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腳博士 的天地

光著腳在天地之間留著足跡,直到一個輪回為止。。。
個人資料
正文

保健藥,保健品,保證老人們上賊船

(2019-02-08 07:16:22) 下一個

我父母都是八十多歲的老人家了,他們還能相伴著彼此,自理的生活著是我們遠在天邊的兒女們的福分和安慰。我希望能把他們接到我身邊,也好盡孝道,然而,老人們不願意接受他們認為不現實的請求。因為,他們的醫生,他們的朋友,他們習慣的生活環境都在他們退休後的家屬院,我理解他們的意思,也明白到這對他們來說是人生地不熟的新環境的問題,可我更擔心該拿什麽心情去麵對他們的未來。

每次回去探親,看到家裏一堆堆的保健藥,保健品,爸媽都說:推銷保健品的孩子們也不容易,人家隔三差五的, 常常來家裏問寒問暖,陪我們聊天,給我們講保健品的好處,反正錢用不完也帶不走。老人家其實很節省的,省吃儉用的光榮傳統在他們這一代特別應驗。可是,買起保健品來確是大把大把的扔鈔票,如果真扔了也罷,你看看他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一把一把的藥片等著吃,一問才知道是花錢買的保健藥,不吃不行,是花了大錢的。我不知道這些東西是不是真的保健,但我覺得光是製造藥片的化學成分就夠老人家的胃消化一早上的,難怪他們早飯吃不下別的東西了。再就是那些保健機器,紫外線輻射器,激光按摩器,腳心健康長壽膏藥,很多東西我都看不懂是幹什麽的,把個本來不小的家占的滿滿的。

家裏沒有年輕人的地方,就是保健品推銷的最佳時機。老人家也特別吃那一套。買買買,吃吃吃,花了錢,還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真的是保健品,還是花錢找罪受哦。

以下的信息來自央視網消息:寒冷的清晨,上班族奔波在通勤路上。比他們起得更早的,還有鍛煉身體的老人。除了白發、皺紋和老花眼,對健康的關注成了老人們獲得安全感的方式。據中國保健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2000億元,其中老年人消費占了五成以上。調查顯示,超過65%的老年人使用過保健品。老年人一直是保健品鏈條上的焦點人物。

