共走了兩萬裏吧!毛沉思了一下說:兩萬裏太整數了,不如說兩萬五千裏吧!這就定下了兩萬五千裏長征的說法。(見陸定一回憶長征一書,原文不記得了,大意是這樣。)其實這裏麵就有五千裏水份。可是從來沒有人質疑過。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哲學領域還提出過一個命題,叫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命題,在破除教條、解放思想的運動中起過很大的作用,但是它並不是科學的。因為,人類對真理的認識,能夠經過實踐來檢驗的,據說還不到 5% 。例如宇宙演化,就根本無法從實踐來檢驗。不能檢驗的真理實在是太多了!可是沒有人會去想這個問題。
還有 “內容決定形式”的理論,其實也是錯誤的。西方現代哲學中,認為形式是最重要的,因為形式可以規範內容。這個形式,可以大到宇宙規律,社會製度,人治法治,等等,也可以小到生活中的規矩。有一位作曲的朋友對我說:在音樂界,形式是絕對第一位的,許多好歌就是因為它的曲調優美而被人們傳唱的,並不是歌詞的內容有多偉大。
蒙昧和無知是落後的親生父母~~~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