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為什麽而活著:留加還是回流?實現自我還是浪費生命?
(2006-12-31 07:19:44)
下一個
[推薦] 文章來源:。美國。海外華人中文門戶 http://www。。com 遞交者:Jenn
關於這個話題,網上早已有了很多評論,如果是十年前,人們一定會覺得中國根本不能和加拿大相提並論,對那些出國的人內心不知會多羨慕。現在對留加還是回流有這麽的分析和爭論,本身就說明了很多問題。我原本不願意摻和在這場爭論中,不過看了很多大家的發言,也想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否則總有不吐不快的感覺。 有人曾經經過各種分析比較,得出中國要比加拿大好的結論,立即遭到別人的嘲笑和反駁。的確中國這幾年雖然發展得很快,但也出現了很多社會問題,農民和城市下崗工人生活在社會的底層,貧富差距加大,政治製度不民主,沒有信仰自由,自然環境遭到破壞。我在國內的時候,經常和朋友談論這些問題,發表對政府的不滿,每當談到最後,就會對中國的未來感到憂心忡忡。但是當我千裏迢迢,遠赴重洋來到加拿大,當我也同樣體會了作為一個社會底層人員那中艱辛的時候,我不得不重新去思考過去的生活。 有人說加拿大的工人比中國的工人過得好,加拿大的老師比中國的老師富,加拿大整個國家平均生活比中國高得多。所以加拿大比中國好。這是事實,沒有什麽反駁的。如果中國的農民和下崗工人來了,一定會很滿足。但加拿大要他們嗎,加拿大政府不是傻子,按照新移民法,隻有具有研究生學曆和四年專業工作經驗的人才會有可能,有資格移民加拿大。在中國上了19年學,剛剛積累一點經驗,成為業務上的骨幹,剛剛結了婚或生了小孩兒,所有打基礎的工作都在中國完成。三十歲正當年輕力壯,家庭和睦穩定,事業剛剛起步的時候,就等著盼著到加拿大來做labour。多好啊,加拿大擁有世界上學曆最高的洗碗工、搬運工、出租汽車司機,還有各種各樣的 general labour。我們比較加拿大生活好還是中國生活好,就是要比較那些有資格有能力移民的人,比較他們在加拿大和在中國的生活。中國的下崗工人和民工根本去不了加拿大,根本不存在的事,還需要比較嗎? 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認為加拿大好的,很多都是來了十幾年的老移民,而認為不如中國的大多是5年以內的移民,回流的也是三、五年內的移民。這固然有老移民生活已經相對穩定,大都買房安居。但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對中國的記憶仍然固定在十幾年前的樣子,而且他們在國內也沒有什麽牽掛的東西了加之年齡也大了,對中國的感覺已經變得很模糊,很不了解,整個生活隻剩下了加拿大。對新移民來講,就很不一樣了,他們在出來之前在國內都有不錯的工作,社會地位和物質生活,而且大都還有屬於自己的住房。再說這十幾年中國的變化是很大的。 就拿我們家和我所居住的城市來說吧(我們的城市據說是近幾年發展得比較差的一個典型)十年前,我們家四口人,住在27平米套間裏,廚房隻有兩平米,要是那時來到加拿大住basement 也會覺得寬敞得很。而現在,我父母家,我哥哥家,我自己家都是住的130多平房的房子,大家都知道,中國是很流行裝修的,最簡單的也是包門包窗,鋪木地板。當然了,有人說,加拿大人崇尚簡單生活,中國人俗氣才裝修。這我承認,不過你要是去加拿大那些富裕的人家看看,發現他們也都很俗氣。十年前我們還不知道什麽是超級市場,現在超市的數量已經飽和了。進到超市裏,隻有你想不到的,比加拿大的豐富多了。賣點心的就會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區域,各種各樣口味,不象在加拿大隻有單調的幾個品種,看著還不新鮮,想吃點心還得自己做,還說是什麽自己動手是生活的樂趣。象其他的各種熟食,麵食,菜蔬以及你能想到的日常用品等等我就不說了,除了日常生活的超級市場,其他象手機了,大的電器行,各種服裝店,專賣店,數不清的飯店,小吃,滿大街的出租車等等我也不廢筆墨了。曾經有一位網友專門從吃、穿、住、行四個方麵做過比較,得出的結論是隻有行,加拿大比中國好一點,因為加拿大人少,這一點是中國在短期內無法解決的,我那時因為沒來還不信。以前有出國的朋友說,到國外覺得什麽都比中國貴,隻有汽車還便宜點兒,現在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價格也已經降了很多。