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呼喚社會的正義與良知---應該賠償右派

(2007-03-04 17:03:40) 下一個
給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的申訴信
    
    要求國家對右派分子正式道歉並給予經濟補償
    
    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
        
    我們是一群反右運動的受害者及家屬子女。我們完全支持2005 年9月18 日由山東大學史若平執筆撰寫的、反右受害者及家屬子女致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要求平反右派大冤案 補償物質和精神損失"的簽名信。〔據悉,一年多以來,己先後有一千餘人參加簽名〕。值此反右運動50周年之際,我們現在再次以集體簽名申訴信的形式,敦促中國的最高執政當局,正視我們這些反右受害者及家屬子女提出的合情、合理、合法的申訴要求: 要求國家對右派分子正式道歉並給予經濟補償。要求盡快地將妥善解決此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中來。
    
    眾所周知,1957年,毛澤東發動和領導的整風反右運動,以"助黨整風"的名義,號召民主黨派和知識分子"鳴放",采取了"引蛇出洞"、"誘敵深入,聚而殲之","以言治罪"的 "陽謀",欺騙了全國廣大的知識分子。毛澤東未經任何法律程序,操縱黨和國家機器,將大批愛國正直的知識分子打成"右派分子",製造了古今中外曆史上空前的大冤案。僅官方事後公布的右派分子數字為 55萬餘人〔實際數字遠高於此數〕。反右運動是一次空前規模的、嚴重的違反憲法的事件。侵犯了公民的基本人權。這批受害者經曆了反右鬥爭,流放到青海、新疆、寧夏等邊遠地區勞改,大饑荒,"文革"十年浩劫,……直至 1979年被"改正"。22 年來在政治上、經濟上、生活上吃盡了苦頭,右派分子本人和家屬子女的身心均受到不可彌補的嚴重創傷。
    
    1978年 4月和9月,中共中央分別下達 11號和55號文件,宣布 " 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決定。"對於過去錯劃了的人,要做好改正工作。"在"實施方案"中規定:"經批準予以改正的人,恢複政治名譽,由改正的單位負責分配適當的工作,恢複原來的工資待遇,但不補發工資。"當時,曆經二十餘年劫難、被打入社會最底層的右派分子,驚魂未定,被"摘帽"和"改正"後,隻能表示"感恩不盡",對蒙難的二十餘年"不補發工資"也不敢有所企求。且當時正值文革之後,國家百廢待興、財政拮據,廣大受害者對此予以充分理介。但應該指出:當時,同樣是平反冤假錯案,文革中的"走資派"全部補發了工資。而右派們吃的苦更多、受磨難的時間更長,卻沒有被一視同仁。這於情、於理、於法是講不通的。
    
    1980年 5月8日 ,中共中央統戰部上報《關於愛國人士中的右派複查問題的請示報告》,6月 11日,中共中央批轉中央統戰部上述報告。報告中從對被劃為右派的96 名著名愛國人士中,選出27名影響最大的進行複查。予以改正的 22人,不予改正,"擬維持反動派原案的五人:章伯鈞、羅隆基、彭文應、儲安平、陳仁炳。"報告中對"章羅同盟"問題複查後"沒有發現章羅二人在組織上共同策劃、進行陰謀活動的事實。"在中央批轉通知上"中央認為,肯定一九五七年反右派鬥爭的必要性,同時指出在反右鬥爭中擴大化的錯誤"。既然承認了作為一九五七年右派的核心"章羅同盟"是不存在的,既然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右派分子"是錯劃的,那麽發動"反右派運動"還有必要麽? " 不予改正"的五名民主黨派中的著名人士,實際上是中國知識分子中敢於直言的精英,縱觀他們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曆史和反右時的言論,是否套得上"反黨反社會主義右派分子",結論是不言自明的,曆史可以作證,公理自在人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九五七年反右派運動之後,中國政治舞台上形成萬馬齊喑、隻有一家獨言的局麵。毛澤東所犯"錯誤就越來越多了"…隨後, 1959年廬山會議,…1966 年開始的十年文革浩 劫…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多年來,由於對反右運動這段曆史沒有做出過公正的、令人信服的結論,至今使人們仍心有餘悸。中國社會的和諧、公平、正義無法真正體現。
    
    如今,近三十年過去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國家己具備足夠的經濟實力。國家僅外匯儲備就己超過一萬億美元〔相當於八萬億元人民幣〕。現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 41條,"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補發右派分子工資、對受害者多年來所受的磨難進行物質和精神損失的補償,時機己成熟,可以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近日報載我國政府宣布免除非洲國家所欠的百餘億美元的債務。既然國家有能力免除外國人百餘億美元的欠債,那麽償還拖欠本國受難同胞多年的曆史舊債,理所應當優先考慮。
    
    世界上不少負責任的國家政府都在糾正曆史錯誤。加拿大政府為一百多年前向華人收取"人頭稅"的錯誤進行政府道歉和賠償。德國、法國政府為二戰期間傷害民眾利益行為,曾向當事人及其子女,多次道歉並予以賠償。這些都受到國際社會和本國人民的好評。而日本政府拒不向二戰期間的受害國勞工和慰安婦道歉賠償,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批評,極大地損害了自身形象。我們黨曆史上曾犯過錯誤,但隻要認真對待、實事求是、有錯必糾,不但不會降低黨的威信,反而能進一步增強凝聚力。文革結束後,胡耀邦等中央領導不遺餘力平反冤假錯案,贏得了民心,為改革開放奠定了牢固基礎。
    
