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同行

天與地同奏,心與心共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網絡交響音樂廳】德沃夏克第九e小調(新世界) 交響曲(四樂章) 聯播

(2007-02-05 10:32:50) 下一個







本貼播e小調(新世界) 交響曲屬理療性音樂. 特別是第二樂章應景永遠的思鄉之情, 深邃而感人, 第四樂章激情激蕩, 向著夢想, 向著新世界, 向著新生活永遠地挺進著…( 肖蕭特注)。


本貼播特為本人最愛, 特為好朋友冰玫和黎黎特播, 感謝您們真摯的友誼. 一起ENJOY吧! (特注)


本貼音樂概述

◎收藏類屬:世界著名交響曲經典, 我的最愛之一
◎音樂家: 安東·德沃夏克(捷克)
◎ 資源類型:MP3
◎ 演奏樂團: 維也那交響樂團和以色列交響樂團
◎ 指 揮: ISTVAN KERTESZ
◎ 本帖文字和音樂編輯:肖蕭

僅供網絡試聽, 喜歡請購買支持原版, 特注特謝!




偉大的作曲家: 德沃夏克小傳


安東·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紀捷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9世紀後半葉,歐洲以及世界各地的各個民族群體的民族意識日益高漲。這位後來成為國民樂派最偉大的作曲家的安東·德沃夏克,一八四一年誕生於波西米亞的鄉村,父親是當地一家小客棧店主。波布米亞,外人稱"波希米亞"為"全歐洲的音樂學院",近代波希米亞的音樂豪傑輩出。尤以德沃夏克為代表的民族樂派,不僅在音樂史上占了相當重要的一頁,而且在歐洲各地文化與精神的交流上,也有其不可磨滅的功績。

德沃夏克從小對音樂就有著高度的誌趣。父親法朗悌瑟克·德沃夏克原是鎮上小客棧兼肉店的老板,但他能彈得一手好齊特琴,並會拉提琴、長於歌唱。母親安娜·史黛妮克是位賢妻良母善良勤奮的女人,對於孩子的教育、丈夫的事業,是極注意的。

老德沃夏克,由於過去家境不佳,所以希望自己的後代,有一個豐衣足食的好環境,因此不讓孩子與音樂為伍。可是,德沃夏克誌在音樂,結果使得父母頗為不滿。



德沃夏克自小學畢業後,就在舅父的門下,當殺豬宰牛的學徒,後來經過李曼寶老師的鼓勵,於是不顧父母的反對,衝破困苦,進了布拉格風琴學校。一八五九年,德沃夏克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於布拉格風琴學校。日後忙於生活工作、創作、演奏、教學……不斷努力,終於在音樂界出了頭。他因受李斯特與布拉姆斯的賞識與提拔,成為音樂院教授,其作品遂馳名內外。後受英國的邀請,赴英國指揮演奏自己的作品,博得佳評與讚譽。此後多次訪英演奏,於一八九一年獲劍橋大學贈予名譽音樂博士,同年又獲得祖國布拉格大學的哲學博士頭銜。後他的盛名遠播世界各地。一八九二年應美國的禮聘,至1895年間旅居美國任紐約音樂院藝術院長之職這一時期的作品融合了美國和波西米亞的影響使得他在國內備受尊重。於紐約音樂院任職四年後,德沃夏克即歸國擔任布拉格音樂院教授,一九0一年升任為藝術院長。不久獲奧國政府頒授的終身貴族院議士,他是音樂家中獲得此項殊榮的第一人。

德沃夏克對於民族風格的音樂,有其偉大的成就。他不但是波希米亞國民樂派先驅希克路波的繼承者,同時也是民族音樂的發揚者。他在音樂上的地位,並不亞於當年的韓德爾及莫紮特。

德沃夏克一生有著輝煌的貢獻,他為自己的民族國家建立了不少殊榮,也為世界人類帶來了永久的光輝。他同時代的大批評家社蘭斯基曾說:"他的心靈是那樣晶瑩純潔,他的內心是如此不為生活中的貪鄙潮流所玷汙,所以他就像巨人一般的超然於世俗的紛擾之外了……。"

作為作曲家,早在1859年,十八歲的德沃夏克就發表了自己的作品。1865年,他的第一交響曲《茨洛尼斯的鍾聲》問世,此後便開始了他源源不斷的音樂創作。1878年,他創作的《斯拉夫舞曲》獲得很大成功,從此奠定了他作為作曲家的地位。1892年,德沃夏克來到美國,擔任了布拉格音樂學院院長,當時德沃夏克已經六十歲高齡了。德沃夏克在自己一生的音樂創作中,始終把民族性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無論在歌劇、交響樂或室內樂作品中,他都努力把將民族性、抒情性和歐洲古典音樂傳統緊密結合起來,達到盡可能完美的境地。他在美國任教期間,以美國黑人音樂為素材,創作了著名的《F大調弦樂四重奏》(黑人四重奏)和他那光輝的代表作《新大陸交響曲》。

