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尤勤攝影世界

藝術風光攝影是我的熱愛,經好朋友介紹來這裏落戶,和大家一起分享。
正文

行走於西部

(2008-11-25 12:42:28) 下一個

美國西南地區豐厚的曆史文化以及壯美的自然景色一直是我心中的最愛。多年來,我行走於那廣闊的荒漠之間,不光是癡迷於它無盡的美麗,陶醉於它的雄渾和奇偉,我還非常感激它帶給我數不清的創作靈感。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麵前,我除了由衷地讚美之外,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相機,把瞬間的感悟忠實地記錄下來,並將自己的攝影理念盡量地融合到創作實踐中去。長期以來,就形成了我的攝影風格。

我的攝影理念並不是將風景和盤托出給讀者,而是更注重自然界抽象的一麵,以及每個景物所據有的獨特內涵和品質。多年前我在大西南的第一次嚐試讓我感到沮喪,相機根本無法包容眼前的所有景觀,更不用說要表達出它真正的美和韻味了。拍出來的片子都是那種司空見慣的大而全的 " 明信片 " ,一點也沒有自己的特色。後來,我開始嚐試著把焦點放在局部,像一段峽穀的岩壁,或一棵古老的橡樹,或大自然的某種協調或不協調的組合。這樣反而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動。美國西南部神秘多姿,充滿了奇特的紋理和各種各樣令人難以置信的幾何圖形。它在不同光線、色彩、線條、紋理和質地的結合中所表現出來的完美,尤其令我癡迷。也促使我在自然界中有意識地尋找這類元素,以期表達它們和諧共融的一麵。能在攝影作品中創造一種有意義的秩序感,實在是件充滿挑戰和令人振奮的事情。

這些年來我越來越感受到光線的神奇。我無數次驚異看到麵前同樣的景色隨著光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風姿。剛開始攝影的時候,我喜歡周遊那些著名的景點,企圖捕捉到在書和雜誌上看到的日月升落時的特殊光線,可是無論我多麽地虔誠,光線好像偏偏要和我作對,結果總是無法如願。於是,我不再刻意去追逐光線,卻變得越來越喜歡在不可預測的情況下讓光線來捕捉我。當不期而至的光線以某種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意料之外的地方悄悄地呈現,我的靈感便會為之一閃 —— 在與光的親密接觸中創作出我最為喜愛的作品。

我偏愛空曠,蒼涼和靜謐的大自然,而這正是美國西部曠野的真實寫照。那種孤獨與荒蕪孕育的卻是自由和奔放。這一切對我來說,似乎有著一種不可抗拒的誘惑力,讓我從瑣碎的現實和喧囂的塵世當中得以逃離片刻。而一旦置身其間,我就會情不自禁地用鏡頭去演繹我內心的釋然與感動。對我個人而言,風光攝影不僅是對自然界美的感受和詮釋,也是麵對大自然時的一種痛快淋漓的情感宣泄。

渾然天成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極致。作為一個風光攝影愛好者,我隻是竭盡所能地將自己所感受到的自然美景忠實地記錄在這些作品中。並在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妙瞬間中融入自己對攝影的理解和對美的感悟。衷心希望這些作品也能引起讀者您的共鳴,從而真確地體會到這片瑰麗土地的奇妙和神韻。






相融


秋日黃昏,錫安公園。沿著處女河岸尋覓已有兩個多小時,毫無建樹。天色近晚,太陽快要落山。我一咬牙,脫掉鞋襪,踏入冰涼的河水之中。彎腰低頭細看,卻原來河裏的景色別有洞天。最後一抹夕陽映照山頂,和藍藍的天空一起倒映水中。一幅水火相融的畫麵。

藍色和橙色在色彩輪上處於相反的位置,是相反的顏色或補色。 兩者合在一起形成相輔相襯的一對。橙配藍,紫對黃,綠襯紅。 隻有真正相補的顏色融合在一起才能調和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灰色 。 生活在彩色的世界裏,我們的大腦和眼睛卻在中灰色中尋求平衡和安慰 。冷暖對比和融合才是眼睛所要尋找的最佳組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clearskies 回複 悄悄話 我亦覺得,先生的石頭拍得極棒.
本身沉實的生命, 光線就象是披上不同的衣服, 華彩還是樸素, 都是展現.
先生多多保重, 期待你,為我們捕捉到更多深層的美.
breezebrook 回複 悄悄話 走錯店了, 這裏是professional的展廳。詩人,哲學家們, 早上好。
踏浪 回複 悄悄話 看了罷了、裘教等朋友的點評,為自己語言的貧乏而汗顏。雖然有著這樣類似的感受,但卻不習慣也不能夠用文字表述,你們的點評讓我對Eugene兄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先謝謝你們了!
在這個簽名照裏,我看到了Q兄對攝影基本語言嫻熟的掌握,透過一幅小景,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大海和高山,一樣的寧靜和熱烈。Q兄將對大自然,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透過作品表白無遺。 謝謝你!謝謝你給大自然裏的石頭賦予生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相信在大家的鼓勵下,你的書稿會更快地完成,期待中。
eaglewings 回複 悄悄話 謝謝quinster讓人如此歎為觀止的攝影作品. 就如罷了的評論一樣, 它不隻是一幅作品而是對生命的傾訴.

也感謝罷了恰到好處, 拿捏準確的來自內心的評論. 真有如神來之筆.

正是生命中這樣的攝影藝術, 文字藝術等'激發起我們生命最深處的感動'.

