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點聶衛平的名,扇愛國民賊的臉

(2008-08-07 14:42:28) 下一個

聶衛平:狹隘愛國者的一個縮影

陳傑人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棋聖”聶衛平近日的一段言論引起了軒然大波。他通過媒體炮轟郎平等在海外執教的中國教練,表示“很不喜歡”這些教練教出幾個對手來和中國女排對抗。聶衛平對“那些出國去執教其他國家乒乓球、羽毛球的教練”說:“別忘了,你們是中國人。”

    聶衛平的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比如網上有超過60%的留言不讚同此話。在我看來,聶衛平的觀點,其實是曆史的烙印,是狹隘愛國主義思想的縮影。

    幾個月前,英國BBC和美國CNN兩家世界主流媒體,對中國進行了批評。對於一些不實報道,提出抗議理所當然,但如若對批評反應過度,倒顯得自己不自信了。

    我們總說什麽“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或者標榜“歡迎一切批評意見和不同意見”,但一旦真碰到有人批評,就立即猛跳起來,缺少包容的雅量。容不得不同觀點,也容不得批評意見,更容不得錯誤的批評,這就是常常被外界所譏笑的“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

    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愛國者,不僅容不得批評和反對意見,而且喜歡將很多行為和價值觀極端化。比如,他們所認為的“愛國”,就是不能對國家有任何批評,更不允許去幫助競爭者和對立麵。這,恰恰就是聶衛平言論所表現出的觀點。

    其實,聶氏的觀點之所以能夠在一部分人中盛行,原因是這種觀點刻意混淆了“競爭”和“敵對”的關係。

    所謂敵對關係,是指以武力對抗或其他尖銳對抗的形式,在國家核心利益(如領土、公民、重大經濟利益)等方麵表現出的你死我活,或者此消彼長的相向發展關係;所謂競爭,則是以互相激勵、交錯進步等形式,所表現出來的正向發展關係。

    以聶衛平所批評的郎平等人執教海外體育團隊的現象來看,首先,體育本身強調“參與和競爭”,各國運動團隊所表現出的關係,就是典型的競爭關係而非敵對關係。一國運動隊水平的提高,並不是以打壓他國運動隊的發展和進步為手段,更不是以消滅或者壓製他國隊為目的。其次,一個人到國外執教,能夠促進運動經驗的交流,形成相互促進,這對全世界的運動發展都有好處。第三,即便中國人的執教讓外國運動員的水平提高了,也能更好地展現中國的水平,繼而促進中國隊繼續進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郎平等人的出國執教,並非“資敵”,而是對體育精神中“在競爭中提高”的最好詮釋。如果按照聶衛平的邏輯,外國運動隊和中國隊競賽就是“作對”,那麽歡迎這些外國隊來中國參賽,豈不成了“引狼入室”?

    這種狹隘的愛國主義者,實際是部分國人缺乏自信心的表現。他們害怕批評,虛榮自尊,喜歡生活在沒有不同意見、一片逢迎的虛偽氛圍中,一旦遭遇批評,就容易惱羞成怒,將善意的批評者甚至幫助者當成敵人。此種狹隘論調提醒我們,在全球化進程加快、競爭更激烈的當代世界,中國人仍然需要放下虛榮的包袱和夜郎自大的思維習慣,敢於和善於接納一切批評和挑戰,以實現更快的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