    以胡錦濤總書記為首的中共中央,號召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衷心擁護。還清曆史舊賬,對右派分子〔及其家屬〕由國家正式進行道歉和給予經濟補償,是徹底解決此重大曆史遺留問題的唯一正確選擇。辦成這件得人心順民意的大事,將是對在世的受害者的極大安慰,也是對死難者的最好的祭奠,更能體現黨和政府對右派分子及其家屬子女的真正關懷。也是 構建和諧社會,體現公平、正義,實現政治民主的重要內容的一部份。必將對黨和國家的曆史產生巨大的深遠影響。
    
    我們倡議建立反右博物館。把1957 年發生的建國以來最大的一起"以言治罪"、迫害55萬以上知識分子的反右運動的全過程,用實物、圖片、音像資料、文章、信件等方式予以展示出來,把這段非常時期的珍貴曆史資料永遠保留下來,警示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史為鑒,再也不能讓這段悲慘的曆史重演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千萬不能忘記這段曆史,"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反右己過去 50年了,當年的受害者,如今還健在的恐怕不多了,往後隻會越來越少。我們要趁這些當年的受害者還健在時,抓緊時間,從他們和他們的家屬子女處搶救這些珍貴的曆史文物資料,讓它們不致湮沒。
    
    我們期待回音,期待對話。
    
     反右運動受害者及家屬子女
    
    聯係人: 電話 e-mail 2007 年2月28日
    
    彭誌一 021-56555685 pzy39@126.com
    
    葉思九 021-65023611
    
    蔡善森 021-52729228
    
    吳中琪 021-64307459
    
    
    
    簽名者: 〔〕內為家屬子女
    
    葉思九 蔡善森 吳中琪 陳倬雲 餘尚炎〔妻 黃秀卿〕
    
    彭文應〔兒子彭誌一〕 尚 丁 李欽予〔女兒李西林〕 陸良敏
    
    陳仁炳〔妻 陳蘊輝〕 宋家模 劉 錕 高東虎 陳維杭
    
    王造時〔妻 鄭毓秀〕 魯長發 王宗吉 劉血花 彭世東
    
    陳新桂〔女婿董寶光〕 陳承融 黃壽同 鄭保定 浦新墨
    
    程應繆 李宗蕖〔女〕吳秉文 徐則文 姚祖煥 李夢麟
    
    陸 詒〔兒子陸良年〕 梅士新 王慶山 傅艾以 許慰萱
    
    俞士錦 龔文謨 徐茂義 丁葆元〔兒子丁文傑〕 張家齊
    
    袁錫玖 趙榮邦 楚 歌 林濟時 葛次弓 盧雪岩
    
    俞禮仁 章宗怡 周覃藻 周金聲 王啟光 陳守默
    
    胡桂榮 王璧田 夏漢儀 毛學精 袁永亨 李 含
    
    邵隆昌 孫用濟 應寸照 翁克庚 吳行素 宋 錚
    
    徐仲稚 李 誠 王 萍 劉亦泉 陳信成 劉英凱
    
    盧 曉 俞伯庸 張永茂 楊琢成 張鏡清 郟清良
    
    聞昌永 沈友石 李玉槐 朱今燮 席才林 錢啟昌
    
    王承殷 沈伯龍 黃 彬 夏澤霖 賴定陽 石建英
    
    孫鬆棠 倪惠民 陸維煊 薛承德 俞振國 趙鴻藻
    
    張友康 賀洪禮 官 浩 王振西 汪 中 袁子期
    
    祝誌成 俞握珠〔女〕趙匡儀〔女〕吳高放〔女〕吳毓棠〔女〕呂燕君〔女〕
    
    徐 嵐〔女〕唐仁縉 章 鶴 吳信富 韓 湧 傅言新
    
    蓋增福 楊麗潔〔女〕薑國琴〔女〕崔蕊林〔女〕錢采芝〔女〕程德蓉〔女〕
    
    閔淑華〔女〕姚大鈞 楊治中 曹雪鬆 崔鼎安 蔣 哲
    
    殷德徵 張培鈞 孫月屏 楊 曙 周複初 王維剛
    
    黃 鍾 陳滋堂 陳光庸 徐培元 陸靜宜 許兆桂
    
    程鳳庭 徐濟亞 王依明 於仕西 湯玉卿 熊大纘
    
    陳象哉 陳洪泉 陳開甲 陳蘭穀 陳永春 丁寶康
    
    管天祥 郭厚楨 黃建基 胡文清 劉煥民 李治章
    
    馬國鬆 錢卣銘 任壽春 唐煥興 王令康 溫 健
    
    謝玉書 徐世臣 姚福申 張庭躍 張亞新 張振華
    
    朱仲康 趙茂生 鍾亮明 孔祥瑞 江 濤 周錫發
    
    徐洪慈 張秀寶〔女〕薛恒春 黎在田 朱鶴飛 吳子傑
    
    梅錫仁 陳世生 張雲清 黃豐林 彭 君毅 吳嘉善
    
    張聖書 林學成 袁慶吾 周善成 唐子謀 吳鎮南
    
    張亞彬 李梧齡 張嘉德 劉震東 孫誌舫 俞俊蓀
    
    倪維熊 陳基礎 劉文模 鄧鍾瑞 徐繩祖 徐 竹
    
    吳 導 李羅芳 陳 徵 劉祖年
    
    ——原載《新世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