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湖南毒鼠廣東熱賣中

(2007-07-14 13:10:38) 下一個
信息時報7月14日報道 近日,20億隻東方田鼠大鬧洞庭湖區,引發沿岸22個縣市爆發人鼠大戰勝負未分,如今連遠在千裏之外的廣東都受到波及——眾網友“將田鼠運至廣州做野味,以吃滅除鼠患”的戲言,看來竟未必是空穴來風!

  前日,有市民報料稱,廣州白雲區增槎路咖啡城隔壁一個已被取締的廢棄市場,一到淩晨三四點便有人偷偷開檔販賣果子狸、穿山甲等野生動物,其中有6個湖南人經營的檔口還出售山鼠和田鼠。記者經調查了解到,湖南鼠患爆發之後,當地亂躥的山鼠、田鼠被人捕捉後連夜運抵廣東流入野味市場,番禺、肇慶、東莞、南海等地鼠宴亦隨之卷土重來。

 
 


  田鼠交易鏈

  


  滿載野生動物的湖南籍貨車淩晨停在批發市場。

  記者暗訪 交易鏈三方全部單線聯係

  時間:7月12日16:00~17:00

  地點:廣州白雲區增槎路原槎頭禽畜動物批發市場

  連日來,記者白天、夜間多次前往報料人所指的可疑地點——廣州白雲區增槎路原槎頭禽畜動物批發市場進行暗訪,至前天下午,終於摸清了場內6個田鼠檔口的具體位置。隨後,記者扮成收購田鼠的餐館老板再去打探內情,巡場數圈,終於從一名湖南常德籍鼠販處收集到一些重要線索。

  這名常德鼠販告訴記者,他去年五一後來到這個市場,專門從事山鼠、田鼠買賣,一年來已經有了不少熟客。一般情況下,他隻跟湖南的田鼠收購商和廣東這邊的熟客保持單線聯係,偶爾也會跟像跟記者這樣經人介紹來的餐館老板交易,“拓展新業務”。

  他說,隻有新貨(活鼠)從湖南那邊發車出境了,湖南收購商才會向廣州鼠販致電,告知抵達時間,囑咐其接貨。沒有新貨的日子裏,雙方都不會主動互相聯係。接到貨後,廣州鼠販會逐個致電幾個相熟的野味餐館於次日淩晨前來提貨。為了降低注意力,一個地區隻派一輛皮卡車來提貨,如番禺市橋一帶做野味的餐館,不會各個前來,而是一起統計當天各種野生動物的要貨量後,派一輛車全部拉回番禺後,再各自“分贓”。

  兩周來大批洞庭田鼠運穗

  在湖南爆發鼠患之後,是否有人收集當地田鼠悄悄運抵廣東製成野味?常德鼠販表示,雖然不知道是否因鼠患所致,但7月份以來,已經連續兩周天天都有貨(活鼠)收,湖南收購商還稱,加貨也沒問題。而在去年夏天,隔三差五才有一批貨發到廣州,湖南收購商也從不主動提示鼠販貨源充足,可以加大要貨量。

  “不管在冬天的旺季,還是在夏天的淡季,(田鼠)批發價都是20多元/斤;餐館一般論隻賣, 40~50元/隻。”鼠販暗示記者做田鼠菜很賺錢:“而且最近田鼠多,我還可以跟那邊(湖南)壓價,批發價可以稍微降一點,廣州人錢多,又好吃野味,你照原價賣,照樣大把人吃,你賺得更多!”