網上很多朋友其實都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說,想追求物質生活,想掙錢就回國去。我們在加拿大是為了更好的精神生活。那我們就談談精神生活。 過去出國的人,你如果問他們生活得怎麽樣,他們就會說,這裏生活到是不錯,就是感到孤獨、寂寞,不能融入西方的文化生活。我們就會安慰說,慢慢就好了。如果那時人們出國還確實是有利可圖,很物質的化。現在的移民可脫俗多了,直接就是為了更好的精神生活來的。首先說語言,就算是英語再好,有漢語好嗎,就算是能用英語應付工作和日常生活,能用英語自如的,天南海北的聊天嗎。能夠象引用漢語中的成語、古文、俚語那樣自如的引用英語中的有關詞匯嗎。能象了解中國的政治、經濟、曆史、地理那樣了解加拿大嗎。能想了解中國的歌星、影星、名人的隱私那樣議論西方的名人嗎。能張口就唱西方的流行歌曲嗎,除了已經快變成中國流行歌曲的“昨日重現”,“人鬼情未了”以外。語言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一種生活樂趣,如果你的英語達不到以上程度,你和別人說話時就會局限在一個很小的範圍,是不可能很深入地與人交談的。 其次說一下人口,中國是人多擁擠,但是不是人少了就一定好。前幾天給國內的哥哥打電話,他說他要去踢球,他說雖然各個學校和城市的體育場都已經對外開放,但人多的像螞蟻一樣。我說我家旁邊就有三個運動場,他一聽立馬眼睛一亮(雖然遠隔重洋看不見,我能想象得出)問,是草坪的嗎,人多不多。我說草坪不錯,但一個人也沒有。我在這見到的體育場比踢球的人多,更準確地說,我從沒看見過踢球的人,你來了也不會找到球友。他一聽有些失望,又有些可惜說,那還不如人多場地差好呢。 還有人說回中國受不了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在加拿大生活簡單。中國人喜歡勾心鬥角,好像還很有曆史淵源,很多文學作品都有描寫,這倒也是個事實。我覺得勾心鬥角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吃飽了撐得。一個人如果連生存都成問題,每天都為基本的生活忙碌也就沒有精力想太多了。一個人如果隻是在公司做一個最底層的技術員,銷售員什麽的,如果你感覺你離總經理的位子遙不可及,你也就不會整天琢磨著去爭那個位子了。你以前在大學裏當老師沒有評上副教授,你不平衡,一氣之下移民了,現在好了,你在這裏給人家洗車,心態好得不得了。我以前在銀行裏做電腦維護,總嫌領導不重視技術人員,一幅懷才不遇的樣子,現在好了,終於遇到了伯樂經過麵試找到了一個賣爆米花的工作。你以前在機關裏整天喝茶,看報發牢騷,還為沒升上副處賭氣裝病不上班,現在好了,你每天坐在工廠的機器旁,也象個機器一樣的8小時一分種不能少的運轉著。當然這都是混得不怎麽樣的移民,盡管數量和比例大得驚人。 有時我在想,如果我們拿出我們在加拿大韌性,忍耐力的十分之一,如果我們拿出我們在這裏良好心態的十分之一,如果你在中國不是因為想著升官發財,就安心在一個單位安安心心的工作,那麽哪些事又算得了什麽呢?在加拿大根本就沒有任何升官發財的機會,連想都不用想所以才會心態好。因為每天隻為生存奔忙,沒工作的找工作,有工作的怕失業所以生活簡單。即使就算那些混得比較好的,和他們在中國的工作地位相比,也要至少差上三個數量級。 我認識的一位朋友,被認為是新移民中混得比較好的。現在在一家正規的車行做銷售代表,就是那種最基本的銷售人員。但畢竟是一份正式的工作,已經很讓人羨慕了。而他以前在國內是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我還認識以前新華社的記者,現在做汽車銷售的。在這邊所謂的成功就是,經過數個月學習怎樣寫簡曆,發送幾百封簡曆,再經過若幹麵試,最後找到了一份在國內根本不願屈尊去幹的工作。 加拿大是不是真的就比我們的祖國高高在上這麽多,可以把我們這些技術移民看得如此的不值錢。有的朋友說,不管幹什麽,隻要自己高興就行了,根本不用管別人怎麽說。如果持這種觀點的話,那麽就無需區分什麽加拿大和中國了,因為按照這種觀點,生活的好壞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理因素,和客觀條件無關了。那麽不管在那裏生活隻要調整自己的心理就可以了。我很想問問那些來了幾年還一直作labour的朋友,你就真的那麽高興快樂嗎,是發自內心的滿足還是一種阿Q式的安慰。在這邊有很多朋友信了教,從那裏尋找一種安慰。認為一切都是神安排的,也就漸漸的麻木了。