德沃夏克一生的作品很多,體裁也很廣。他共創作了十二部歌劇,十一部神劇和清唱劇,九部交響曲,五部交響詩,六部協奏曲,三十二首室內樂重奏曲,此外還有大量的鋼琴曲、小提琴曲、序曲和歌曲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狂歡節序曲》、《F大調弦樂中重奏》和歌劇《水仙女》、《國王與煤工》等等。

1904年5月1日,也就是在他最後一部歌劇《阿爾米達》首演後不久,德沃夏克因中風在布拉格逝世,終年六十三歲。 (根據網絡資料編寫)


德沃夏克第九e小調(新世界) 交響曲賞析


安托寧·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ák德沃夏克(1841-1904)是十九世紀捷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捷克曆代音樂家中,他的聲譽最高。德沃夏克在音樂創作中,始終把民族性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他的全部音樂都有一種自然的新鮮感,這種感覺往往掩蓋了構成樂曲的精湛技巧和構思一個主題所費的苦心思索,仿佛是天賜的旋律。對他一生影響最深的是斯美塔那、勃拉姆斯和瓦格納的音樂以及捷克民歌。



e小調第九號交響曲《自新大陸》偉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響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紀民族樂派交響曲的代表作,在整個音樂史上也是不容忽視的傑作。由於德沃夏克的交響曲深受古典樂派的影響,所以他的作品結構堅實、牢固。另外,由於德沃夏克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豐富、敏銳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發揮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傳統的古典交響樂那樣單純地炫耀技巧。這就是德沃夏克交響曲的特殊之處。

德沃夏克的管弦樂法,並不反映當時的潮流,雖然沒有華麗絢爛的色彩,卻顯得十分樸實可愛。正因為如此,他的管弦樂法遭到當時某些樂評家的誤解。實際上,德沃夏克的交響曲不但能充分發揮各種樂器的特性,而且在樂器的組合運用方麵,更具有無窮的妙趣。 1892年,美國紐約國家音樂學院聘請德沃夏克出任該院院長,德沃夏克應邀赴美。這部《第九交響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國停留的將近三年期間,大約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這部交響樂實際上是作者對於美國所在的“新大陸”所產生的印象的體現。曲中雖然有類似“黑人靈歌”與美洲“印第安民謠”的旋律出現,但德沃夏克並不是原封不動地將這些民謠歌曲作為主題題材,而是在自己的創作樂思中揉進這些民謠的精神而加以表現。將此交響曲命名為“自新大陸”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也有的版本譯為“新大陸”或“新世界”交響曲)

《新世界》交響曲是他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一部作品,同時也是世界交響音樂寶庫中的珍品之一。

在《新世界》交響曲中,德沃夏克運用了大量的黑人音樂素材,又溶入了他的波希米亞情結和斯拉夫音韻。純樸的五聲音階、獨特的切分節奏使《新世界》交響曲充溢著濃鬱的異國情調,有著豐富、強烈、新奇的斑潤色彩。


交響曲四個樂章詳盡結構二版本賞析


《新世界》交響曲全曲共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序奏,慢板,e小調,4/8拍子。此序奏部分頗為宏大,其主題與相繼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極其微妙的關係,擔負一種連貫全曲的特殊任務,甚至可稱之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樂章的引子部分由弦樂器、定音鼓和管樂器競相奏出強烈而熱情的節奏,暗喻了美國那緊張、忙碌的快節奏生活;樂章的主部主題貫穿全曲的四個樂章,其特性與居住於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境內的馬劄兒民族固有的民俗音樂具有共通的性質。這一特殊主題靠著巧妙發展,轉達了不同於以往音樂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強烈的震撼效果。德沃夏克當時背井離鄉,鄉愁蘊積,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時期耳熟能詳的民俗歌曲特質,以遣思鄉念國情懷。樂章中另一段優美的旋律透露出濃濃的鄉愁,恰是作者這種心情的體現。

