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
蟄伏多時的禽流感疫情,上周於香港突然爆發。6月11日,香港特區政府證實八個雞糞樣本含H5N1型病毒後,立即下令殺盡在港零售的所有活雞,並暫停由內地進口活雞21天。香港當地認為,這是自1997年以來香港遭遇的最嚴重的禽流感威脅。
6月7日,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下稱食環署)證實,於九龍深水埗保安道市場驗出五個含有H5N1型病毒的活雞糞便樣本。食環署隨即下令宰殺該市場所有活雞,並於全港市場抽取63個樣本化驗。
6月11日,當局又於化驗中發現八個染有H5N1型病毒的雞糞樣本,分別來自粉嶺、屯門和鴨脷洲的市場。至此,全港共查出13個含H5N1型病毒的雞糞便樣本。
根據食環署和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下稱漁農署)定下的跨部門對抗疫情指引,但凡超過兩個地區的市場同時發現禽流感病毒樣本,便要將全港活雞撲殺。漁農署於6月11日傍晚采取行動,封鎖全港470家雞店,開始宰殺在全港街市零售的3500隻活雞,並宣布會向雞販作出每隻雞30港元的賠償。
漁農署署長張少卿表示,己提前於6月9 日進行市場清潔大行動,並指令被查出有感染病毒雞隻的雞店,須保留10天之內的進貨單據,以追查病雞來源。
不過,香港媒體仍批評政府的反應太慢,殺雞太遲,因為自6月7日發現首例病雞後,全港市場已合共售出約10萬隻活雞,如按照最新的病毒檢驗結果,可能部分染病雞隻已流入市麵供市民食用。不過,迄今香港尚未報告任何人禽流感個案。
對於媒體的批評,張少卿指出港府在對抗禽流感疫情方麵一直按指引辦事,並無失職。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係副教授何柏良向記者表示,這次事件是1997年以來香港所遭遇的最嚴重的禽流感威脅。目前,四個發現病雞的街市,至今仍未能查明病毒的來源。這反映出現存的依靠業界自行通報死雞數字的機製效果有限,因為查出病毒前,政府完全沒有收到通報。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回應事件時表示,雞販一直沒有充分和政府合作,及時通報死雞病雞的情況,當中 “可能隱瞞了一些事實”,他呼籲業界汲取這次經驗,全力與政府協調合作。
對此,港九新界家禽批發零售商會主席黃偉泉回應稱,政府不應將責任推卸給業界。他認為即使有少數雞販不合作,不等同全體雞販有錯,食環署及漁農署有責任加強巡查。
何柏良認為,可能是預防疫苗失效,或是走私雞隻導致此次禽流感疫情爆發,政府必須加快集中屠宰,或效法澳門,規定雞店每日屠宰剩餘的活雞。
周一嶽於6月12日向媒體表示,集中屠宰雞隻是“終極解決辦法”,並正在參考專家意見,研究進一步收緊雞販的發牌條款,以加強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