大半個月沒出現在小區裏的芳姨,今天終於露麵了。 “怎麽這麽長時間不見你呀”“哪玩去了?”“怎麽瘦了”……街坊四鄰上前問候。芳姨努力擠出一個微笑,冬日的陽光透過樹枝照在臉上,眼角的皺紋卻愈加清晰,旁邊的外孫女悠悠看著其他小朋友玩耍一言不發。“你去跟大家玩一會兒吧。”支開外孫女後,芳姨坐在小區公園角落的凳子上偷偷抹眼淚。芳姨年近60,是高知分子,愛跳舞,愛唱歌,人又熱情開朗,小區裏很少不認識她的。2012年夏天,新搬來的向陽加入了小區舞蹈隊,因為很多動作不熟練,芳姨經常給她開小灶,慢慢地兩人成了無話不說的“閨蜜”。互贈禮物、買同款服裝、戴一樣的絲巾、一起出去旅遊,芳姨從原先的“萬人迷”變成了“專屬”。我看她精神狀態特別好,皮膚也好,她就跟我說,她經常做理療。“我以為是年輕人的那種美容儀器,我還笑她太時髦。然後她神神秘秘地跟我說是去保健品公司做的,一般人進不去。” 芳姨每年都會到正規醫院體檢,除了輕微貧血,沒有指標不合格的地方,“電視上總有那種買保健品上當的,我想這種低級錯誤我肯定不會犯。” 可是,在向陽的極力推薦下,芳姨礙於麵子還是跟著去了保健品公司,免費體檢顯示:心髒不好,心腦血管嚴重硬化。幾個工作人員圍了上來,指著體檢結果說,“姨,你這情況太糟糕了!”“這麽嚴重啊”……然後,順手搬給她一把椅子,讓她坐著說話。芳姨腦袋嗡嗡作響,她坐不住了,起身往家走。 距離上一次體檢確實有一段時間了,身體發生變化也有可能,但這變化也太快了。 跳了幾年舞,從未出過錯的她居然在此後的舞蹈中頻頻出錯,向陽說,你可能真的病了,病了不要緊,要不我陪你再去看看?“一入保健品門店,我就像著了魔似的,從免費到付費,在保健品上花的錢越來越多,為了‘保健品’甚至不惜掏光老本。到底花了多少錢,自己也不知道,單據大部分都扔了,因為怕家裏人發現。”芳姨歎了口氣。對於保健品,芳姨不是沒有懷疑過,但抱著求心安的心態,還是買了。每次女兒過來時,她都會提前把保健品藏好。因為保健品銷售人員說了,萬一被小輩發現了,他們肯定會說你亂花錢。為了防止家庭矛盾,最好跟家人隱瞞。 “最後還是被老伴兒發現了,我隱藏這麽好,還是被發現了。”芳姨說,“老伴兒是退休醫生,發現我背著他買這些,他氣得渾身發抖,一氣之下搬出去住了。我也跟他慪氣,覺得他不理解我,一直也沒搭理他。”老伴兒搬走後,大部分時間裏,家中隻有芳姨自己,女兒偶爾帶著小外孫女回來住住。進入芳姨家裏,門口的右手邊放著一張人體穴位圖,她說是保健品公司的銷售人員送她的。北麵的一個小房間,原先是書房,自從買了保健品,書房變成了保健品的倉庫,這間屋子的鑰匙隻有她自己有。女兒上班忙,也沒時間過問這間鎖著的屋子。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樣去那個店裏,看見門口圍了好多人,店裏沒什麽東西了,看起來亂糟糟。有一個女的指著向陽說她是騙子,我上去問怎麽回事,原來向陽是保健品店的托兒。”再後來發生了什麽,芳姨也不知道了,醒來的時候,她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老伴兒在旁邊說,走,回家吧。

“勸老人停藥,差點鬧出人命” 12月20日,公安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以來公安部專項打擊保健品詐騙犯罪以及南京公安機關破獲一起涉案金額超2000萬元的特大案件相關情況。看到新聞後,夏海濤第一時間截圖發布在朋友圈,並寫道:早點掃除,早點安心。 那種十幾平方米的小屋裏裏外外都是忙著做免費理療的老人。他們有的在使用促進血液循環理療儀器,有的在聽講座,有的則仰麵朝天地坐在椅子上,眼睛上蓋著一副眼貼,據說是店裏免費提供的,可以治療眼部疾病。在夏海濤所住的小鎮上,這樣的門店大概有四五家。 “一般人進不去,能進去的大多是老年人,但是那種生過病,得過癌症的人也進不去,因為保健品公司怕出事。”據夏海濤回憶,保健品銷售人員以發放贈品、免費體檢、免費講座、免費旅遊為誘餌,套取老年人信息,進而組織專人提供“親情”服務,騙取老年人的信任,並通過誇大、虛構保健品療效,打著高科技產品、慈善福利工程等旗號大肆蒙騙老年人。 中國政法大學醫藥法律與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劉鑫注意到,這些會銷場所並不固定,經常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多數會銷場所消防和安全設施十分簡陋,眾人聚集在一個場所,無法保障人員安全。另外,若出現欺詐等違法行為也很難調查取證。 “他們會告訴老年人,讓老年人把保健品的標簽撕掉,這樣就更難取證了。即便有標簽,一看是維生素那種,沒危害沒效果,不痛不癢。”
一談到保健品,就要和家裏人吵,說這是救命藥,要保自己健康。“我奶奶每天跟上班一樣去保健品店報到,哪天不去還要請假。”夏海濤陷入無力感的泥潭,他直言保健品來自“喜來健”。

