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紙包子與滿紙謊言

(2007-07-19 13:29:33) 下一個

一個人想做紙包子難,一個使人利欲熏心的製度催生紙包子並不難.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6月初,訾北佳在《透明度》欄目組選題會上提出,曾接到過群眾電話反映“包子有摻碎紙”的問題,引起欄目製片人的興趣,遂被確定為報道專題。此後訾北佳先後在北京四環路一帶進行調查。

  按照訾北佳供述,十幾天裏,他每天早晨都買包子吃,從西四環到東四環,走訪了許多賣包子的場所,每到一處,就購買一元錢的包子,但始終沒有發現包子的質量問題。由於選題已上報,壓力很大,加之剛到北京電視台,既想出名,又想掙錢,而他本人調查的結果令其十分失望。

  期間,欄目主編以時限為由,催促其抓緊拍攝專題節目。

  於是,他化名“胡月”,找到朝陽區太陽宮鄉十字口村13號院,並以為民工購買早點的名義,要求來自陝西省華陰市的衛全峰、趙曉彥、趙江波、楊春玲等人為其製作包子。

  6月底的一天,訾北佳攜帶秘密拍攝設備,邀請其朋友、無業人員張沄江假扮工地老板,在朝陽區康家溝市場購買了肉餡、麵粉等物後前往13號院,要求衛全峰等四人做包子。拍攝過程中,訾北佳要求衛全峰等人將其撿來的紙箱經水浸泡剁碎摻入肉餡中,製成包子喂狗。因效果不佳,便隨機找到一名農民工,授意其編造了有關“肉和紙比例關係”的謊話,並編造使用火堿的台詞,以增加視覺、聽覺效果。

  對於訾北佳造假新聞一事,有知情人士分析,現在電視台欄目每做出一個專題,至少能拿到5000元左右的稿費。

  製作“紙餡包子”的商販欲起訴

  昨日下午,參與製作“紙餡包子”的商販衛全峰等4人,接受完公安、工商等部門的調查後趕回住所。衛全峰稱,《紙做的包子》節目播出後,對他們造成嚴重影響,除生意受影響外,精神受到很大傷害,整個過程中他們是被訾某欺騙和利用,現在證實是虛假報道,一定程度上還了他們清白。他們已經聘請了律師將通過法律途徑維權,保留對訾北佳和北京電視台起訴的權利。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許蘭亭認為,衛某等人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消除影響,賠償損失。“關鍵要看商販是否知情。”許蘭亭說,若商販知道是將製作的“紙餡包子”用來給他人食用,他們的行為也存在一定的過錯。若訾某稱“紙餡包子”作為道具使用,加工製作的商販則沒有過錯。

  ■回訪

  知情人士講述“造假”查處過程

  工商發現疑點後報告警方

  五六十歲的張全(化名)是“紙餡包子”產地———太陽宮鄉十字口村13號院的管理者,他經曆了相關部門調查“紙餡包子”的全過程。“錄像都七八次了。”

  “紙餡包子”製作者以前不賣包子

  昨日,張全稱,《紙做的包子》中的4名加工製作的商販是兩對年輕夫妻,他們是親戚關係也都是陝西人,租住在13號院已經一年多了。兩家都做早點,包括豆漿,豆腐腦和油條,“從來沒看見做過包子。”張全說,節目播出前,工商所人員找到他調查院裏生產“紙餡包子”的事情,他當時自己心裏起過懷疑,但證據確鑿,也不好多說。

  節目播出前,工商執法人員也曾到出租房檢查。“什麽都沒有。”昨日,參與檢查的左家莊工商所李進軍證實,現場沒有發現任何摻有紙箱的包子餡,蒸包子用的包子屜也都沒有。最終以無經營執照和衛生許可證,對其進行取締。

  一位工商知情人士透露,節目播出前,就是《透明度》記者訾某拿著編好的片子找到左家莊工商所,要求工商部門配合對黑窩點進行檢查。

  7月7日(節目播出前一天),張全一家一戶通知院內的早點商販,工商不允許無照經營,讓他們搬出大院。7月8日,衛某、趙某兩家搬出13號院,租住到崔各莊附近接著賣早點,當晚《紙做的包子》節目播出。

