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奧運後中國經濟的調查

(2008-08-15 02:31:09) 下一個

奧運“維穩”為難宏觀調控

《財經網》“奧運•經濟調查”結果顯示,公眾預期奧運會後中國將繼續油電調價

“奧運經濟調查”截至今天的數據顯示,大多數讀者認為奧運期間維持穩定的目標,加大了中國宏觀調控的難度,公眾對奧運經濟的長期影響較為樂觀,對具體影響態度並不明朗。
  
在紛紛擾擾的奧運經濟討論中,中國舉辦奧運會對經濟到底是“助力”還是“阻力”成為關注焦點。奧運開幕前期,《財經網》首次推出調查欄目——奧運•經濟調查,為這一問題尋求公眾的答案。
  
奧運經濟調查於7月23日上線,分別就宏觀經濟、宏觀調控政策與各行業所受奧運影響三個方麵,收集讀者意見。截至目前,共收集到730份有效問卷。
  
從意見集中程度來看,其中兩項表現了公眾的大致取向。
  
有73.2%的讀者認為奧運期間維持穩定的目標,加大了宏觀調控的難度。在中國經濟“最困難一年”的挑戰下,宏觀經濟各方麵不容樂觀,較多公眾認為,維持穩定與調控經濟之間的權衡,是當前宏觀政策麵臨的挑戰。如果宏觀調控由於奧運“維穩”,不得不束手束腳,是否會影響宏觀調控的效果?這對於中國的宏觀政策決策層應是有益的提醒。
  
另有75.4%的讀者認為奧運會後,中國政府會進一步調整油電價格。雖有專家質疑前期油電調價的效果,由於價格管製措施受到影響,無論效果如何,公眾對進一步油電調價仍有很大信心,說明大部分公眾認為政府仍有調整資源價格的決心。
  
宏觀經濟方麵,40.3%的讀者認為舉辦奧運會對中國經濟來說是推動力,37.8%的讀者認為是經濟負擔,另有21.9%的讀者對此表示不確定。這說明,在這方麵,公眾並沒有明顯傾向,這一趨勢也表現在其他對奧運經濟的總體預測上,包括奧運經費投入的合理性,奧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長期還是短期,以及經濟影響的明顯程度,這些問題都表現出各方意見相對均衡的狀態,這也說明對於奧運經濟影響的具體表現,公眾仍沒有明確方向。但對於奧運會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影響而言,有64.2%的人認為基礎設施的改善是一個方麵,同時有近半數被調查者認為,國際形象的改善與開放程度的提高也是有利的長期影響。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公眾對於奧運經濟的長期效果仍持較為樂觀的態度。
  
在奧運對中國各行業的影響方麵稍有分化,服務業拔得頭籌,有33.5%的讀者認為服務業將從奧運會中獲益,體育產業次之,占24.6%,建築業和房地產排在第三四位,比例分別為19.1% 、15.9%。
  
對於奧運會後中國的經濟走勢,樂觀態度稍占上風。40.6%的讀者認為奧運會後,中國經濟不會出現滑坡,32.5%的人持相反態度,其餘表示不確定。與此相對,對股市和房市的走勢則大部分人持悲觀態度。有40.4%的被調查者認為股市會在奧運會後下跌,上漲預期的比例為28.7%,其餘表示不確定。預測房市下跌的比例更高,為54.6%,反對意見占28.1%。具體市場的悲觀也許與近期這兩個市場的動蕩態勢有關,但對整體經濟的樂觀也並非絕對優勢,公眾對後奧運經濟的擔憂仍存。
  
公眾的意見表達是經濟運行的“冰山一角”,發現其趨勢也是窺見整體經濟運行的途徑之一。從第一期“奧運經濟調查”來看,讀者對調查問題的回答,顯示出公眾對中國經濟的關心與擔憂。
  
現在,奧運大幕已經拉開,運動員成為這個輝煌舞台上的主角,但是,舞台背後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落幕後,中國要如何消化這出大戲的餘溫,熱情之餘,仍然需要理智與冷靜的分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