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告訴你當大師和識別大師的六個條件

(2007-02-09 13:46:27) 下一個
做大師要滿足六個條件
 
 

  近日,《南都周刊》記者采訪李敖時,李敖對大陸文化界一些著名學者進行了批評。冷靜想一想,李先生的話雖有玩世不恭的俏皮性質,但骨子裏是極其認真而嚴肅的。我建議我們跳出“某某”是否為大師這樣的爭論,而直接檢討一下一個人要想成為大師的條件。

  一個人怎麽樣才算大師,也許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在我看來,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其條件不外乎以下六點:第一,有自己的學術創見或代表作。這樣的創見或代表作一般是獨立完成發表的,而且完成時的作者年紀一般不晚於50歲。在曆史上,隻有康德等極少數大師發表其代表作的時間較晚,屬於大器晚成,大師成名時間一般在30-50歲之間。我說的成名,不是做教授或學者,而是成為所在學科的頭號人物。

  第二,有明確的學術論敵。大師在學術上要有創見,就不得不樹立學術敵人,有學術靶子。超越自己的學術敵人是大師誕生的重要標誌。

  這些敵人不是在政治上有不同意見,而是在學術上有不同意見,大師一般有學術偏見或門戶之見。一個人如果覺得誰說得都有道理,然後做“博采眾長”的工作,這不能叫大師,也成不了大師。

  第三,經常被學界同行提起或引用。大師是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無論大師的觀點是否正確,人們在討論某個話題時,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他,無論是讚成還是反對,要討論一個話題,就得提到他的觀點。大師的學術思想必須產生跨越代際的影響。跨越代際越多,表明其影響力越大。

  第四,具有跨學科的影響力量。大師不僅在自己的學科之內具有廣泛的仰慕者,而且在自己的學科之外具有廣泛的仰慕者,這些仰慕者成為大師的思想、觀念的忠實研究者、解釋者和傳播者。隻在本學科產生影響,那還隻能算得上小師,隻有同時在多個相關學科產生影響的才能稱為大師。產生影響的學科群越多,表明其影響越大。

  第五,從事的學科是當時的核心主流學科。隻有核心主流學科才能成為社會和學術界關注的持久的真正的焦點。大師則是這些學科的領導者,他們在科學研究和應用領域對科學發展具有強有力的敏感度,對科技前沿問題具有首先發起作用,對科學研發計劃具有實際指導作用。他們往往是處於學術發展最前端的科學群體,他們在人數上往往是極少數,但是他們的領軍地位對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個人如果在一些冷門領域做研究,當然容易做出別人做不出的成果,不是因為成果很重要,而是因為這樣的學問“做”與“不做”對社會的影響都差不多。所以,真正的大師必須是核心主流學科的核心人物。

  第六,產生跨越語言和文化的影響。真正的大師不隻屬於某個國家或民族,也屬於世界,其學術成果屬於整個人類,而大師的仰慕者會自覺地向外宣傳大師的思想。而且他們的思想也會在世界的範圍裏得到批評和關注。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師的作品一般都是有兩種以上的語言發表的。也就是說,除了母語,他們還有第二語言或第三語言的作品。大師的服務目標應當是整個人類,不僅是今天的人類,也包括將來的人類。“大師”之謂,實乃時代精神的體現者和代表者。

  總之,大師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他封的。大師是時代的代言者,也是人類的代言者。我們中的絕大多數都不是大師,也成不了大師,但我們希望與大師為友,也能與大師為友。隻有願意與我們為友的大師,才是真正的大師。

  □張國清(浙江大學教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