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愛的人是人質
(2008-09-06 09:51:25)
下一個
著名老作家魏巍先生逝世了。這對中國革命文學而言絕對是一個大損失。因為像他這樣資曆的老作家在今天是逝世一個少一個了。魏巍先生作為作家,他的作品或許已經不對今天一些年輕人的胃口,可是他的影響卻通過語文課本上的那篇名文《誰是最可愛的人》而深深刻在了幾代人的心裏。可以說,魏巍先生在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內,對青少年的影響,是超文學的。年輕學子們從他的這篇文章中所得到的心靈和精神上的塑造,恐怕要遠遠大於文學上的滋養吧。
這裏,我沒有資格評價魏巍先生的文學成就,我隻想談談他的這個“誰是最可愛的人”。如果評選新中國以來“最有名”和“最有影響”的散文作品,《誰是最可愛的人》無疑會高票入選。如果評選新中國以來各個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無疑仍會高票入選。我上麵說,這篇文章的影響已經超出了文學,意思是:它除了具有一般文學作品都有的特點,更重要的是,它還有著濃烈的意識形態色彩,且代表著那一時期主流的思想傾向和典型的表述方式。“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句話,在一定時期內,幾乎成了一種符號化的話語模式,是那個年代最“時髦”的話語模式。而這種話語模式背後所流露出來的精神導向,極耐人尋味,它穩穩主宰、深深影響和大大決定了中國社會此後幾十年塑造英雄形象和先進人物的方式和手法。
我們知道,新中國在各個時期都有各自“最可愛的人”。自魏巍先生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後,軍人在上世紀50年代到至少80年代末,一直是“最可愛的人”。在某些時候甚至是“最最可愛的人”。除軍人外,我們國家還有一些人也在某個特定時期成了“最可愛的人”。比如農民,我們稱為“老大哥”,是“革命性最強”的一類人;比如工人,他們也是“老大哥”,是“代表最先進力量”的一類人;比如醫生,他們是“白衣天使”;比如教師,他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等。總體來講,我們總是喜歡把某一行業、某一職業或者某一類人神聖化。與此同時,還要選出一些代表性人物來大力宣傳並神化之。我們不妨把半個多世紀以來湧現出的這些代表人物簡單列一列,結果是很有意思的。從戰爭年代和建國以後的白求恩、江姐、張思德、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羅盛教、劉文學、歐陽海、時傳祥、王進喜、張秉貴、焦裕祿、雷鋒,到新時期的蔣築英、徐良、張華,張海迪,再到現在的孔繁森、張鳴岐、徐虎、李素麗、邱娥國、鄭培民、牛玉儒、楊立偉等等。這些人中,有戰士、民警、售票員、售貨員、掏糞工、知識分子、官員、管工、小學生、醫生,大多是普通的專業人士(少數高級官員除外)。
有一個問題需要思考,我們為什麽要將這些行業或者職業以及某些具體的專業人士神化?這種神化除引導社會整體的價值取向的正麵作用外,有沒有負麵影響?我想說的是,在我們神化了這些行業或者職業後,是否意味著其他職業和行業就不那麽神聖了呢?我們說醫生是“白衣天使”,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是“最可愛的人”,那司機是什麽?護林員是什麽?飯店服務員是什麽?播音員、主持人是什麽?演員是什麽?科學家是什麽?最重要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領導幹部是什麽?(他們是公仆。)其實,本質上,他們做的隻是自己的份內之事,即吃糧當差而已,充其量他們做得比其他同行好一些罷了。比如,解放軍戰士,他們的天職就是保家衛國,沒有任何疑義。我們總是不遺餘力地宣揚戰士們的艱苦、奉獻和不容易,但哪個行業的人不辛苦,哪個行業的人沒有奉獻,又有哪個行業的人做起來特別容易?任何一個國家公民都有義務在工作中盡職盡責,這些戰士之所以在荒寒絕域站崗放哨,是因為“曆史”選擇了他們,換了別人也會這樣做。如同兒女孝敬父母不可以用神聖和高尚來標榜一樣,其中更多的是責任。
將某些行業、職業和人群神化,將他們樹為“最可愛的人”,是人為地製造了一種不平等。試想,他們“最可愛了”,是不是意味著別人“不那麽可愛”了呢?再者,這對被神化了的個人也不一定是好事。比如,李素麗和徐虎等人在被評為時代楷模後,平時的一舉一動是不是都是按照模範人物的標準做的?如果有一絲一毫“遊離”於這個標準的行為,又會有什麽後果?他們那些沒有被評為模範的同事們在身邊多了一個李素麗和徐虎後的日子是怎樣的?他們是主動按照李素麗們的標準要求自己呢?還是眼睛隻盯著李素麗他們?我的陰暗的心理告訴我,李素麗們恐怕是生活在一個光彩照人的幸福的火爐上吧!
還有一點也值得注意,我們長期把某些行業、職業和人群神化後,會給廣大人民一個不切實際的心理預期,似乎凡是處於這些被神話的行業和職業中的人都是“最可愛的”。一旦出現反例,人們往往會有種被欺騙的感覺。進而,會發展到對整個行業的懷疑、厭惡,甚至是否定。比如,人們會因個別醫生收受紅包而對所謂的“白天天使說”更加反感,認為受了騙,從而對整個醫生群體產生惡感。
此外,這些代表人物被神聖化和符號化後,往往被我們有意無意地塑造成完人,在道德上似乎無瑕,在行為上趨於完美,甚至在生理上是絕欲的。他們高、大、全、亮、純、正、紅,毫無缺點、完全正確、超凡入聖。總之,他們成了我們國家“最可愛的人”。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使普通老百姓對他們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一直高到雙方都不能承受為止。最後,極有可能會出現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偶像轟然倒塌。今天,人們對某些行業、某些職業群體出現極大的抵觸和厭惡情緒,不能不說與此前我們的大樹特樹無關。說到底,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最可愛的人”,或者“最最可愛的人”,隻有“相對可愛的人”和“不是那麽可愛的人”。大家都是普通人,我們不能自己標榜自己是“最可愛的人”,也不要把別人搞成“最可愛的人”。
作者是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中文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