賞析又解: 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陰暗、悲戚的引子深藏著不安與險惡,但又飽含著被壓迫著積極的意誌和英勇的力量。呈示部主部主題由前後兩個部分構成,前半部分氣勢磅礴,威武雄壯;後半部分的附點音型則是一個舞蹈般的形象。經過連接部的準備和鋪墊,音樂進人抒情而充滿民歌風的副部第一主題。副部第二主題源自美國黑人靈歌《馬車從天上來》,這個主題有著號召性的英雄性格。展開部發展了主部主題和副部第二主題,號角陣陣,充滿了不安和躁動的戲劇性場麵。再現部繼續保持著緊張度。尾聲中極具號召力的銅管將音樂推向高潮,樂隊全奏表達了悲劇性的鬥爭形象。

第二樂章:最緩板,降D大調,4/4拍子,複合三段體。這一樂章是整部交響曲中最為有名的樂章,經常被提出來單獨演奏,其濃烈的鄉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處他鄉時,對祖國無限眷戀之情的體現。整個樂隊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區合奏出充滿哀傷氣氛的幾個和弦之後,由英國管獨奏出充滿奇異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題,弦樂以簡單的和弦作為伴奏,這就是本樂章的第一主題,此部分被譽為所有交響曲中最為動人的慢板樂章。事實上,也正因為有了這段旋律,這首交響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愛。這充滿無限鄉愁的美麗旋律,曾被後人填上歌詞,而改編成為一首名叫《戀故鄉》的歌曲,並在美國廣泛流傳、家喻戶曉。本樂章的第二主題由長笛和雙簧管交替奏出,旋律優美絕倫,在忽高忽低的情緒中流露出一種無言的淒涼,仍是作者思鄉之情的反映。本樂章的第三主題轉為明快而活潑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間舞蹈音樂的風格。

賞析又解: 第二樂章是慢板,三段曲式。引子中木管樂器、銅管樂器低音區嗚咽的和弦悲慘而淒切。定音鼔輕敲,弦樂加上了弱音器,一幅暗夜般的大自然景象。第一段是著名的慢板主題,音樂孤獨、寂寞和愁悵。旋律感人至深,令人難以忘懷。這也是交響樂文獻中最美妙絕倫的慢板之一。中段的旋律湧起了少許的激動,倍大提琴撥奏著步伐般的節奏,與第一部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接著木管奏出了活躍的音調,第一樂章號召般的音調穿插進來,興奮而強大。第一段似抒情風景畫般再現,溫馨而傷感,抽泣般斷斷續續。引子再起,首尾呼應,第二樂章平靜地結束。





第三樂章:諧謔曲,從“海華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得到啟發,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轉。音樂有兩個主題,第一主題輕快活潑,帶有跳躍的情緒;第二主題清麗、明快,富有五聲音階特色;兩個主題彼此應和、模仿。樂章的中間部分主題悠長婉轉,是典型的捷克民間音樂風格。

賞析又解: 第三樂章是光輝的諧謔曲,三段曲式。強烈而充滿舞蹈性的引子後麵是一個斯拉夫民間舞蹈的海洋。第一段激越的舞曲成為發展的動力擁主宰全樂章的靈魂。另一個抒情而憂鬱的旋律也具有罕見的魅力。中段是大調的捷克舞曲,粗獷而豪放。第一段再現後,尾聲中第一樂章號召般的音調再次鳴響。

第四樂章:快板,奏鳴曲式。氣勢宏大而雄偉,這個總結性的樂章將前麵樂章的主要主題一一再現,同時孕育出新的主題,彼此交織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發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時的歡樂情景。  樂章的主部主題由圓號和小號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壯;副部主題則是柔美、抒情性的旋律,由單簧管奏出。這一切經過發展之後,形成輝煌的結尾.

賞析又解: 第四樂章是奏鳴曲式。劇烈騷動的引子後,呈示部主部主題似勇士的步伐,果斷而有力,好象是人民力量獲得解防的熱情澎湃的戰鬥頌歌。三連音型的連接激流般奔騰向前,蕩滌著一切汙泥濁水。跳躍的音型又象是民間群眾性的輪舞場麵。副部主題由單簧管奏出,氣息寬廣,情調溫存,大提琴動情地呼應著主題,飄散著縷縷鄉愁。展開部發展了主部主題後,第二樂章慢板主題一改淒婉的形象,以宏大的氣勢穿插進來。再現部主部繼續著高潮的轟鳴。副部大提琴演奏的主題廣闊無垠,溫暖而深情。尾聲,音樂以雷霆萬鈞之勢結束了全曲。

(肖蕭根據網絡資料編輯 , 感謝原撰寫者的資訊網作)





第九e小調(新世界) 交響曲點擊下載


第一樂章:序奏,慢板,e小調


第二樂章:最緩板,降D大調

第三樂章:諧謔曲

第四樂章:快板,奏鳴曲式


來自肖蕭的特別問候和祝福! (2007年2月5日13:38P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