  田鼠好賣天不亮即售罄

  據透露,田鼠交易有很明顯的季節差異。冬季為旺季,這處地下交易市場內的6個檔口,平均每檔日均能賣出數百斤田鼠、山鼠,春節期間更能賣出上千斤;夏季為淡季,一般每檔每日隻能進不到100斤的貨。不過,無論旺季還是淡季,都能保證賣得一隻不剩。

  “貨一般都是淩晨4點左右到我這裏,6點來鍾,天亮之前就差不多賣完了。”常德鼠販告訴記者。當記者進一步打聽前來拿貨的餐館來曆時,鼠販毫不避諱地說:“肇慶最多了,番禺也不少,還有南海、東莞的也會來拿貨。”這時,隔壁檔口的一名赤膊男子上下打量了記者一番後,便用湖南話提醒鼠販別多話,怕是記者暗訪,曝光了就沒得錢賺了。

  交易直擊 淩晨卸貨有人把守望風

  時間:7月13日4:00~6:00

  地點:廣州白雲區增槎路原槎頭禽畜動物批發市場

  昨日淩晨4時許,記者一行再次驅車來到廣州白雲區增槎路原槎頭禽畜動物批發市場。由於前一天記者身份已經受到懷疑,隻得選擇暗訪形式繼續調查。為了不引起注意,記者先後在與市場平行的高架橋上、對麵馬路的慢行車道上持望遠鏡觀察。

  淩晨4時31分,湖南益陽、零陵、邵陽來的3輛重型集裝箱貨車先後“殺到”。司機下車打開後廂門後,便有4名打手模樣的人快步跑上前,分別守在車廂兩側。4人手裏拿著報紙,但記者細看發現,他們並未看報而是側目觀察四周動靜。

  不一會兒,一個個裝著果子狸、穿山甲、貓、飛禽等動物的鐵製、竹製筐便搬進了地下交易市場,還有約10個泡沫盒被前一天跟記者談話的常德鼠販用小麵包車接走。貨剛卸完,重型貨車便立刻開走了,很快消失在夜幕中。另外兩輛湖南籍大貨車也匆匆卸貨離開。

  田鼠裝入鐵籠或泡沫箱

  在隨後的兩個多小時裏,掛著粵A、粵H、粵X及粵D車牌的小皮卡陸續前往該地下交易市場提貨。用白布袋打包的田鼠,先由摩托車仔運到路邊小巷內,再倒進鐵籠或打了小孔的泡沫箱內,跟其它野生動物一道運往野味餐廳。

  記者觀察發現,這些野味餐館餐廳不僅收購了大量的田鼠,貓、果子狸、穿山甲、野豬、野鴨等也被提走。

  昨日淩晨4~6時間,記者先後重點觀察了3輛提貨車。4時51分,一輛白色小皮卡停在地下交易場大門的右側。一男一女下車打了個電話後,前天下午察覺記者身份的赤膊鼠販將幾個泡沫盒抬上了車。接著,又有幾名膀大腰圓的男子搬著數個裝滿飛禽、貓和果子狸的籠子出來……整個交易過程耗時近一個小時。

  肇慶買主巷內隱身提貨

  期間,記者又跟隨一輛送貨的摩托車來到主幹道旁的一個支幹道巷內,在一輛粵H肇慶過來的中型皮卡前停下。記者也在距離該車100米的位置停車,借助望遠鏡看到,這名肇慶買主正將布袋裏的“東西”往鐵籠裏倒。他一隻手提著袋尾,另一隻手往下順“東西”,記者明顯看到袋子裏“東西”個頭很小、袋子被不斷拱起。買主小心翼翼,盡量不讓袋子和鐵籠之間有縫隙,倒完後非常麻利地鎖起籠子搬上車。接著,買主坐在地上喝水、抽煙,等待下一個送貨的人到來。記者計算,平均每10分鍾,就有不同的人前來送貨,有貓、飛禽、野豬、穿山甲等。

  記者下車向肇慶車靠近,車廂內臭氣熏天,聲音嘈雜,鳥叫聲、貓叫聲此起彼伏,還夾雜著一些難以辨別的動物叫聲。昨晨6時,最後3箱野鴨搬上車後,肇慶車飛快開走了。

  食客體驗 番禺市橋鼠宴仍在偷著擺

  電話預約 隻饗熟客 三菜一湯800元

  廣州哪裏有田鼠吃?記者在網上發帖詢問,不少網友回帖稱,SARS爆發前,廣州市區及周邊地區的很多餐館都有田鼠菜肴銷售,價格不菲,近期就很少聽聞有出售田鼠的野味餐館了。

