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外華人的尷尬與進退兩難

(2009-04-19 01:55:22) 下一個
中國國務院4月6日公布的新醫改方案,引起海外華人的廣泛關注,海外媒體也紛紛予以跟蹤報道。海外華人在高興之餘,也陷入了一種的恐慌之中。新醫改方案不僅直接涉及他們的切身利益,還意味著一部分海外華人必須馬上做出決斷:是留在國外還是馬上回國。

  這一切,源於新改方案中一項規定:拿到外國長期居留的,就不能再享受中國國內的養老醫療保險。這句話從字麵上很容易理解出兩個含義:一是凡是拿到長期居留的海外華人,將來回國將不再享受養老醫療費用待遇,也就意味著無緣於國家的醫療福利,二是對符合這一規定的海外華人來說,將意味著過去已繳納的保費打了水漂。

  加入外國國籍的華人,自然和本規定無關或很小。這一規定影響的主要是兩類人,一是已經獲得長期居留的人,二是即將獲得長期居留的人。三是至今沒有居留的人。這三者恰恰是海外華人的新生力量。

  中國改革開發之前出國人員相對較少,開放初期經曆了一段加速發展階段。2000年以後才是出國高峰期。這期間很多中國公民通過勞務輸出、留學,以及旅遊滯留等形式走出國門。相當一部分人來自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很多人還是下崗失業人員,多數又是40和50找不到工作的下崗職工群體。他們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才搭上了出國的末班車,直接緩解和減輕國內就業壓力。

  在國外,他們中的一部分比較幸運地通過大赦等途徑獲得了正式的居留。目前歐洲國家一般縮短了獲得長期居留居住的年限限製,由6年時間縮短為5年。獲得了永久居留的海外華人當屬出國公民中的幸運兒。正因為這批人混得還算不錯,所以每次回國都會認真處理個人有關保險問題。而新的醫改方案一出台,他們突然發現自己交的那些錢白交了。盡管他們在歐洲已經獲得各種保險待遇,但國內的保險是出國前就辦理的,本來一直順理成章地延續著,沒想到一紙公文就化為烏有。

  如果說這一規定對已經獲得長期居留的人來說不過是損失了一點錢,影響不算太大。但對於即將獲得居留和一直沒有居留的海外華人來說,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接受意大利歐華聯合時報記者采訪的一位來自沈陽的先生,目前正在申請長期居留,不久就可以拿到。對他來說,就是長居到手,國內的養老醫療保險不翼而飛。在要長期居留還是要國內的保險兩個問題之間,他感到自己很難做出選擇。雖然總有一天要回國,但現在好不容易打出一片天,怎麽能舍得走。即使現在回國,又能幹什麽呢!

  每一個中年出國的人,都有著將來回國養老的打算,畢竟故土難離。如果要長期居留的話,就等於回不去了。難道現在能放棄很難得到的長居而回國不成?這位先生希望國內有關部門能夠設身處地為海外華人的想一想,製定有關規定能夠兼顧一下他們的利益。

  當一部分人是持有三四年居留的人,他們就麵臨兩難的選擇。不回去麵臨同樣的保險損失,回去卻又擔心就業問題。他們這樣的年紀回去是很難找到工作的。也許最終還得咬咬牙,就隻好選擇回去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被迫回去而不是心甘情願。

  在保留海外華人雙重國籍的呼聲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新的醫改方案的這項規定確實讓海外華人感到很傷心。醫療保險是一項以國家補貼為主的公民福利待遇,主要是針對本國公民和納稅人,所以,不一定具有本國國籍的人才可以擁有。外來移民在發達國家都可以享受這一待遇,為什麽在沒有放棄國籍的情況下,這一待遇反而在自己的國家要被取消了。相當一部分海外華人,即使不回國養老也會把賺的錢寄回到國內,給國家帶來的稅收並不比國內的同胞少,甚至要多出10倍。目前發達國家的國籍匯款業務中,海外華人的匯款占有相當的比例。

  中國不算這個大帳而隻算補貼給個人的小賬,是不是太小氣了。難道擔心將來會出現中國是全球首富,公民拿著自己國家的養老保險和福利,去不發達國家養老嗎,太高瞻遠矚了吧!

  另外,獲得外國居留權和加入國籍是兩碼事,人還是中國人!無論是想往外推還是往家裏逼,都隻能讓海外華人寒心,與要辦的事情沒有任何促進作用!

  海外華人就是這樣一個夾縫生存的特殊群體。你別看平時又是僑聯又是統戰關心你支持你,你的實際利益和困難並沒有得到關注。你不小心加入了外籍,回國你就得簽證,被人當成是老外。在機場也接受和老外一樣檢查和申報待遇,連填個表格都必須用外語。不過,不動員全國人民為奧運捐款,海外華人要捐照單全收蓋了水立方。那時候沒有人告訴你,凡加入外籍和獲得長居的不可以捐款!一句話,為祖國做貢獻永遠敞開大門,想化國家的錢絕對沒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