再次感謝!

quinste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裘教的評論:

謝謝裘教帶來的美學理論,得好好學習。
quinste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旁白的評論:

謝謝旁白帶來這篇《石頭記》。我收了,以後有用。:)
裘教 回複 悄悄話
不懂攝影。不過,覺得風格是一種有點超然的東西,且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換句話說,風格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無意識的自我表達。就像語言一樣,雖然不由自主地往外蹦,卻帶著說話之人的全部特點。

形式的東西可以模仿,但是一個作品中所包含的神韻,卻永遠無法模仿。就像一張臉,可以被塗抹上不同的油彩,並變成不同的臉譜,但其中所具有的獨特氣質卻是任何人都無法複製的。如果,一個作者能夠忠實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並嫻熟地運用有效的“形式”——這裏是攝影語言——加以表達,他的作品就一定會生動有趣,自然而然地就會引起別人的共鳴。反過來,別人的感悟,又會進一步強化自己的風格。

quinster的所有作品都帶有自己鮮明的風格,其中尤其以這幅照片為甚,也就是於細微處見精神。這種風格的形成,主要得益於作者獨特的審美角度和審美情趣,以及對攝影語言的嫻熟應用。同時,還想指出一點,作者本人帶有強烈的哲學思辨的色彩。

俺也向罷了兄學習,發些感恩節的感言:
首先,俺要感謝quinster創作的這麽多的攝影佳作。至少俺個人覺得,看作品的這種美妙感覺是在要比吃火雞要好很多倍。
其次俺也順帶向所有喜歡quinster作品的網友祝感恩節愉快。也祝罷了,旁白,quinster諸位朋友感恩節快樂。
最後,俺也要感謝一代又一代的火雞,沒有它們,俺過不上感恩節。說不定還要上班;反過來,火雞也得感謝俺,隻要像俺這樣的人多幾個,它們的日子才會過得安穩,不用得過且過或是過了今天沒明天。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quinster:應該說謝謝的人是我,你的作品帶給我多少精神愉悅啊!

喜歡你作品中溫暖的蒼涼,厚重的孤單,靜謐的彷徨,overwhelming的投入與欣喜若狂。生命是蒼涼的,也是孤單的;當你緩緩伸出手去,握住的那種感覺就叫“蒼涼”,而那隻停留在空中的手便是孤單的定格。“蒼涼”和“孤單”都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是我們虛無生活邊緣僅有的一點充實。因為這點充實,我們生命最深處的渴望才不會幹沽。這些“似非而是”的話仿佛讓人很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我相信你懂。你那些有生命的作品向我展示:如果你原意把自己的生命放進去,那麽所有的色彩和線條都會誠摯地,將你生命中最鮮活的美麗和燦爛都記錄下來。我有幸見識了這種美麗與燦爛,謝謝你!
旁白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們兩位! 照片和文字都這麽令人難忘...

石頭是山魂水骨!

其實我也很喜歡quinster的人物和掃街的照片, 那組"聖地亞哥老城 " 拍的特別好.


zt: 高爾泰 石頭記

迎著烈烈長風,聽這些無聲的話語,我發現這些冰冷堅硬的石頭,都有一顆柔弱溫暖的心靈。像是凝固的火焰,靜靜地一動不動。千萬年彼此相望,懷著愛情的苦痛。我想,有這些苦痛,勝似沒有這些苦痛。無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終須累此生。接受這世間萬物共同的宿命,也是一份難得的睿智。
quinste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罷了的評論:

謝謝罷了兄。石頭基本上可以算是我最喜歡的攝影元素吧。
是啊,風光攝影是一項孤獨的運動。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這張“三色石”照片是quinster的頭像,想必也是quinster極喜歡的作品之一。石頭也是我極喜歡的東西,我的一位至交把自己形容為石頭,他說,喜歡到處亂竄的你不定哪一天就走丟了,但是我卻一直會在這裏,無論過了多少年你依然能在原來的地方找到我。 陸遊有詩雲:“花能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石雖不能言,但能傳神;石雖不能言,但賞石者可言。 就像這張照片,賞石者把石頭的型、質、色、意境、神韻、自然美與抽象美,毫無遺漏地展現在我們麵前。 想起林語堂先生有關石頭的一段話:“石是偉大的、堅固的,暗示一種永久性。它們是幽靜的,不能移動的,如大英雄一般具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它們也是自立的,如隱士一般脫離塵世;它們也是長壽的,中國人對長壽的東西都是喜愛的。最重要的是從藝術觀看起來,它們就是魁偉雄奇、崢嶸大雅的典範。” 想必作者是一位幽靜的,不能移動的,具有“石頭精神”的藝術家吧!

喜歡靜靜坐在這裏觀賞quinster的作品,這樣的時刻,我感到生命除了外表的喧鬧與不安之外,還有一種內在的安靜和慎重在成長。雖然創作是一件孤獨的事情,但是我認為,每個創作者的心裏都應該有一個抽象的傾訴對象。這個對象有時候是創作者和他自己的心靈,這顆心靈或許是當時在旁靜觀的自己,或許是多年之後將會回顧的自己,正在或近或遙遠的地方安靜的聆聽。 這個抽象的傾訴對象也許是相逢不相識的你、我、他;作者把他想說的話通過作品無聲地告訴我們,因為他知道,不管是多遠,也不管是多久,一定會有人明白和理解。 這種無聲的交流好比一顆深埋在碳灰之中的火種,終會在一個不知的瞬間,觸動另一顆敏感的心;那時,火種上的碳灰會被拂開,火焰也會變得更為明亮與熾熱。。。

我們之所以感激藝術家,就是因為藝術的火焰能激發起我們生命最深處的感動,我們對與藝術家的感激,就在於此,也僅在於此。

借quinster家的一塊寶地,祝所有來這裏的朋友感恩節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