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往往不壞到底是不會好轉的
(2007-02-27 14:52:11)
下一個
事情往往不壞到底是不會好轉的
我一貫不舍得買書。我可能是實用主義者,以為書讀了就沒用了,所以不值得買。當然也中了那“買書不如借書,借書不如抄書”的毒。我雖然一頁書都沒抄過,卻也買了一些書。印象尤深的是我那套《三稀堂》,印刷之前就毫不猶豫地預定啦。那還是上大學的時候,錢可是特別的緊啊!後來出國,我就把所有學術書都給同學了。那套《三稀堂》就放我父母親那兒了。結果我弟弟為了討好他的女朋友把我那套《三稀堂》借給他的愛好書法的未來的老丈人啦。大家可以想象,可苦了我那《三稀堂》啊,給搞的墨跡斑斑。為此,我還跟弟弟發了一通火呢。最後我把我那套《三稀堂》背到美國來了。按現在的標準,我那套《三稀堂》無論在規模、裝訂和印刷都是非常粗糙的。但是它就在我的床頭,偶而翻一翻還是有忘卻這機器世界的效果的。
我的另一個一貫不舍得買的東西就是衣服。大學加研究生加留校教書我都是穿著父親給的他當年的一套呢子中山裝。一冬不洗不換,春暖花開就在洗衣粉水裏泡它幾天,揉一揉再涼幹,準備下一個冬天。夏天當然好過了。這個習慣到了美國以後不知怎麽地,一下子就改了。老美和港台同胞都以說我不像中國來的當奉稱話。這當然是原因之一,我被叫和參加老美的活動也比其他中國留學生多一些。後來娶了個白人,省了男女男。再後來沒法一起過了就離婚啦。別提它啦。我把所有東西都給了她。
我收集的一些毛主席像章都讓她拿去啦。也怪我寫合同的時候忘了提啦。文學城這裏大家是知道我對毛主席的熱愛和崇拜的。但是,不管怎麽樣,反正我自由啦。
自由啊,自由。到現在我才認識到金錢的價值或叫意義。因為,絕大多數人的金錢的物質價值或叫意義對我吸引力不大。金錢的物質價值或叫意義還不足以使我為之奮鬥。現在我終於認識到金錢的價值或叫意義啦,那就是:自由!但願為了自由這個目標,我能早日獨立。反正不成功,時間幫助我們所有人成仁是沒有問題的。
當年我從書和衣服上省下來的錢都讓我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鐵道部啦。那時候雖然條件差,但是我還能忍受。由於一切都很便宜還不太擁擠,當年的遊山玩水可是比較自由的。
我走了很多山見了很多寺聊了很多人,其結果就是吸收了很多補課言傳的智慧。雖然偶而這些經曆會發出幾個看得見的光亮。
剛才回玄淡泊宗時寫了“滿清天之將傾非一或幾人之力可扶。事情往往不壞到底是不會好轉的”的話。
“事情往往不壞到底是不會好轉的”這句話讓我想起當年在昆明的《tan zhe 寺》(很慚愧忘了那兩個子啦)跟一位老和尚的談話。我去寺廟當然也會象大多數人那樣看寺廟。我還專門找寺廟裏的人聊天。
我在《tan zhe 寺》就碰到了一位老和尚。我跟他聊了一會兒天。我們聊了亂七八糟很多東西,我都基本忘了或想不起來了,反正是複述不出來了。我隻記得或可以複述其中唯一的一個片段是當我問他寺裏的羅漢雕塑好像挺幹淨挺新的時候,他告訴我那是最近才修複的。他說原來的在文革中給連燒帶破壞了。
我當時以我當時的水平就馬上做出拍馬屁狀表示遺憾。可人家老和尚不僅根本不吃我那一套,反而就像沒事似的說那些羅漢雕塑幾百年前也被燒過,都是劫,住定了的。我現在還似乎能會議起來那老和尚說那些話時的平靜和安詳就像是在說一片剛剛從樹上掉下來的葉子那樣自然。或許文人們叫那是“舉重若輕”。其實人家老和尚不是“舉重若”而“就是”輕。
逍遙嘛,循環往複,幾千幾萬年在心中,昨日之事又何足掛齒呢?何況古人還沒有我們在地理上“走”的遠呢。
後記:後來了解到毛主席也有拜訪寺廟人等的習慣時,我還著實竊喜了一番呢。當然啦,毛主席也有拜訪寺廟時一定可以會到高人。而我則完全是碰運氣,碰上誰就算是誰啦。即便那樣,我也是收益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