  不過,自稱前不久剛吃過田鼠宴的黃先生卻向記者透露,之所以多數人不知哪裏有鼠吃,是因為這些烹製鼠宴的餐館從不把這些違禁菜寫在菜牌上,一般隻有住在附近的街坊熟客才了解情況,“去吃鼠之前要電話提前預約,到了餐館隻有看到了熟麵孔,餐館才會端上田鼠大餐。陌生人若獨自點食田鼠,餐館服務員則會告知,這(田鼠)是野生動物,政府有禁令,不能吃”。

  黃先生對於田鼠宴好似意猶未盡,他告訴記者:“那餐是番禺的朋友請客,具體價格不詳,三菜一湯花了800多元,估計每隻田鼠要四五十元。幹煸、紅燒、焗飯、煲湯等,有多種做法,其中當數紅燒田鼠鼠肉最鮮嫩,像是滑進胃裏去的。”

  黃先生坦言,因為聽朋友說田鼠能滋陰壯陽,所以帶著獵奇的心態去嚐試了一番,“純粹是好奇嚐新鮮,不會經常去吃”。

  記者了解到,除了番禺市橋一帶之外,在廣從路周邊、東莞麻街、南海等地也有人在偷擺田鼠宴。紅燜田鼠煲、籠仔蒸鼠肉、油焗香鼠片……菜式豐富,不少開著高檔車的人在熟人帶領下慕名而來。

  觀點

  中大營養學家:田鼠吃穀物 營養高過豬肉

  據了解,民間一直流傳著“吃一鼠,當三雞”的說法,老鼠真的有這麽高的營養價值嗎?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係主任蔣卓勤教授介紹說,田鼠生活在農田鄉村,它們靠吃稻穀、玉米等糧食作物來生長,鼠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甚至比豬肉的營養價值還要高很多,長期食用對身體有好處。田鼠能煎、炒、蒸、炸、煮,還可以製成鼠幹食用或者醃製,口味鮮美。

  不過他補充強調,食用田鼠也有危險性,田鼠也生活在下水道、汙水溝等場所,可能會受到汙染,食用田鼠可能造成鼠疫等疾病。

  廣州市食安辦:禁食田鼠避免未知疫病

  廣州市食安辦表示,野生動物是自然疫源地中各種病原體的儲藏庫,已經發現的許多重大的人類疾病和畜禽疾病都源於野生動物。盡管我國已製定了《動物檢疫法》,但由於當前人們常吃的野生動物中,多數生存環境不明、來源不明,衛生檢疫部門難以進行有效監控,許多疾病的病原體就在對野生動物的獵捕、運輸、飼養、宰殺、儲存、加工和食用過程中擴散、傳播。

  市食安辦負責人王凡表示,廣州市政府已在SARS疫情期間,明文規定禁止銷售、食用老鼠及鼠肉製品的行為,至今未明文解禁。為保證市民的食品安全,市食安辦將在證實情況屬實的情況下,聯合工商、衛生、公安等部門對不法商販進行取締和打擊。

  王凡還表示,食安辦將視情況發布食用老鼠及鼠肉製品的消費預警,市民一旦發現田鼠出售應立即舉報。

  交易過程

  ●交易三方單線聯係

  ●貨從湖南發出後才會通知領貨

  ●餐館分片區派一輛車領貨“分贓”

  交易數量

  冬季旺季 一個檔口一天賣數百斤,春節能賣上千斤。

  夏季淡季 一個檔口一天賣不到100斤。

  交易價格

  批發價 20元/斤

  零售價 40~50元/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