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驚!四川地震是有預報的

(2009-05-09 17:04:30) 下一個

來自全國12個不同的地震有關部門的28名專家發表學術論文,羅列大量數據,駁斥國家地震局關於四川大地震不可預測預報的說法,強調地震是有前兆和可以預測的。據悉,國務院根據此報告,已下令增加對臨震監測和預報的科研經費。

錢複業和趙玉林夫婦是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退休人員,08年5月11日晚8點至12日淩晨5點之間,他們在電腦旁收到了千裏外四川攀枝花市紅格監測台傳來的異常信號,這個距離北川縣640公裏HRT波監測台出現了特大地震即將發生的臨震預警信號。

北京電腦收到異常信號

他們在冊子上記下分析結果:“5月12日至13日在紅格台方圓600至800公裏範圍內將發生7.9至8.4級地震。”HRT波監測法,就是根據潮汐力諧振共振波的地電測量技術,借助流動通訊的CDMA技術,探測地球表麵活動的電波反應。

他們在今年1月號《中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學術文章中說,因為設在四川、雲南的4個HRT波監測台“其中3個台由於雷擊儀器損壞、導線被偷、台站無維護經費等原因,於2007年底以前先後停測”。

四川監測台無經費停測

停運的其中一站距離震央僅280多公裏,本可捕捉到更準確的數據推斷震央位置,因此無法向上級預報。

文章末段說,HRT波監測法在過去5年準確記錄20次強地震的臨震前兆,包括四川大地震和印尼蘇門答臘大地震(南亞海嘯)等,“有力地表明地震特別是強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預報的,在可預見的將來,實現短臨地震預報是可行的”。

國務院高層重視作批示


該文的發表背景頗不尋常,一是聯署的地震專家人數眾多,來自北京、天津、雲南、四川等全國各地和地震有關的部委和研究機構,都是業內著名的專家;二是研究方法和數據披露詳盡,與官方在對四川地震前有否異象含糊其辭、禁止討論的取態,形成強烈對比;三是發表的時間在國家地震局再三公開表示四川地震不可預測之後,明顯是挑戰官方定調。

據悉,文章發表後,國務院高層相當重視,並作出批示。3月中旬,國家地震局局長陳健民寫信回應他們的建議,對HRT波研究給予肯定。不過,地震局關於四川大地震無足夠臨震前兆難以預報的官方立場並無改變。


明報駐京記者劉進圖報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