  “我們被坑騙了。”昨日,衛某說,並不知道訾某是記者,拿來原料就讓他們做。至於給了他們多少錢,衛某沒有透露。

  工商人員在報道中發現疑點

  《紙做的包子》節目播出後,“檢查的就沒斷過。”張全說,此後每天都有工商、公安、食品檢疫等部門來查。

  工商內部人員透露,隨後的調查中,他們發現不僅“現場檢查沒有任何包子餡證據”,報道本身也存在一些疑點,如包子餡缺乏權威機構的檢測認定等。由於工商當時沒有找到製假當事人,於是將這些情況報告給公安部門,請求查找製假者,很快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展開專案調查,找到了4名製假人。調查中,4人一致承認是被人指使造假的。

  13號院的住戶稱,16日,刑警隊人員在衛某曾住過的出租房後麵,挖出四五個包子籠。

  對此,衛某並未做出解釋。

  ■釋疑

  1 “紙餡包子”能吃出來嗎?

  實驗稱紙包子不太可能被食用

  “紙餡包子”事件被媒體報道後,北京市食品辦隨即組織工商部門開始對全市的早餐攤點、餐飲企業進行徹底清查,前後一共100多個包子樣本全被送到北京市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三站進行檢測,但都沒有在包子中發現紙纖維等違禁成分。

  與此同時,市食品辦為慎重起見,組織專家召開了評估會,集體設計出實驗方案,委托專家進行了模擬實驗。陳敏,這位50多歲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正是食品辦全權委托實驗的專家。

  昨天下午,陳敏教授簡單介紹,模擬實驗就是完全按照當時電視裏報道的情況做的,加入廢紙箱的比例為60%,但這個比例專家一致認為太大,基本不可能,所以最後實驗是從5%到60%之間的不同比例都實驗過。

  陳敏教授所帶的一位女研究生透露,在上周日,她和四五位研究生都參與了陳敏教授組織的對“紙餡包子”的模擬實驗,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的人也在現場,時間約進行了兩天左右。

  專家根據論證及實驗結果認為,在包子肉餡中使用大比例紙箱的可能性不大。蒸熟後肉餡呈散狀,根本不具備豬肉包子餡呈團狀的基本特征;肉餡有嚼不爛的感覺,外觀明顯可見纖維狀物質存在,無論從外觀和口感,都很容易被消費者發現,不太可能被消費者接受並食用。即使豬肉中僅摻入5%的紙箱,肉眼依然能分辨出其中的纖維狀物質,經品嚐也有嚼不爛的感覺。

  2 節目造假為何未被及早發現?

  節目組人員曾對畫麵起過疑心

  昨日,一位不願具名的電視記者表示,之前已經看過“紙餡包子”的電視報道,根據自己多次暗訪拍攝的經驗,不能判斷該報道中的暗訪鏡頭是否為擺拍。

  這位記者介紹,電視台在一般的暗訪中將小型DV放入包內,透過包上留出的小孔拍攝。在現場,可以借由人體的移動,或者持包方式和位置的變化,實現鏡頭的運動。在“紙餡包子”的電視報道中,他說沒有發現明顯超出暗訪可能的畫麵。

  有北京電視台知情人士稱,節目組人員曾對節目中“製假演示過程”起過疑心,訾某稱“當時騙4人說要對質量放心,必須當麵做。”

  中國記協 譴責虛假報道

  據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中國記協就《紙做的包子》虛假報道發出通報,北京電視台《透明度》欄目7月8日播出的《紙做的包子》報道被證實為虛假新聞,令人震驚,令人憤怒。這起虛假新聞嚴重敗壞了國家聲譽,嚴重損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嚴重違背了新聞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嚴重損害了新聞媒體的形象和社會公信力。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代表全國廣大新聞工作者對製造虛假新聞的行為表示譴責,要求新聞界采取切實可行的有力措施杜絕虛假新聞。

  ■調查

  電視報道 有六大疑點

  包括虛構舉報人等方麵

  據新華社電調查初期,北京工商部門與北京電視台《透明度》欄目製片人和記者進行了核實,並調閱了記者拍攝的原始錄像帶。

  節目是訾北佳今年6月15日至7月3日拍攝的。調查中,調查人員發現節目有六大疑點:一是虛構了舉報人;二是對包子和肉餡未進行法定檢測;三是使用“用紙箱做肉餡已成為業內公開的秘密”等未經查證的主持詞;四是虛擬跟蹤情節和送紙箱出入非法加工場所的畫麵;五是製假畫麵是製售者應記者要求進行演示的畫麵;六是執法人員在執法現場未發現有製作包子的工具和原料,詢問中相關當事人也未承認其加工製作過包子。

  7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成立專案組對此進行立案偵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