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年死四十萬孩子還談什麽醫療體係!

(2007-03-09 04:24:16) 下一個

兒童的健康,環境汙染與治理,食品安全是不應被國界,政治因素圈定的全球人類共同話題與關注焦點.孩子是未來!


來自北京的政協委員朱宗涵表示,每年四十萬死亡的五歲以下兒童,大部分發生在農村地區。路透社報道說,其中一半以上的死亡兒童,從來沒有獲得任何醫療救治。朱宗涵指出,隻要中國政府在這方麵多投入三十三億人民幣,就可以減少大約二十四萬兒童的死亡。
    
    朱宗涵是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家,也是原北京市衛生局局長。過去三年,他多次在政協提出幫助兒童病患的提案,但都沒有獲得中國政府的重視。
    
    美國麥迪疫苗企業助理研究員李濟寧介紹說,五歲以下的兒童免疫能力差,死亡率高,所以也是國際社會衡量一國醫療水平的重要指標。
    
    “新生兒出生的時候他整體的免疫係統還沒有健全。5歲以下的兒童和老人都是易感人群。所以國際上是通用兩個指標來衡量國民的健康狀況:一個是平均壽命,一個是嬰兒死亡率。”
    
    根據中國官方的資料,中國三點六七億十四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死亡率約為千分之二,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為千分之三十五左右。李濟寧表示,中國政府每年的醫療支出不到中國醫療費用的一半,遠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而且醫療資源分布極不平衡,導致某些地區兒童死亡率非常之高。
    
    “2005年中國衛生統計的數據顯示中國的衛生總費用是6千多億元。由政府支出的隻有17%,社會支出的20%左右,個人支出的就占了55%,中國醫療覆蓋80%是集中在城市,2/3是在大醫院裏。尤其是農村人口,不光是小孩,包括婦女和兒童都不能夠得到及時治療,死亡人數非常大。每10萬個產婦當中,上海有96個產婦死亡,新疆和西藏就分別有161和466個產婦死亡。西藏的數字是高出40多倍。”
    
    對於中國農村地區缺醫少藥的狀況,政協委員朱宗涵認為,貧窮的農村居民完全沒有任何醫療保障,有病隻能等死。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原有的全民醫療體係受到極大衝擊,農村醫療體係基本癱瘓。中國媒體的報道說,中國有一半以上的農民沒有任何醫療保障,其中中西部農村情況更為嚴重。在中國,幾乎沒有學生和兒童的醫療保險,兒童患病主要依靠家庭出錢治療,對於一些嚴重疾病,一般家庭無力支出。在過去幾年,朱宗涵多次提出由國家負擔,建立全國少年兒童醫療保險製度,但並未獲得回應。
    
    在這次北京舉行的政協會議上,朱宗涵再次呼籲政府加大投入,保障兒童,尤其是農村地區兒童的健康。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胡宗義表示,中國兒童醫療保健的問題不是孤立的,是中國整個醫療體係的問題。
    
    “有點錢去解決問題是解決一下的。也沒多少錢來解決。因為醫生的工資國家已經付了。必須有一個係統,在這基礎之上給一點錢可能還起作用。病人就隻付藥費,工資不付,所有的其他費用都不需要付,是因為有這個係統在,現在沒有這個係統,所以很難。”
    
    中國衛生部部長高強,在最近的人大會議期間透露,新的中國醫療改革規劃中,建立覆蓋全國的少年兒童醫療健康保險將是主要的目標之一。中國政府希望在兩三年內,建立一個覆蓋全中國農村的新的合作醫療體製,但需要中國政府大幅增加財政開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