記者搜索“喜來健”發現,早在2007年央視《今日說法》欄目已曝光其非法行醫。節目中來自陝西中醫學院的鄧春雷教授,針對這種免費體驗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推拿按摩治病還是講究要辨證施治的,根據人的老幼、男女、胖瘦、體質的強弱,根據病人的病情來選擇施受的部位、按摩的手法乃至於手法的輕重,這都是有區別的。像喜來健體驗中心千篇一律,我覺得好像不科學。”

也有專家表示,一些老人在服用保健品後會覺得精神好、有療效,實際上與老人的自我心理暗示有關。當他們連續服用一段時間後,會發現這些保健品根本沒有效果,而這又會成為推銷員勸導老人多服用幾個療程的借口。 “我奶奶是在前幾年就開始購買了,除了吃他們的保健品,還用理療機器。用了一段時間後,所謂的保健品專家就說奶奶的病全好了,還給奶奶做體檢,因為檢測儀器都動過手腳,顯示一切正常。奶奶就信以為真,把正規醫院開的藥全停了。結果,突發兩次中風進了醫院,現在有一點腦梗。因為奶奶現在患有阿茲海默症,所以慢慢地自己就不去保健品會場了。”以前,姥姥對奶奶買保健品持反對態度,說奶奶是老糊塗了。從去年開始,姥姥也買起了保健品,“也許是我們小輩疏忽了。”麵對奶奶和姥姥的遭遇,夏海濤到保健品店大鬧一通,現在他的姥姥覺得很沒麵子,不理他了。

“怎麽一步步掏空老人錢包” “一般不叫老人爺爺奶奶,是叫叔叔阿姨。因為這樣顯得他們更年輕;保健品不能說保健品,會說“保健食品”,加上這個“食”字後,老人容易會對此放下戒備心……”一名保健品銷售員,偶然通過校招進入這個行業。 另一位工作人員向媒體爆料,公司會提供PPT,重點講保健品的功效、配方,就是一套‘話術’,一個是‘下危機’,在講座時誇大老年人病情,誇大保健品的特效,不吃這個產品會有什麽嚴重後果;一個是給老年人‘下藥對症’,老年人得的各種病都能用這個產品治愈。掌握“話術”後,公司就會把他們包裝成保健專家,醫學博士、教授、專家、顧問,高端的頭銜一個也不能少。 “當老人們辦卡成為會員後,就會與我們經常聯係,噓寒問暖,送點小禮品,逐步獲取好感;當公司組織“免費旅遊”時,我們會出現在陪伴隊伍中,通過聊天套取老人們的個人信息,並找機會講故事推銷保健品;當“醫生專家”要針對老人們“攻單”時,我們也會在一旁配合。”主要負責產品銷售的謝某,有時也會客串其他角色。

在公安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局長陳士渠介紹,目前,常見的保健品騙局有:采取免費贈送雞蛋、生活物品等方式,向老年人宣傳保健品業務,以銷售保健品騙取押金手段實施詐騙;組織所謂“專家”進行免費“健康講座”,現場對老年人免費體檢,誇大產品療效,高價推銷保健品進行詐騙;組織免費旅遊,以高價購買保健品可以投資入股為由詐騙老年人錢財。另外,除了以上形式的保健品詐騙,常見的其他詐騙老年人的手法還有:投資養老項目詐騙、“民族資產解凍”詐騙、假冒熟人以及公檢法等國家工作人員實施電話詐騙、看病消災迷信詐騙、古玩詐騙等形式。 另外,他還表示,近年來,保健品詐騙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詐騙發案呈上升趨勢,很多犯罪團夥利用老年人追求身體健康的心理,精心編造“話術”,誇大保健品療效,聲稱保健品能“包治百病”,專治“疑難雜症”,一步步打消老年人顧慮,其唯一目的就是騙取老年人的錢財。這類違法犯罪行為欺騙性強,危害大,一方麵侵害老年人財產權益,一方麵嚴重威脅老年人身體健康,是公安機關重點打擊對象。

看看現在國內社會上上當受騙的老人們, 我父母也就是其中之一, 哎, 該怎麽評斷這個現象?是不是我們做子女的該多陪陪他們哪, 他們也許是拿錢填充孤寂的時間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