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美國大學提前錄取的通知書正在弦上待發。哈佛招生歧視案也已經裁決兩個月了,文學城前前後後的幾篇報道精準地告知我們,哈佛贏了。
本人曾經參加過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現場留下這麽幾個深刻的印象:
1)本科畢業生,亞裔麵孔確實夠少,印度裔更少
2)本科畢業生,黑人非常多
3)碩士畢業生,黑人明顯減少
4)博士畢業生,黑人更少
5)本科畢業生,黃人男女比例明顯失調,女孩更多
招生歧視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特別是本科那些容易學習和畢業的專業,比如Government什麽什麽的。碩士博士學術要求高,除了奧某某型的混血品種,純種黑人兄弟姐妹混進碩士博士並且頂得下來的不多。哈佛當然不會去冒降低自己學術標準的風險來幹扼殺亞裔學術貢獻的傻事。
招生歧視是針對全世界亞裔的,受傷最深的當然是美國本土華裔。
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次留學大潮中,真正的精英都是奔美國去的。特別是公派留學,那一頂一的都是尖子中的尖子,學霸中的魔王。當時公派歐洲的留學人數也相當可觀,很多人畢業以後也投奔了美國。這一代人的子女智商是沒話說的,就算大名鼎鼎的猶太人也望而生畏。
第一次留學大潮的精英們趕上了好時代,長子長女大多入讀了不比父輩差的好大學和好專業。
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咱們華裔孩子出類拔萃的實在太多了,如果沒有族裔的限製,咱新一代華裔必定會占領常春藤的大半壁江山。
人家大學招生歧視也是被逼出來的。
加拿大考生好像比較幸運,多年以來,加拿大華裔孩子攀藤成功的數字幾乎沒什麽變化,而且,男女比例也相對穩定。
本文真正的目的,旨在提醒美國朋友們,特別是優秀男孩的家長,孩子本科被拒不代表孩子比考取的那些人差。即使讓你來招生,麵對100個社會活動和成績不相上下的華裔,取舍的理由已經不是優秀程度的高低了,而是孩子能不能中大獎的運氣。
本科被拒,無需產生對夢想大學的畏懼心理,碩士博士機會更大。
這些是亞洲國家, 但從那裏來的的人的 ethnicity 是Arabian, not Asian.
1)本科畢業生,華裔麵孔確實夠少,印度裔更少
我的疑問是: 如果哈佛錄取的新生中亞裔占 20% 以上, 怎麽會到畢業的時候就見不到幾個了呢? 難道大多數亞裔學生都輟學了?
還是很感謝你給出的哈佛錄取的新生中各族裔的比例數據,這數據充分證明了我文章中的這段話(專門一個段落哦):”招生歧視是針對全世界亞裔的,受傷最深的當然是美國本土華裔。”
Ethnicity
African American
14.3%
Asian American
25.3%
Hispanic or Latino
12.2%
Native American
1.8%
Native Hawaiian
0.6%
xxxxxxxxxxx
河東獅 發表評論於 2019-12-07 15:31:21
回複 '選民' 的評論 :謝謝帶給大家這個石破天驚的數字,求數據來源,中英文皆可。
孩子以後做教授也好,在華爾街做一點鼠標幾十個億美金成交金融大佬也好,其實都是一個工作,一段人生。想想在溫哥華如果可能在市政府這些地方做一份工作也沒什麽不好,ubc,sfu等本地畢業生比哈佛等還更有競爭力。
近十年來哈佛本科亞裔錄取率都在20%以上, 到畢業的時候都不見了?都輟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