當然,我還認識一對基督徒夫婦,他們移民十幾年了,雖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他們很滿足,對神非常的虔誠。在他們心目中加拿大是最好的地方,不要說中國,連美國也不如加拿大(想找幾個美國不如加拿大的地方還不容易嗎,在這裏就不討論美國了),如果真能達到他們那種境界水平的話,那也就修煉到家了。那也就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加拿大人,而不再是一個手持加拿大護照的中國人。 在中國有很多的不平等,當官的有錢的剝削沒權沒錢的老百姓。但是在中國我們這些人可能有很多人還沒有機會去體會那種處在底層生活的艱辛。我來加拿大以後曾經在一家老年人服務中心做過一段時間的義工。那個老年人中心正式的員工隻有四個,義工和實習的學生卻有二十多個。員工中其中一個是領導,不幹具體工作,隻做管理工作。其他員工工作分明,每人負責什麽都很清楚。不要以為義工就是瞎幫忙,就象正式的工作一樣,不能遲到早退,幹完了還要在記錄冊上寫上你今天幹的小時數。一去今天的任務就寫在工作單上了。一般員工幹的活比較高級,安排一天的活動,和老人們就一個話題進行討論什麽的。而像收拾廚房,打掃房間,接送老人們,這些基本都是義工和實習學生幹。老人玩一些遊戲的時候,有時分成幾個組,不管是員工還是義工負責不同的組。比如,老人玩球,我就在旁邊負責撿球。 義工大多是找不到工作的新移民,也有幾個本地人,他們是心甘情願來幹活的。學生是那種培訓學校學護理的,一般是培訓四個月,然後再幹滿多長時間的實習,就可以拿到證書。她就可以幹幫人照看老人的工作了。這裏幹什麽工作都要有證書。我有時想,如果把所有的義工和實習學生都去掉,員工的工作量一定會增加很多。不過不用擔心,因為新移民源源不斷,舊得走了,還會來新的。 加拿大還有一種叫co-op的,就是教你怎麽找工作的。先培訓三個月,教你怎麽寫簡曆,怎樣麵試,一定要每天去,不能缺勤。然後根據你的情況幫你聯係一家實習的單位,免費幹三個月。如果幹完後運氣好,可能會被留下,運氣不好,那這半年的工夫就全白費了。那些接受co-op實習的單位,經常會有去實習的人,來了一批又一批,如果每個人都能留下,那他們公司得有多少人了。能留下的還是少數。如果在中國,發不出工資還算是暫時欠你的,盡管歸還的日期很遙遠。這裏比較誠實,直接告訴你就是白幹,而且是你心甘情願求著他白幹。他不用象中國的有些老板那樣還要絞盡腦汁的想法子騙你來白幹活。 加拿大不管幹什麽工作,都要求要有加拿大經驗,也就是說招進來接著就能幹活。而且很多工作一定要有相應的資格證書。這樣就和中國的就業形勢有很大的不同。應該承認這種方式比較正規,不象中國那麽混亂,但對我們新移民來說就很不利。因為,你一旦不能找到很專業的工作,加之語言又不是很好的話,那你的擇業範圍就隻能是labour 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在中國是在一家銀行電腦處作開發和維護。如果我們銀行需要裁人把我裁掉了。那麽我怎麽樣去找工作呢?我可以去別的銀行和作金融軟件的公司應聘。如果我技術上不行做不了開發,我可以做維護,做測試,還找不到,那就做售後服務,售前服務,也找不到,那就跳出技術,做銷售吧,畢竟咱不是啞巴,又能說會道,也熟悉金融市場,畢竟從技術轉市場的也不少見。還是找不到,那就跳出金融和電腦吧,程序員改打字員行吧,那做辦公室的勤雜工,收收傳真,複印複印文件,坐在前台接接電話,接待一下來的客人,不要求什麽大公司,有三個人的小公司就行,什麽,還找不到,那就作汽車銷售,樓盤銷售,隻要求中專學曆,咱是研究生,就算以後幹不好,還不先讓俺試試嗎。什麽不要,那就去飯店端盤子,菜市場賣菜,批發市場租個攤位,回家蒸鍋包子上馬路上去賣,如果還不行。最後隻能去做民工了。但在加拿大就不需要這麽複雜了,你可以從一個程序員直接就降到民工,而省掉中間的若幹環節。因為你沒有那些工作的經驗,因為你的語言不夠流利,因為你沒有證書。所以要想在加拿大找到工作出類拔萃的專業技術和流利的語言二者必有其一,否則在開始的兩到三年中隻能做民工。 不知不覺就寫了這麽多,其實我原本還有很多話想說,比如這邊的環境是不是真的那麽幹淨,孩子的教育以及代溝問題,這邊的騙子比中國的還賴皮,看電視劇三五分鍾插一次廣告等等。當想了想覺得都沒有必要了。 我最後隻想再說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愛國的問題。我們從小就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也許是聽得多了讓人產生逆反,加之政府的腐敗和言行不一,使得人們對愛國這樣的字眼感到很虛假。