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的是日記,而不是文章。準確地說,我寫的是一種心情。目的是讓自己的靈魂得救。
有一首歌唱道,“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 假如你不能想呢?你如何安慰自己,從憂傷和孤獨的陰影中走出來?
人世間有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借鑒。
一、信基督,做牧者的羔羊。這是最簡單的做法,也最容易成功。即使身在荒島,瀕臨絕境,你也不會失去信心。前提是,你要犧牲自己,把自己當做上帝的祭品。
二、求知己,無論是藍顏或者紅顏。這可並不容易,屬可遇而不可求。但遇到了,如曲洋和劉正風,在垂死之間也可合奏一首笑傲江湖曲。人世間一切皆可看淡,隻要你我相知。
三、與眾樂,投身到大眾中去。正所謂,個人孤獨,不如與眾同樂。參與其中,自會發現身邊有許多可愛的人,快樂是可以分享的,他們有很多,你也可以得到一點點,直至更多。
這三種方式,其實都是殊途同歸。歸在哪兒呢?還是歸於上帝這個靈。我從前的文章裏說過,上帝把自己的靈放在人的身上。你自己的靈是孤單的,但大眾的靈,就更接近於上帝了,它有了更多的正義、善良和慈愛。這就是人類有史以來為什麽總有一撥撥人做惡可是整個社會沒有崩潰人類沒有滅亡的原因。
很顯然,我選擇的是第三種方式。至今看來,效果還不錯。由於博客的出現,與眾樂還可以采取直麵心靈的神交方式,這是古人做不到的。我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開始,是寫給自己,慢慢的,就願意與大家分享,最後,也希望自己的日記帶給大家開心了。
因為我領悟到,娛樂是一種精神。我發現這個世界上最會搞笑的人,帶給人們最多開心的人,他們自己私下裏,並不是那種無憂無慮的人。甚至,他們的性格還有些沉悶。這樣的例子,我可以舉很多。譬如香港導演李力持,喜劇之王周星馳。
正如精神病院裏的精神病人最希望選擇的職業是社會工作者一樣,這些童年或者家庭成長背景或者個人感情經曆有陰影的人們,在個性上有些遲鈍、木納的人們,一旦在人生的長跑中衝過某個“極點”,他們就選擇了一種與他們個人背景和性格對比鮮明的生活方式或者工作方式。
他們得到的愛少,所以希望給人們更多的愛;他們得到的快樂少,所以希望帶給人們更多的歡樂。聽起來,好像挺矛盾的,是嗎?就好像《血色浪漫》裏的鍾躍民和鄭桐們,個人是不幸的,卻總帶給別人很多笑聲和快樂。
而他們的內心不過跟“聽到自己患了癌症,大概是高興吧”差不多的淡然。
話說回來,並非他們人格多麽高尚,人都是自私的,他們帶給別人笑聲與快樂,追其根源,也是因為自己很享受這種笑聲和快樂吧。既然自己得到的很少,與其幹等,不如自己創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