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餘秋雨與顏如玉

(2007-03-28 19:27:43) 下一個


你說什麽餘秋雨這種的男人也絕不會像普希金那樣去跟你決鬥.
男人看他的東西多了會腎衰,去做變性手術.國家這樣的"男人"多了就會陰盛陽衰.



喜歡一個人可以沒有理由,不喜歡一個人可以有無數個理由。和很多沒文化的人一樣,俺一向看餘秋雨老師不是很順眼,理由一抓一大把。隨便列舉幾個理由和大家來分享一下:

首先是餘老師一直喜歡擺出各種悲天憫人的樣子。我們都知道,悲天憫人這種姿態,除了少林寺方丈和國務院總理,世界上沒有幾個人可以隨便擺的。餘老師的這種悲天憫人,背後的意思我總覺得就是:唉,你們這幫不如我有文化的傻逼,要我怎麽說你們才好呢......

與之相對應的是,餘老師總是喜歡用一些居高臨下的說教口吻來批評他眼裏那些沒有文化的人,比如說在某歌唱比賽中皺著眉頭批評一個放羊的民歌手:你怎麽連國旗都不認識?我靠,要是他問你母羊懷孕要幾個月,你也一樣回答不上來。

再有一點,餘老師總是渾身上下充滿了傳承中華文化唯我一人的使命感和醋酸味,動不動就能把身邊吃喝拉撒的瑣碎事情都聯想到中華五千年文明身上去。如果你K歌結束帶妞回家,餘老師在旁邊看見了,多半會和嵇康彈完《廣陵散》然後慷慨赴死的樣子聯想到一起,隨之而來就要開始反思魏晉風骨,賣弄曆史文化。這要有多累就有多累,要有多煞風景就有多煞風景。

當然我們也可以隨手找一些無厘頭的理由來不喜歡他,比如象韓寒說的那樣,總覺得餘老師每天都是在用油條洗臉......

最近餘老師有一套理論說是反對一些以作家為主的人大代表提出的設立全國閱讀日的提案,並且認為閱讀基本上是浪費生命。

其實我看到那些靠納稅人的錢養活的作協作家們也是覺得相當的不順眼,所以對於這些寄生蟲一樣的人的提案自然也沒有什麽好感,所以說,有一點我是和餘老師比較一致的:沒有必要設立什麽狗屁閱讀日。

問題是餘老師出來混這麽多年了,自然有其過人之處,趁大家一不注意就偷換概念,把反對閱讀日變成了反對閱讀,並且一如既然的用一堆看上去很美的理由和術語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最後得出一個閱讀浪費生命的驚人結論出來。以下是其覺得閱讀浪費生命的主要論據,以及大煙販子俺的反駁。
“對文化見識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遊曆、體驗、創造。”
(你丫有錢到處瞎遊曆,俺們沒錢出去遊曆體驗就隻能注定沒有文化了?)
“身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果把網絡閱讀也包括進去(當然必須包括),閱讀早已不是一種欠缺,而是一場災難。”
(基本上沒有看懂丫說的是什麽意思?是說可以讀的東西太多了還是大家花太多時間閱讀了?還是這樣讀下去就有災難發生?)
“孔老墨莊比我們偉大,因為他們的閱讀量不到我們的萬分之一。”
(我家有個鄰居不識字,閱讀量也不到我們的萬分之一)
“我們當代人的腦子已被文化垃圾塞滿,即便擁塞的全是精華,也必然導致交通堵塞、營養過剩的死疾”
(你說的才是精華?別人說的都是垃圾?我就愛看三級片不愛看你這些假清高的書,那又怎麽樣?)

隻有靠寫書掙錢的人才會把別人的閱讀興趣上升到一個事關生死存亡的高度,並且要堂而皇之推出一個閱讀日。也隻有象餘老師這種已經在多年前通過賣書賺到了第一桶金的既得利益者才會鼓吹不要讀書改玩別的,並且要旗幟鮮明反對設立閱讀日。

其實我們這種沒有文化的人才不會在乎是閱讀重要還是日重要,我們不管那個叫閱讀,我們管那個叫翻書。翻書的目的無非是這麽幾個:解悶,長見識,增加吹牛的資本,了解一下別人的觀點,找一些人來罵。書中就算沒有一個顏如玉來讓我們意淫,我們至少還可以在書中找一個餘秋雨來罵上幾句解悶。

作者: 少不入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