以前在國內的時候,總是抱怨政府的腐敗,社會的不公,經常說人家國外怎麽樣……,但我們卻從未想過我們能為國家和人民做點什麽,要明白,政府和國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不應該因為對政府的不滿就將整個中國遺棄。 當我回想起我在中國的生活時,我忽然發現不是社會對我不公,是我欠了祖國太多。想想從小到大一直上學,好不容易參加工作,我剛去銀行工作時,沒有一點金融知識,行裏讓我到業務部門學習(這可是按正式職工發工資的),半年後,我到電腦處工作,其實對銀行用的係統和程序以前一點都沒有接觸,在前半年的時間裏也基本是學習,隻能幹點簡單的活。直到參加工作一年以後,才基本上能獨立的完成一些工作。就在我越來越成熟,成為業務骨幹的時候,我選擇了移民加拿大。我以前在單位的時候經常上8個小時班,連4個小時也幹不了,其他的時間就是看報紙,上網,偷著學英語。我在加拿大作義工,照顧那些老年人,尊老愛幼不管在哪兒都是好的道德規範,我在這裏照顧那些素不相識的外國老頭老太太,幫他們穿衣服,攙扶他們走路,陪她們做遊戲的時候,我忽然想到了我的奶奶,奶奶已經80多了,我從小長到這麽大,好像從來沒有照顧過她,隻知道偶爾去看看她,還是奶奶給我做飯。我的父母也已經60多了,我不能給它們絲毫的照顧,相反我還把自己的女兒放在他們那兒,讓他們替我操心受累照顧孩子。我忽然發現我在自己的祖國隻是在索取,沒有做任何的回報和奉獻,就跑到遠隔萬裏的一個叫加拿大的地下室裏,消費著在中國帶來的錢,為加拿大政府交著高昂的稅。 我知道祖國這個詞在很多移民的腦海中早已經變得淡忘、陌生。隻剩下怎麽樣實現自我了。甚至他們早已把加拿大當成了他們的祖國,而忘記了遠在大洋彼岸還有一個生他養他的中國。縱然中國有千萬個不好,我們也不應該將他從自己的記憶中抹去啊?當我寫到這裏的時候,我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我知道有一些網友也可能會諷刺我,笑話我。但這的確是我的真實感受啊,這也算是我來加拿大的一個收獲吧,以前不知道珍惜的,現在懂得了。如果我寫的這一篇文章能夠讓你多少有一點感動的話,那我也就滿足了。最後,回到我們的題目中來,留加還是回流----實現自我還是浪費生命---為什麽而活著----怎樣活著更有價值,希望每個移民朋友都能好好的思考,對未來有一個更好的打算,不要把中國隻當作自己走投無路的一個避難所,也不要把中國當作一個投機賺錢的基地。她首先是我們的祖國。她為你做了什麽?你為她又做了什麽? 為了安慰周圍眾多不想回國又心存不安的朋友,曾經列舉過不回去的理由: 1、家在比如鄉村或小城鎮,自己回國也不會天天陪在父母身邊的就不必回了,但每年要買張機票回家看看,就象在北京,每年春節家在外地的同事都要回家看看一樣; 2、家裏兄弟姐妹眾多,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的也不必回了,但要常給家裏打電話,哪怕無話可說,至少讓家人知道你平安,因為家人會惦記你,而且會比你惦記他們更惦記你; 3、敢說自己和父母感情淡的也算了吧,如果你少小離家,早覺得和他們疏遠了,他們也就慢慢地當沒生養你了,但是能報恩的時候一定不要錯過,就算感情再淡,生養之恩是無法了結的; 4、為了孩子不回去的最站得住腳,那就多拍些小孩子的照片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看吧,他們會很喜歡; 5、有本事把兩邊的老人都接來並安頓好,讓他們生活充實不想家的,也不必回了,但這樣做的難度非常大,瓶頸在於極少有老人不想家的; 6、父母都不在了的也別回了,可家裏的兄弟姐妹還是要常聯絡,手足之情通常更容易淡化,除非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對這種淡化都無所謂; 7、父母認為你在國外很光宗耀祖的也不用回,他們會認為你給家裏帶來的榮耀比他們對你的思念更重要,那樣,思念會變成他們心甘情願的事兒; 8、自己真是在闖蕩江湖、真是在創業的,而且這些自己認為非常重要的事情隻能在國外完成的也別回,因為在你心中事業比父母重,回了,今後反而覺得父母欠你的,你會鬱鬱寡歡,你的父母更會鬱鬱寡歡。 但說到底,就象當年我移民的case成功以後,中介對我歎了口氣:“唉——,你爸媽算是白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