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定義模板
自定義模板
博客頭圖
最佳顯示效果(980 * 265)
博客背景色
模塊背景
模塊標題背景
模塊標題文字
攝影沙龍
普通
|
寬屏
美圖欣賞
普通
|
寬屏
音樂之聲
普通
|
寬屏
視頻瀏覽
普通
|
寬屏
寵物寶貝
普通
|
寬屏
默認模板
普通
|
寬屏
嘻哈戀人
普通
|
寬屏
科技路標
普通
|
寬屏
雲淡風清
普通
|
寬屏
木製長槍
普通
|
寬屏
時光沙漏
普通
|
寬屏
曾經滄海
普通
|
寬屏
時尚節拍
普通
|
寬屏
政話時分
普通
|
寬屏
佛手天下
普通
|
寬屏
文學城首頁
博客首頁
登錄
注冊
哈哈笑
不會笑?白活了.
首頁
文章列表
博文目錄
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個人資料
kexiaodehenna
給我悄悄話
博客訪問:
最新文章
笑死啦!中國順口溜
毒米如何上了千家萬戶的飯桌
韓寒:需要真相還是需要符合需要的真相
哈哈: 給各位領導拜年!
15歲的女孩子得了性病
人民日報成了國際品牌?我笑得呀......
一妻三妾六兒女的反貪局長
南京也他娘的太冷啦!
想吃無增白粉的麵?再等一年吧!
中國時下的流行段子
文章分類
我的文章
(1253)
歸檔
2007
(473)
02月 (42)
03月 (69)
04月 (72)
05月 (81)
06月 (66)
07月 (71)
08月 (34)
09月 (13)
10月 (7)
11月 (7)
12月 (11)
2008
(391)
01月 (8)
02月 (1)
03月 (2)
04月 (17)
05月 (59)
06月 (75)
07月 (45)
08月 (33)
09月 (46)
10月 (41)
11月 (32)
12月 (32)
2009
(267)
01月 (36)
02月 (24)
03月 (29)
04月 (27)
05月 (32)
06月 (20)
07月 (15)
08月 (29)
09月 (8)
10月 (20)
11月 (6)
12月 (21)
2010
(119)
01月 (11)
02月 (11)
03月 (15)
04月 (3)
05月 (10)
06月 (3)
07月 (4)
08月 (18)
09月 (11)
10月 (16)
11月 (6)
12月 (11)
2011
(3)
01月 (3)
正文
當年毛主席抽的煙是這麽製成的
(2008-09-30 02:23:08)
下一個
早期特供:專為毛澤東做雪茄的什邡基地揭秘(圖)
倍可親(backchina.com)
四川
什邡是有近200多年種煙曆史的曬煙之鄉,毛主席的雪茄煙就是由來自這裏的特供煙生產組製造的。筆者拜訪了當年生產組的一位老人,揭開了一段曆史之謎。
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做雪茄
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什邡煙廠就給賀龍元帥卷製雪茄煙。今年82歲高齡的範國榮老人當年因為技術好被選派出來為賀龍造煙。
“1964年秋天,有一天廠裏的書記通知我們幾個人,明天休息一天。然後到倉庫裏帶些最好的煙葉,帶上洗漱用品,不用帶鋪蓋卷到成都去完成政治任務。”老人說,當時他們入選的一共四個人,都是政治合格、技術過硬、有經驗的工人。“開始我們也不知道是幹什麽,到了成都的羅鍋巷煙麻局,才知道是要給賀老總造煙。在成都大概呆了四個月左右,每天工作8個小時,每人每天要生產100~200支。”
老人回憶道:“上頭有人告訴我們,當時毛主席抽的是紙煙,犯了咳嗽病,然後有人建議拿些雪茄試試,主席試過之後感覺不錯。我們從成都返回到廠裏開始給主席製作雪茄。”
毛主席選2號煙,賀龍元帥選33號煙
接到任務之後的什邡卷煙廠一共研製出了35個配方,在樣品試製成功之後送交
北京
。其中的1、2、13、33號成為選定產品,毛主席選定的是2號煙。
“賀龍元帥抽的是33號煙,味道非常濃,毛主席是中淡味的,食指粗的中號雪茄。雪茄煙的製作技術要求特別嚴格,首先要選上好的煙葉,先進行粗加工,去煙梗;為了增加濕度,要拿越南桂皮、曲酒蒸;然後用特級花茶漂,這個環節中具體操作要根據煙味的不同而變化。之後是晾曬、卷製,最後放在烘箱裏烘幹,10支一包裝進煙盒,要派專人送上去。”說到這段經曆,老人神采飛揚。
範國榮老人解釋道:“做雪茄不但味道要好,對煙灰的要求也相當高,大致有三種,麻灰色、黑灰色、白色。好的雪茄煙煙灰不但雪白,落到地上還要保持完整的煙的形狀。”
老鼠偷走車間燈繩驚動公安局
給中央領導造煙,安全最重要。範國榮老人回憶,“當時我自己生產煙的那個小屋,安全措施非常到位,周圍拉著鋼絲網,進屋以後,特製的煙放在一個上鎖的大鐵櫃子裏,鐵櫃子裏還有一個上鎖的小櫃子。逢年過節要放假的時候,門窗上都要上封條。”
老人的故事裏提到一個細節:“有一次放假回去,我把門上的封條拆了,進門拉燈繩,手在門口牆上一摸,燈繩沒了。向上麵匯報後,縣公安局來了,成都軍區也立刻派人過來了。你想,封條、門鎖好好的,可燈繩沒了,怎麽回事?後來他們爬上屋頂檢查,揭開瓦蓋的時候才發現,燈繩被老鼠拿來做了墊窩。”
“132小組”誕生在中南海對麵
1971年,範國榮和黃炳福、薑躍榮一起從什邡遷到北京造煙。由於給部分領導供應的是13號煙,供給毛主席的是2號煙,遷移到北京後的供煙生產組被稱為“132小組”。小組設在南長街80號,牆上拉著電網,門口有士兵站崗,對麵就是門牌號為81號的中南海。
“裏麵隻有13個普通人。”範國榮老人扳著手指頭數著:除了我們三個人,還有一個保安、一個廚師、一個開車的、兩個燒鍋爐的、一個書記,外帶四個學徒。
“132”的工作由中央辦公廳直接領導,生產原料依舊由什邡提供,每個月生產15到20條煙。1976年後,“132”不再生產特供煙,範國榮等三人轉成北京煙廠的職工。
[
打印
]
[
加入書簽
]
閱讀
()
┆
評論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