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之難
很明顯,中國企業存在償還債務問題。“三角債”,特別是以應收賬款形式存在的債務,在不斷堆積。問題的源頭可能是地方政府缺少資金。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非常依賴土地銷售收入和房地產行業稅收收入。這鼓勵它們想盡辦法推高房價,這也是這場泡沫的一個主要原因。
更深層的原因是,過去十年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比重下降,刺激它們去尋找新的收入來源,並最後落在了房地產市場。過去一段時間裏,由於價格較低,大量土地銷售並沒有給這些政府帶來預期的現金流。目前,房地產市場泡沫已經被刺破。開發商不能像以前那樣容易地賣出房子,而且也不能保證支付去年購買土地的應付賬款。房地產銷售放緩也減少了地方政府的稅收。現金緊缺的政府無法付清他們簽訂的合同,合同的債權人也就無法向他們的供貨商支付貨款。
解決問題最快的辦法就是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份額。中國的稅收已經達到曆史最高水平。預算收入可能達到6萬億人民幣(前七個月已經是3.67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的21%,是20世紀90年代最低水平的兩倍。預算外收入會在此基礎上增加30%-40%。國有企業的利潤可能達到GDP的6%。總體而言,政府的金庫收藏了GDP三分之一的財富,或者是國民生產淨值(GDP減去資本貶值)的40%。在過去十年,中國經濟明顯地轉向政府這邊,而地方政府的收入份額相對偏小。
降低政府在經濟中的重要程度,可能解決中國目前麵臨的經濟問題。在此之前,部門間財政收入重新分配可能會提高地方政府償債能力。中央政府現在有實力這麽做。它可以向地方政府轉移財政盈餘,這對解決三角債問題有很大幫助。實際上,中央政府還可以發行債券並通過政府間轉移支付來解決地方政府償債問題。
財政再分配應該與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同步進行。中國經濟增長減速越來越明顯。考慮到出口企業和房地產開發商的資產流動性問題(這兩個行業支撐了中國一半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可能會下滑非常快。一些財政激勵措施可以看做是軟著陸的保障。幸運的是,中國政府有足夠的實力製定這樣的計劃。其中,核心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鐵路網修建。
增效之徑
中國經濟將要麵臨1998年以來最大的調整。疲軟的需求雖有財政刺激加以緩解,也可能要很久才能複原。在供給方麵,成本上升需要用市場手段來解決。大多數調整應該依賴價格機製。許多企業將會破產。但是,更多有效率的企業會替代他們。最終,經濟會變得更有效率。
當一些企業瀕於破產,地方政府的一個反應就是如何拯救它們。不幸的是,這種態度是錯誤的。許多企業因為忽視主營業務、轉向房地產和其他金融交易來獲利,現在出現了問題。由於成本上升讓製造業盈利變得更加困難,許多企業轉向房地產和股票市場,因為這樣掙錢很快。隨著泡沫破滅,它們出現資不抵債。很難估計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有多深。但是,當我去全國各個地方,與當地企業交談,我發現這個問題很普遍。受資產持續貶值影響,未來12個月,銀行間的不良貸款會大幅增加。問題十分嚴重。
解決方法是什麽呢?問題是昨天造成的,我們現在改變不了問題存在的事實。然而,政府也不能拯救所有破產企業。否則,我們就倒退回計劃經濟和貧窮時代。
相反的,地方政府應該看住那些陷入困境的企業主,防止他們攜帶資產潛逃。這一幕在十年前發生過。相信許多人這次也會這麽做。他們出逃會讓中國損失很大。在逃跑前,他們會從破產公司向境外私人銀行轉移大筆現金,這將讓中國銀行出現更大的窟窿。所以,地方政府花錢營救他們是很愚蠢的舉動。這些錢很可能被偷走。為保護中國金融安全,最有用的政策應該是防止負債累累的企業主離開中國。
中國正麵臨成本上升或者競爭力下降的挑戰。經濟增長複蘇,需要提高效率。當然,提高效率應該在公司層麵上,由價格機製引導。
但是,政策低效率也是一個重要問題。特別是,中國金融係統是中國經濟的沉重負擔。提高金融行業的效率,對經濟增長來講,有顯著的刺激作用。中國應該以提高存款利率作為開端,將存貸差降低到正常的兩個百分點。當然,中央銀行也應該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來使銀行係統正常化。同時,“熱錢”流出給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提供了好環境。
中國股票市場是一個敗筆。上海A股指數在兩年裏從1000點躍升到6000點,然後又在一年內掉到2400點。中國應該徹底改進它的市場,防止未來出現目前的危機。重中之重,政府應該放鬆在市場中的微觀幹預。當法律出台後,市場就應該自我運行。這是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的惟一途徑。
即將到來的挑戰有些令人望而生畏。但是,中國仍然有很多牌可以出。強大的財政和貿易順差,是“硬著陸”的緩衝墊。仍有很多機會可以改善貿易條件。還有很多領域,例如金融體係,有提高效率的空間。隻要政府采取合理政策,經濟在兩年內就會重煥活力。
作者為《財經》雜誌特約經濟學家、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